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广林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87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和回流箱,所述回流箱与电机控制机箱连通,所述散热壳体的上端所述散热壳体内安装有呈蛇形盘绕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进液管和单向排液管与回流箱连通,所述回流箱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与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贯穿回流箱并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翼板,所述散热壳体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风轮和翼板,无需设置额外驱动装置,即可实现对电机控制机箱的良好降温散热作用,节约电能消耗,符合节能减排的新能源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包括集成在一起的电机逆变器、直流变换器和整车控制器,是驱动新能源汽车行驶的控制单元,属于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机控制器的稳定性决定了整车操稳性、动力性、可靠性、安全性。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集成度较高,发热量较大,而电机控制器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然而在65℃以上就会进行限制功率输出,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行驶,且若电机控制机箱内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易降低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短路、爆炸等危险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电机控制机箱内温度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有效降低电机控制机箱内温度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和回流箱,所述回流箱与电机控制机箱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1)和回流箱(2),所述回流箱(2)与电机控制机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上端所述散热壳体(1)内安装有呈蛇形盘绕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进液管(4)和单向排液管(5)与回流箱(2)连通,所述回流箱(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与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上端贯穿回流箱(2)并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翼板(8),所述散热壳体(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固定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有蜗杆(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机箱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1)和回流箱(2),所述回流箱(2)与电机控制机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的上端所述散热壳体(1)内安装有呈蛇形盘绕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进液管(4)和单向排液管(5)与回流箱(2)连通,所述回流箱(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与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上端贯穿回流箱(2)并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翼板(8),所述散热壳体(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固定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散热壳体(1)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的下端依次贯穿多根进气管(9)和散热壳体(1)的下侧壁并同轴固定连接有风轮(11),所述进气管(9)内安装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进气扇(12),所述进气扇(12)通过传动机构与蜗杆(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广林陈晶
申请(专利权)人:殷广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