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及电芯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制造
,具体是一种电芯及电芯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可采用卷绕形式或堆叠形式。对于单层的各个电芯,采用五金模具或激光切割并预留一定的长度方便后期焊接,通常预留的长度完全相等以使得各层的极耳端部保持平齐,再进行后续的堆叠或卷绕。然而,对于堆叠成型的电芯,当电芯厚度较大时,中间层极耳端部距离电芯本体最远,最外层极耳端部距离电芯本体最近,致使焊接后的极耳错位、端部不齐平,造成空间浪费。为了使得焊接后的极耳端部齐平,需要对所有极耳再次裁切平齐,然而极耳裁切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金属粉尘,通过负压吸尘仅仅能把表面的粉尘吸走,粘连在切断口附近的粉尘无法有效清除,若切断口附近的粉尘进入电芯内部,会严重影响电芯的自放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芯,所述电芯的多层极片组堆叠完成后极耳端面平齐,无需再次裁切,解决了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极片组,多层极片组上下堆叠设置,相邻的所述极片组之间设有隔膜连接,相邻层的所述极片组的极性不同,每层所述极片组均包括:/n极片;/n极耳,所述极耳连接所述极片,且所述极耳向外伸出;所述极耳的伸出长度从中间至两侧的方向增大,两侧的所述极耳向中间的所述极耳靠拢并叠合,叠合后的极性相同的所述极片组的所述极耳构成的端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极片组,多层极片组上下堆叠设置,相邻的所述极片组之间设有隔膜连接,相邻层的所述极片组的极性不同,每层所述极片组均包括:
极片;
极耳,所述极耳连接所述极片,且所述极耳向外伸出;所述极耳的伸出长度从中间至两侧的方向增大,两侧的所述极耳向中间的所述极耳靠拢并叠合,叠合后的极性相同的所述极片组的所述极耳构成的端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极性相同的所述极片组的边缘上下对齐设置,所述极片组包括极性不同的正极极片组和负极极片组,所述正极极片组包括正极片本体、铝箔和正极耳,所述正极片本体的外侧包裹有所述铝箔;
所述负极极片组包括负极片本体、铜箔和负极耳,所述负极片本体的外侧包裹有所述铜箔;
所述正极极片组和所述负极极片组交替设置,同种所述极片组的极耳上下对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当同种所述极片组的层数为奇数层时,位于中部的所述极片组的所述极耳伸出长度最短,从中部向两侧的方向上,所述极耳的伸出长度依次递增;
当同种所述极片组的层数为偶数层时,位于中部的两层所述极片组的所述极耳伸出长度相同,远离中间所述极片组的两侧的所述极片组的伸出长度依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七层极片组,位于顶侧和底侧的两层所述极片组均为所述负极极片组,位于中部的一层极片组为所述正极极片组,以所述正极极片组的中心面,距离所述中心面间隔距离相同的两层所述正极极片组的所述正极耳的伸出长度相同;距离所述中心面间隔距离相同的两层所述负极极片组的所述负极耳的伸出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正极片本体的厚度相同并记为z,每层所述铝箔的厚度相同并记为e,每层所述负极片本体的厚度相同并记为f,每层所述隔膜的厚度相同并记为g,每层所述铜箔的厚度相同并记为d,所述极耳包括焊拢段和平齐段,所述焊拢段具有靠近所述极片的电芯本体端和与所述平齐段连接的焊印内端;
位于中间层的所述正极极片组的极耳水平伸出且焊拢段的长度记为c,位于两侧的第T层所述正极极片组的焊拢段的长度记为lT正,以中间层的正极极片组分别向两侧的第T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柯,李奎,黎帆,徐一帆,刘启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