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及其卷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402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卷芯结构,该卷芯结构可以包括:正极条带、负极条带以及隔膜带;至少一个所述正极条带与至少一个所述负极条带彼此通过所述隔膜带相间隔并交替叠放,且沿所述正极条带和/或所述负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卷绕并形成卷芯;其中,所述正极条带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孔段,所述负极条带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段;所述第一开孔段和所述第二开孔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芯的卷轴相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卷芯结构,其能快速成型、且能提高能量密度、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及其卷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卷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主要包括卷绕式和叠片式。具体地,卷绕式卷芯结构是将隔膜放置在条状正极极片和条状负极极片之间的状态下进行卷绕成型。但是该卷芯的截面是椭圆形,在电池的充放电期间,电极的膨胀和收缩可能会导致电极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从而造成电池性能下降。且虽然卷绕式卷芯适用于圆柱形电池,但当其运用到方形铝壳电池时,就会出现极片易在弯折处断裂、电极活性材料脱落、空间利用率低等缺陷;该卷芯正面与侧面的张力不一致,会导致内部反应不均匀;同时还有极片较长、电池内阻大,不利于大倍率充放电等缺点。进一步地,叠片式卷芯结构是按着片状正极极片/片状隔膜/片状负极极片的结构进行连续层叠而成。该卷芯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执行顺序堆叠过程,不易实现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低;正、负极片均需要通过冲切得到,产生的边料毛刺易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而且冲切后的极片断面、掉料严重,也会影响电池的容量提升等。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以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正极条带、负极条带以及隔膜带;至少一个所述正极条带与至少一个所述负极条带彼此通过所述隔膜带相间隔并交替叠放,且沿所述正极条带和/或所述负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卷绕并形成卷芯;其中,所述正极条带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孔段,所述负极条带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段;所述第一开孔段和所述第二开孔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芯的卷轴相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正极条带、负极条带以及隔膜带;至少一个所述正极条带与至少一个所述负极条带彼此通过所述隔膜带相间隔并交替叠放,且沿所述正极条带和/或所述负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卷绕并形成卷芯;其中,所述正极条带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孔段,所述负极条带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段;所述第一开孔段和所述第二开孔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芯的卷轴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条带包括第一涂布区和多个所述第一开孔段,所述第一涂布区围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开孔段的外侧;所述第一涂布区上设置有活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区包括多个沿所述正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涂布段,相邻所述第一涂布段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开孔段;每个所述第一涂布段上设置有一个正极极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极极耳沿所述正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彼此交替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涂布段的相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条带包括第二涂布区和多个所述第二开孔段,所述第二涂布区围设在多个所述第二开孔段的外侧;所述第二涂布区上设置有活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布区包括多个沿所述负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二涂布段,相邻所述第二涂布段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开孔段;每个所述第二涂布段上设置有一个负极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负极极耳沿所述负极条带的延伸方向彼此交替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涂布段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冲程辉吴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