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技术范围,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包括充电桩桩箱底板,充电桩桩箱底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充电桩桩箱支撑杆的侧表面焊接连接有支撑杆加固架,桩箱门板固定销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门板,充电桩桩箱门板的外表面焊接连接推拉把手,推拉把手的上表面焊接连接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通过多层充电桩放置架有效的增加了放置充电桩的数量,进而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其次是通过万向轮安装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可有效使得满足根本不同位置的需要对充电桩桩箱对充电桩进行移动的优点,万向轮固定卡头在将对万向轮进行固定,防止在路面不平整时产生滑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
本技术涉及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技术范围,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自有停车场,为单位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现有的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再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就是现有的充电桩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移动,而现有的充电桩桩箱对充电桩大多采用固定式的结构,因此就需要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对充电桩进行运输,其次是现有的充电桩桩箱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震动进而影响充电桩内部的零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充电桩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移动,而现有的充电桩桩箱对充电桩大多采用固定式的结构,因此就需要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对充电桩进行运输,再者是现有的充电桩桩箱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大的震动进而影响充电桩内部的零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包括充电桩桩箱底板,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所述充电桩桩箱支撑杆的前侧表面螺栓连接支撑杆加固架,所述支撑杆加固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充电桩桩箱门板,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的内表面销钉连接有桩箱门板固定销,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的后侧上表面焊接连接有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的前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的下方焊接连接有充电桩电池放置架,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通过万向轮安装板转动连接有万向轮,且在所述万向轮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固定卡头,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的前表面开设有充电桩充电插孔,所述充电桩充电插孔的前表面螺栓连接固定有充电桩散热百叶板,所述充电桩散热百叶板的后方焊接连接有多层充电桩放置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且所述充电桩桩箱支撑杆才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的内表面销钉连接有桩箱门板固定销且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采用密度板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拉把手的前表面焊接连接有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且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采用耐磨防腐材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通过所述万向轮安装板转动连接有所述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采用优质的天然胶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桩充电插孔的前表面螺栓连接固定有所述充电桩散热百叶板且所述充电桩散热百叶板采用纯天然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桩散热百叶板的后方焊接连接有所述多层充电桩放置架且所述多层充电桩放置架采用防潮板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层充电桩放置架有效的增加了放置充电桩的数量,进而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其次是通过万向轮安装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可有效使得满足根本不同位置的需要对充电桩桩箱对充电桩进行移动的优点,万向轮固定卡头在将对万向轮进行固定,防止在路面不平整时产生滑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的主视图。图5为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的左视图。图6为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的俯视图。图中:1-充电桩桩箱底板、2-充电桩桩箱支撑杆、3-支撑杆加固架、4-桩箱门板固定销、5-充电桩桩箱门板、6-推拉把手、7-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8-充电桩电池放置架、9-万向轮、10-万向轮安装板、11-万向轮固定卡头、12-充电桩充电插孔、13-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4-多层充电桩放置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如图1所示,充电桩桩箱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的前侧表面螺栓连接支撑杆加固架3,支撑杆加固架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充电桩桩箱门板5,充电桩桩箱门板5的内表面销钉连接有桩箱门板固定销4,充电桩桩箱门板5的后侧上表面焊接连接有推拉把手6,推拉把手6的前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如图2所示,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的下方焊接连接有充电桩电池放置架8,充电桩桩箱底板1通过万向轮安装板10转动连接有万向轮9,且在万向轮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固定卡头11,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的前表面开设有充电桩充电插孔12,充电桩充电插孔12的前表面螺栓连接固定有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的后方焊接连接有多层充电桩放置架14。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充电桩桩箱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且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才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桩箱门板固定销4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门板5且充电桩桩箱门板5采用密度板材料制作而成,推拉把手6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且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采用合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充电桩电池放置架8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有万向轮9且万向轮9采用优质的天然胶材料制作而成,充电桩充电插孔12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且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采用纯天然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多层充电桩放置架14且多层充电桩放置架14采用防潮板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是通过多层充电桩放置架14可将充电桩放置其中,通过桩箱门板固定销4将充电桩桩箱门板5进行固定,并通过推拉把手6可实现将本技术的推拉,其次是通过万向轮安装板10配合万向轮固定卡头11将万向轮9进行安装,通过万向轮9的安装固定可配合充电桩桩箱底板1将充电桩桩箱进行移动,万向轮固定卡头11在将对万向轮9进行固定,防止在路面不平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包括充电桩桩箱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所述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的前侧表面螺栓连接支撑杆加固架(3),所述支撑杆加固架(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充电桩桩箱门板(5),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5)的内表面销钉连接有桩箱门板固定销(4),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5)的后侧上表面焊接连接有推拉把手(6),所述推拉把手(6)的前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n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的下方焊接连接有充电桩电池放置架(8),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1)通过万向轮安装板(10)转动连接有万向轮(9),且在所述万向轮(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固定卡头(11),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的前表面开设有充电桩充电插孔(12),所述充电桩充电插孔(12)的前表面螺栓连接固定有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所述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的后方焊接连接有多层充电桩放置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包括充电桩桩箱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所述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的前侧表面螺栓连接支撑杆加固架(3),所述支撑杆加固架(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充电桩桩箱门板(5),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5)的内表面销钉连接有桩箱门板固定销(4),所述充电桩桩箱门板(5)的后侧上表面焊接连接有推拉把手(6),所述推拉把手(6)的前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
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的下方焊接连接有充电桩电池放置架(8),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1)通过万向轮安装板(10)转动连接有万向轮(9),且在所述万向轮(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固定卡头(11),所述充电桩桩箱防护外壳(7)的前表面开设有充电桩充电插孔(12),所述充电桩充电插孔(12)的前表面螺栓连接固定有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所述充电桩散热百叶板(13)的后方焊接连接有多层充电桩放置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充电桩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桩箱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且所述充电桩桩箱支撑杆(2)才用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益,王成,许鹏,鞠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鑫通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