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空投装置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53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及无人机。其中,无人机空投装置包括:用于设于无人机机身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其被配置为包括夹持状态和打开状态;以及连接件,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夹持状态时,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脱离所述夹持机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货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件采用刚性材料制成,连接件只在竖直方向具有自由度,能够避免货物产生晃动,且在需要空投货物时,夹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货物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与无人机脱离,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空投装置及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行业对运输效率的要求逐渐提高,出现了物流无人机这一物流形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物流无人机需要对货物进行空投。相关物流无人机大多不具备空投能力,个别具有空投能力的无人机多采用挂钩形式,在空投时打开挂钩,进行货物空投。使用挂钩等进行空投的无人机空投成功率不高,货物容易晃动,影响物流无人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及无人机,用于缓解货物晃动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其包括:用于设于无人机机身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其被配置为包括夹持状态和打开状态;以及连接件,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夹持状态时,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脱离所述夹持机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货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件,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相靠近时以夹持所述连接件,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相远离时以释放所述连接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空投装置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可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锁紧件被配置为向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移动,且与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抵接,以使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相靠近,所述锁紧件还被配置为向远离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的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所述筒体的中轴线延伸,所述抵接部被配置为随所述筒体移动以与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抵接或解除对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的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持件的每个夹持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台,所述第一卡台向远离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的空间延伸;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每个夹持件的位于所述第一卡台以上的部位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卡台位于所述筒体外,且位于所述抵接部的下方,所述抵接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卡台抵接,以保持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相靠近。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空投装置包括第一轴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筒体和所述壳体,且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轴穿过的位置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动力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轴沿所述第一条形孔移动,以带动所述筒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空投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穿设连接所述两个夹持件,所述两个夹持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轴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相靠近或相远离,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筒体连接所述壳体,且所述筒体上所述第二轴穿过的位置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沿竖直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轴的下方,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轴的上方;在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夹持所述连接件时,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邻近或抵接,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轴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两个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一轴被配置为在被所述动力机构驱动向上移动时,推动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使其相背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空投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所述滚轮被配置为推动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相背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摇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轴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持件的每个夹持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卡台,所述第二卡台向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之间延伸,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设有凹槽,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时,所述第二卡台位于所述凹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空投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穿设于所述两个夹持件,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轴的下方,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轴的上方,所述两个夹持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轴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相靠近或相远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夹持件的每个夹持件的第二端被构造为弯钩,所述弯钩向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之间延伸,在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一端夹持所述连接件时,所述两个夹持件的第二端的弯钩相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空投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连接件的外部延伸,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件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时,所述弹簧被压缩,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部抵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脱离所述夹持机构,且随货物脱离所述壳体被空投落下。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和上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所述无人机空投装置中的所述壳体设于所述机身。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采用刚性材料制成,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壳体底部的第一通孔被夹持机构夹持,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货物,连接件只在竖直方向具有自由度,因此,避免货物产生晃动,且在需要空投货物时,夹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货物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与无人机脱离,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安全,能可靠完成空投任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空投装置的示意图(壳体被拆除一半);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空投装置拆除动力机构后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空投装置空投货物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部分部位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筒体的部分部位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壳体;11-第一通孔;12-第一条形孔;13-第二通孔;2-夹持机构;21-夹持件;22-第一卡台;23-第二卡台;24-弯钩;25-穿设部;3-连接件;31-凹槽;32-限位部;4-锁紧件;41-筒体;42-抵接部;43-第二条形孔;44-第三通孔;5-第一轴;51-滚轮;6-动力机构;61-电机;62-第一摇杆;63-第二摇杆;7-第二轴;8-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设于无人机机身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1);/n夹持机构(2),设于所述壳体(1)内,其被配置为包括夹持状态和打开状态;以及/n连接件(3),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且在所述夹持机构(2)处于夹持状态时,被所述夹持机构(2)夹持,在所述夹持机构(2)处于打开状态时,脱离所述夹持机构(2),所述连接件(3)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货物(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设于无人机机身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1);
夹持机构(2),设于所述壳体(1)内,其被配置为包括夹持状态和打开状态;以及
连接件(3),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且在所述夹持机构(2)处于夹持状态时,被所述夹持机构(2)夹持,在所述夹持机构(2)处于打开状态时,脱离所述夹持机构(2),所述连接件(3)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货物(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两个夹持件(21),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相靠近时以夹持所述连接件(3),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相远离时以释放所述连接件(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件(4),所述锁紧件(4)可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锁紧件(4)被配置为向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移动,且与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抵接,以使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相靠近,所述锁紧件(4)还被配置为向远离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的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包括筒体(41),所述筒体(41)的底部设有抵接部(42),所述抵接部(42)向所述筒体(41)的中轴线延伸,所述抵接部(42)被配置为随所述筒体(41)移动以与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抵接或解除对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的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每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台(22),所述第一卡台(22)向远离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的空间延伸;
在所述夹持机构(2)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每个夹持件(21)的位于所述第一卡台(22)以上的部位位于所述筒体(41)内,所述第一卡台(22)位于所述筒体(41)外,且位于所述抵接部(42)的下方,所述抵接部(42)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卡台(22)抵接,以保持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相靠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5)和动力机构(6),所述第一轴(5)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筒体(41)内,所述第一轴(5)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筒体(41)和所述壳体(1),且连接所述动力机构(6);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轴(5)穿过的位置设有第一条形孔(12),所述第一条形孔(12)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动力机构(6)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轴(5)沿所述第一条形孔(12)移动,以带动所述筒体(41)相对于所述壳体(1)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空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轴(7),所述第二轴(7)穿设连接所述两个夹持件(21),所述两个夹持件(2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轴(7)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夹持件(21)的第一端相靠近或相远离,所述第二轴(7)穿过所述筒体(41)连接所述壳体(1),且所述筒体(41)上所述第二轴(7)穿过的位置设有第二条形孔(43),所述第二条形孔(43)沿竖直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雷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京东天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