推荐确认与跟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4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描述了提供可以将用户所采取的动作的用户动机归因于来自初始用户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的平台和方法的技术。该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用户明确地提供用户的动机的直接证据的便捷方式。此外,该技术展示了关于可以如何从用户在其中操作的特定上下文来推断动机并且能够提示用户来确认动机推断的高度可靠方式。用户的动机的指示还可以链接至初始用户的创建(帖子、文本、消息等),以协助搜索操作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搜索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推荐确认与跟踪
技术介绍
在过去几年,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定位其感兴趣的事物的一种主要方式。显著的增加已经导致诸如互联网供应商、应用、在线商户、社交媒体平台等的感兴趣方寻求如何激励终端用户来采取他们所做的一些动作。许多用户提供反映他们关于人、地点、事物等的所有方式的意见的推荐,但是获知其他用户实际上是否依赖于这种推荐而采取动作(诸如对餐馆或比赛进行巡视、购买产品、阅读书籍等)的方式非常少。所有这些都产生了作为向公众提供推荐的在线人物的在线“影响者”的概念,该在线“影响者”可能导致其他人因为特定的某人做出了推荐而采取动作。围绕识别该影响者的构思已经产生了许多兴趣。然而,识别影响者通常是猜测的事情,诸如因为某人具有大量的关注者、已经收到许多“好评”或评述等来确定该人是影响者等。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样的人的推荐实际上激励了其他用户的实际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描述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和方法,通过该平台和方法可以将用户对该用户所采取的动作的动机归因于来自初始用户所提供的推荐的影响。该技术提供了用于用户明确地提供用户的动机的直接证据的便捷方式。此外,该技术展示了关于可以如何从用户在其中操作的特定上下文来推断动机并且能够提示用户来确认动机推断的高度可靠方式。用户动机的指示还可以链接至初始用户的创建(帖子、文本、消息等),以协助搜索操作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搜索结果。附图说明以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在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的参考使用的最左侧数字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项。图1示出内容引荐(contentreferral)的示例。图2是表示可以在其上实现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3是描绘根据本文所述的技术的示例性服务器操作环境的框图。图4描绘本文所述的技术可以利用的示例性内容引荐数据库的表示。图5描绘本文所述的技术可以利用的示例性列表数据库的表示。图6是描绘本文呈现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即,感谢)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方式的流程图。图7是描绘感谢处理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方式的流程图。图8是描绘自动启动感谢处理的示例性方法的实现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及所结合的专利申请中描述的技术涉及用户创建的内容引荐以及用于向影响者提供直接归因的方法,该内容引荐创建可搜索内容。由此,提供了与影响者及关于谁可能是影响者的确定有关的高度可靠数据。在这种用户创建的内容引荐上包括的信息为有效搜索平台提供了基础,用户可以使用该有效搜索平台以快速且容易地查找可靠搜索结果(即,与用户搜索的东西(诸如,产品、地点、业务、人等)直接有关的搜索结果)。在执行搜索时,因为仅需要更少的搜索以找出相关信息并且因为所搜索的数据集小于由互联网上的几乎所有事物构成的数据集,所以这些技术节省用户执行搜索时的时间以及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来自内容引荐的信息及与内容引荐有关的数据可以用于创建信息数据库。因为由可识别的用户来通知可搜索数据库的内容,所以数据库的搜索提供有与执行搜索的用户更为相关的结果,并且该结果由于搜索信息来自已知来源和/或可信的用户群体而更为可靠。此外,用户可以将搜索到的数据集限制为由来自单个人(诸如朋友或喜爱的名人等)或一群人(通常,具有至少一个共同特性的一群人,诸如特定地理区域的人、特定年龄群体的人等)的输入构成的搜索数据集。此外,针对已排名的列表(尽管该列表并不局限于十个条目并且可以包含多于或少于十个条目的条目,然而,在本文中被称为个人或全局“列表”或“前十列表”),用户至少部分地控制用户创建的内容引荐的主题的排名。本文还公开了用户可以对在搜索结果中找出的项采取直接动作的技术。例如,如果用户搜索特定的产品或产品类型,该搜索将可能返回一个或多个产品。动作可能与产品相关联,诸如导航至购买特定产品的网站的动作等。或者,例如,如果用户搜索在特定社区中或专门经营特定类型的食物的餐馆,则可以采取动作,由此用户可以对搜索结果中返回的餐馆进行预订、从餐馆订购配送等。还可以包括其他动作。通常,用户从基本内容条目用户界面(本文被称为“内容引荐”)开始,以输入媒体内容、内容引荐的标题、与内容引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类别、以及与事物、人等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评级等。