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38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通过在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中设置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第一控制支路包括自高压线网的正极起依次串联的高压预充电路、第一IGBT元件和限流电路,第二控制支路中包括控制其通断的通断控制元件,第一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均通过无轨电车的集电杆连接至高压线网,由于接触器的触点通断是在无电压、无电流的条件下进行的,无拉弧换线,大大减少因拉弧导致的触点粘连,有效提升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让无轨电车脱离高架电网的束缚,节省给高压电池充电的时间,能够让无轨电车一直在不间断的运营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无轨电车
,特别是指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无轨电车凭借其节能环保、舒适卫生的优点成为热门选择,但无轨电车有固定的行驶路线,在需要转变行驶方向时需要通过分线器来实现,所以分线器对无轨电车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无轨电车的控制分线控制系统是依赖机械开关来控制线网的正负极开通,接触器为机械式,虽然有灭弧罩等装置,但是接触器在吸合和断开时均是在有电压、电流叠加时进行的硬开关动作,因电流产生的电弧效应将使机械触点寿命降低,且公交车是长时间运行的车辆,会加速机械触点的老化。传统的无轨电车分线控制系统只有一个机械控制开关,一旦触点老化产生黏连,高压电网会把高压加到限流电阻上,长时间会导致限流电阻异常产热甚至引起火灾,将严重影响公交电车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提升无轨公交车换线系统的使用寿命。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支路,连接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控制支路,连接在外部的高压线网正负极两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包括自高压线网的正极起依次串联的高压预充电路、第一IGBT元件和限流电路,高压预充电路中包括接触器;/n第二控制支路,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并联,并连接在外部的高压线网正负极两端,用于向无轨电车的高压电池输出电能,所述第二控制支路中包括控制其通断的通断控制元件;/n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均通过无轨电车的集电杆连接至高压线网,并且在无轨电车行驶至分线器处时,集电杆与分线器电磁线圈连接,将所述分线器电磁线圈串入回路中;/n所述接触器的线圈、所述第一IGBT元件的栅极和所述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支路,连接在外部的高压线网正负极两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包括自高压线网的正极起依次串联的高压预充电路、第一IGBT元件和限流电路,高压预充电路中包括接触器;
第二控制支路,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并联,并连接在外部的高压线网正负极两端,用于向无轨电车的高压电池输出电能,所述第二控制支路中包括控制其通断的通断控制元件;
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均通过无轨电车的集电杆连接至高压线网,并且在无轨电车行驶至分线器处时,集电杆与分线器电磁线圈连接,将所述分线器电磁线圈串入回路中;
所述接触器的线圈、所述第一IGBT元件的栅极和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均连接至外部的无轨电车主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电车分线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民高金文屈仁张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