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及其叠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层叠体及其叠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现锂电池生产工艺一般分为卷绕和叠片两种组装方法,软包电芯普遍采用叠片的工艺流程。叠片工序是通过隔膜在生产过程中进行Z字形来回摆动,将正负极片通过一定的交叉顺序堆叠在一起,最后用胶带固定形成层叠体。衡量层叠体合格的标准一般为层叠体宽度、长度、厚度及对齐度等几个关键参数,现有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层叠体表面贴紧胶带的方式来固定层叠体。但随着对能量密度以及系统配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的容量及尺寸设计也越来越大,常规通过贴胶的方式对固定层叠体的作用越来越微弱。层叠体在移送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极片移动的现象,导致正负极片发生错位,层叠体的宽度、长度及对齐度均不能符合工艺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已判定为不合格的错位层叠体进行返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未检测出的错位层叠体则会存在负极片包覆不住正极片的情况,导致电芯性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依次对凝胶隔膜进行电晕处理和加热处理;/n(2)采用步骤(1)得到的凝胶隔膜和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叠片处理,以便得到层叠体粗品;/n(3)对所述层叠体粗品进行热压处理,以便得到层叠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依次对凝胶隔膜进行电晕处理和加热处理;
(2)采用步骤(1)得到的凝胶隔膜和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叠片处理,以便得到层叠体粗品;
(3)对所述层叠体粗品进行热压处理,以便得到层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4)对所述层叠体进行短路检测和厚度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晕处理是将所述凝胶隔膜置于2~4KV的高频电压放电环境中保持0.1~2s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步骤(1)中,在所述凝胶隔膜移动过程中同时对所述凝胶隔膜的双面进行所述电晕处理;
步骤(1)中,对所述凝胶隔膜双面进行所述电晕处理的放电环境和处理时间相同;
步骤(1)中,采用均匀的放电环境对所述凝胶隔进行所述电晕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步骤(1)中,所述加热处理采用高温气体对所述凝胶隔膜加热,所述高温气体的温度为60~100℃、加热时间为2~30s;
步骤(1)中,在所述凝胶隔膜移动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帆,常柯,李奎,黎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