通过将多个类别与内容引荐相关联,用户可以增加内容引荐将在搜索时被识别的机会。应注意,上面列出的项(媒体内容、标题、类别、评级)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从内容引荐创建处理中省去。不同的实现方式可能需要更多或更少的这些和相似项。当内容引荐已经被编写时,内容引荐可以由用户发布到用户馈送,该用户馈送可由用户人脉、识别的人群、一般公众等查看。其它用户可以对作者馈送中的内容引荐进行评述并且可以使用内容引荐的内容来创建具有该内容引荐的至少一些元素的他们自身的引荐。当创建了内容引荐时,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中创建与内容引荐相对应的记录以保留条目。如本文设定的,在可搜索的内容引荐数据库中创建内容引荐记录。根据实现方式,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数据库中创建其他类型的记录。在本文所述的示例中,列表的数据库被维护,并且内容引荐的某些元素-诸如描述名称和类型-存储在其中。来自本文所述系统内所执行的搜索的搜索结果比当前的搜索应用更为可靠。例如,可以防止搜索聚合器操纵系统,从而允许直接相关的搜索结果排在结果列表的顶部。此外,用户可以搜索一般人群的子集,该子集被用户视为对该用户正在搜索的内容具有更相关的理解,从而允许用户更快地(即,通过更少的搜索操作)获得可靠结果。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将对本地餐馆的搜索限制为实际上生活在社区内、可能比生活在社区外的人更为频繁地食用本地餐馆的人。或者用户可能希望查看用户关注的特定名人的前十列表,以从名人处获得推荐。本文所述的另一特征是允许产品的卖方确定买方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动机来源(诸如向买方推荐产品或服务的人(或者产品或服务的卖方))的技术。用户可以使用“感谢”特征、或处理来表达对他们对这样的人的感激:他们依赖于该人的推荐而购买产品或服务或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当感谢功能被激活时,可以将与感谢相关联的内容引荐存储在用户的(“进行感谢的”用户的)个人愿望列表中,从该列表中,用户可以容易地访问产品或服务并且对产品或服务执行后续动作,诸如购买产品或服务等。感谢处理还可以用于将信用赋予至创建了内容引荐中使用的初始内容的人。通过使用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方法的特征,可以测量对等方的推荐对其他方的影响。与仅测量(诸如通过“好评”特征或“转发推特”)用户之间的“参与”动作的当前社交媒体分析相比,可以更精确地对推荐的来源进行可视化。使用所描述的技术,可以跟踪第一用户的内容引荐(即,推荐)与第二用户的“感谢”之间的线程,以识别第一用户的引荐对第二用户的购买的直接影响。此外,可以识别其他用户对第一用户的推荐的影响。一旦识别出用户推荐与购买之间的这种关系,则不仅可以将来自任意给定实体的影响识别为与指定的个体有关,而且还可以分析关于产品在线社交环境内如何交互的指定人口统计和信息,从而导致优化技术的发现。通过能够将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法,包括:/n显示由发起者创建的内容引荐,所述内容引荐至少包括元素;/n检测感谢活动,所述感谢活动指示所述内容引荐的查看者依赖于所述内容引荐做出决策;并且/n存储指示所述发起者影响某人做出决策的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6 US 62/639,445;20190211 US 16/273,0631.一种方法,包括:
显示由发起者创建的内容引荐,所述内容引荐至少包括元素;
检测感谢活动,所述感谢活动指示所述内容引荐的查看者依赖于所述内容引荐做出决策;并且
存储指示所述发起者影响某人做出决策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感谢活动进一步包括:检测感谢启动符,所述感谢启动符指示所述内容引荐的查看者依赖于所述内容引荐而做出与所述内容引荐的元素有关的决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查看者受所述内容引荐的影响而做出决策的通知发送至所述发起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感谢启动符进一步包括:对于内容引荐用户界面中包括的感谢图标的查看者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感谢启动符进一步包括:所述查看者从所述发起者创建的所述内容引荐来创建新的内容引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内容引荐添加至与所述查看者相关联的内容引荐的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存储操作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发起者与所述元素相关联,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与所述发起者有关的搜索查询;并且
将所述元素包括在搜索结果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元素是所述内容引荐的主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元素是所述内容引荐的类别。


10.一种或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能够由处理器执行的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尔德丽德·玛利亚·比利亚法内
申请(专利权)人:塔普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