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91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一绳体拉杆和套接在绳体拉杆的一端并与电梯曳引绳相接触的张力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部位置的用以连接并固定绳体拉杆在电梯轿厢上方既定距离的固定支架,所述张力检测装置包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以固定压力传感器的固定检测套接件,固定检测套接件套设在绳体拉杆的一端并与电梯的曳引绳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曳引绳张力来判断电梯载重量,结构简单,监测准确,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行业称重应用技术中常用双层轿底+涡流传感器的称重方法,其通过涡流传感器检测轿底的形变量得到轿厢的载重。平时为了更好地得到轿底的形变量,轿底必须采用双层结构,两层轿底间垫上称重橡胶。这增大了轿底的设计难度,且所用材料较多,因此轿底的成本较高。同时,因采用双层轿底,增大了轿底厚度,为了满足国标的缓冲距离要求,需要更大的底坑深度,不仅占用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也增大了建筑施工难度。为了保证产品在现场的高性能使用,得到准确的称重值,称重橡胶的质量要求很高,且需保证其形变量在涡流传感器的敏感距离内,其安装精度尤为重要。由于整个轿底称重结构质量要求与安装精度要求都很高,而电梯安装现场环境恶劣,其测量的精度经常难以得到保证。另外,由于整个轿底都属于运动部件,而涡流传感器对距离十分敏感,使用一段时期,经常发生称重零点漂移,工程人员需经常重新调整称重零点、满载点与舒适感,导致维保难度大,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本装置主要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方并与电梯曳引绳抵接,从而测算出电梯在承重时曳引绳所受到的张力,以进一步判断出电梯承重量,装置要求相对较低,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包括一绳体拉杆和套接在绳体拉杆的一端处并与电梯曳引绳相接触的张力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部位置的用以连接并固定绳体拉杆在电梯轿厢上方既定距离的固定支架,所述张力检测装置包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以固定压力传感器的固定检测套接件,固定检测套接件套设在绳体拉杆的一端并与电梯的曳引绳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固定检测套接件包括一套接套筒和设置在所述套接套筒一端面处的“U”形的检测豁口,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固定在检测豁口的槽底部位置处。优选的,所述电梯曳引绳穿过检测豁口并与设置在检测豁口中的压力传感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检测豁口的槽底部到固定支架的最小最短距离应大于电梯曳引绳到固定支架的最短距离。优选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绳体拉杆上且其一端与固定检测套接件连接的弹性橡胶件和弹簧组件。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绳体拉杆的远张力检测装置的一端处的止挡件。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绳体拉杆的设置有张力检测装置的一端的端面上的报警通断开关。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整体平行于电梯曳引绳设置的支撑立杆和多个一端固定在支撑立杆上另一端固定到电梯轿厢上的斜固定杆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该装置采用绳体拉杆,其一端抵接到电梯的曳引绳上,另一端则有固定支架所固定,从而使曳引绳本体能够发生小范围的弯曲变形,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并结合物理学知识来计算曳引绳本体所受到的张力大小,并以此来得到电梯承重量大小数据。在本装置中,曳引绳进入到绳体拉杆的端头处的“U”型的检测豁口处,可用于防止曳引绳从检测豁口处跳出。电梯载重量越大,曳引绳就可以绷的越直,压力传感器上受力变大导致其能够检测到的压力也就越大,直至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固定检测套接件的底部接触到设置在绳体拉杆的端面上的报警通断开关,从而使电梯的报警系统电路接通。固定检测套接件与设置在绳体拉杆上的止挡件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件和弹簧组件,从而使得曳引绳在对固定检测套接件施加压力时,固定检测套接件和绳体拉杆之间能够存在缓冲余地,并且固定检测套接件也不会轻易接触到报警通断开关,不会轻易发生碰撞以及误报警的问题。由于推动曳引绳水平方向发生变形相对来说较为方便,因此本装置相对来说制造要求也相对较低,材料要求也比较低,因此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其检测精度也符合使用标准,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绳体拉杆,11-止挡件,2-张力检测装置,21-压力传感器,22-固定检测套接件,221-套接套筒,222-检测豁口,3-固定支架,31-支撑立杆,32-斜固定杆体,4-弹性橡胶件,5-弹簧组件,6-报警通断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请参阅图1,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包括一绳体拉杆1和套接在绳体拉杆1的一端处并与电梯曳引绳相接触的张力检测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部位置的用以连接并固定绳体拉杆1在电梯轿厢上方既定距离的固定支架3,所述张力检测装置2包括一压力传感器21和用以固定压力传感器21的固定检测套接件22,固定检测套接件22套设在绳体拉杆1的一端并与电梯的曳引绳相接触。本实施例中,电梯的曳引绳一端固定在电梯轿厢上,另一端则连接配重块,其中连接在电梯轿厢一端的曳引绳从电梯轿厢处延伸向上还通过设置在张力检测装置2中的套接套筒221端头处检测豁口222。且由于检测豁口222的槽底部到固定支架3的最小最短距离应大于电梯曳引绳到固定支架3的最短距离,来使曳引绳处于变形状态,因此曳引绳会对设置在检测豁口222中的压力传感器21施加压力。也由此可以知道:电梯载重量越大,曳引绳张力也就越大,会迫使张力检测装置2向靠近固定支架3的方向移动,最终又在弹性橡胶件4和弹簧组件的作用力下重新达到平衡,在张力检测装置移动的过程中,曳引绳处于一个逐渐绷直的过程。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项之一。还包括套接在所绳体拉杆1上且其一端与固定检测套接件22连接的弹性橡胶件4和弹簧组件5。其中弹性橡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绳体拉杆(1)和套接在绳体拉杆(1)的一端处并与电梯曳引绳相接触的张力检测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部位置的用以连接并固定绳体拉杆(1)在电梯轿厢上方既定距离的固定支架(3),所述张力检测装置(2)包括一压力传感器(21)和用以固定压力传感器(21)的固定检测套接件(22),固定检测套接件(22)套设在绳体拉杆(1)的一端并与电梯的曳引绳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绳体拉杆(1)和套接在绳体拉杆(1)的一端处并与电梯曳引绳相接触的张力检测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部位置的用以连接并固定绳体拉杆(1)在电梯轿厢上方既定距离的固定支架(3),所述张力检测装置(2)包括一压力传感器(21)和用以固定压力传感器(21)的固定检测套接件(22),固定检测套接件(22)套设在绳体拉杆(1)的一端并与电梯的曳引绳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检测套接件(22)包括一套接套筒(221)和设置在所述套接套筒(221)一端面处的“U”形的检测豁口(222),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1)设置固定在检测豁口(222)的槽底部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曳引绳穿过检测豁口(222)并与设置在检测豁口(222)中的压力传感器(2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勤陈怡华费雪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士美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