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热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7987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申请公开一种均热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一形成层;蚀刻第一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一成型部,相邻的第一成型部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提供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主体和第二形成层;蚀刻第二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二成型部,相邻的第二成型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接合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本申请通过在第一主体上形成第一流道且在第二主体上形成第二流道,共同形成具有毛细力的腔体,极大地压缩了均热板的厚度,有利于均热板的轻薄化,同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均热板的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热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散热
,特别涉及均热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5G通信时代的到来,手机芯片处理量越来越大,耗电量及发热量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手机散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种散热方案来看,均热板以其优异的散热效果逐渐成为5G手机散热系统的标配。传统均热板的毛细芯主要由烧结而成的多孔内壁或者铜网及其复合体组成,该结构除了上下两层盖板,还需要两层毛细芯层及一层中间空腔层,整体结构厚度较大不利于均热板的薄型化,同时铜材质构成的盖板在热氧的作用下长期使用会产生氧化现象,进而影响其散热效果。如何实现均热板的超薄化,且防止均热板的氧化应为业界的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热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为惰性金属)及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解决了均热板厚度过大及容易氧化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一形成层;蚀刻所述第一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一成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一形成层;/n蚀刻所述第一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一成型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成型部之间形成第一流道;/n提供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主体和第二形成层;/n蚀刻所述第二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二成型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成型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道;/n接合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使得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二成型部对接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一形成层;
蚀刻所述第一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一成型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成型部之间形成第一流道;
提供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主体和第二形成层;
蚀刻所述第二形成层,得到多个第二成型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成型部之间形成第二流道;
接合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使得所述第一成型部与所述第二成型部对接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成型部排列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流道的深度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流道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成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围所述第一区域,蚀刻所述第一形成层的过程中,还包括蚀刻所述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空腔区,所述第二形成层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包围所述第三区域,蚀刻所述第二形成层的过程中,还包括蚀刻所述第三区域形成第二空腔区,固定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空腔区与所述第二空腔区对接且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区包括相对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邻近所述第一侧端的所述第一成型部的数量小于邻近所述第二侧端的所述第一成型部的数量。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政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