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37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组成的车体,上壳体的两侧设有与车体内部连通的通风口,通风口朝下,下壳体的两侧对应通风口设置有被动气流交换装置,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中设置有主动气流交换装置,主动气流交换装置由气流交换风扇和风扇外盖上下组成,风扇外盖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外边缘与下盖板的外边缘相隔开并形成连通车体外部的散热槽,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通过位于风扇外盖内部中央的第一连接柱连接,下盖板的内部设有连通车体内部与散热槽的第二导风槽,上盖板和第二导风槽之间设有连通第二导风槽、散热槽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车体的散热效果明显,散热性能非常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车体一般由底盘及设置在底盘两侧的移动轮所组成,车体内设置有变速箱、发动机等,发动机通过移动轮带动车体的移动。由于车体在移动时,变速箱、发动机均会产生大量热,导致车体温度升高,若车体对于热量散发能力较差将会影响车体内部各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导致车体零部件老化加快,故障增多,使用寿命缩短。目前并没有出现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车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组成的车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有与车体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朝下,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对应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被动气流交换装置,所述被动气流交换装置的表面并排凸设有若干个散热块,相邻两散热块之间设有第一导风槽,所述第一导风槽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中设置有主动气流交换装置,所述主动气流交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组成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有与车体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朝下,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对应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被动气流交换装置,所述被动气流交换装置的表面并排凸设有若干个散热块,相邻两散热块之间设有第一导风槽,所述第一导风槽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中设置有主动气流交换装置,所述主动气流交换装置由气流交换风扇和风扇外盖上下组成,所述气流交换风扇伸入于车体内,所述风扇外盖露出于车体表面,所述风扇外盖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外边缘与下盖板的外边缘相隔开并形成连通车体外部的散热槽,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所组成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有与车体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朝下,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对应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被动气流交换装置,所述被动气流交换装置的表面并排凸设有若干个散热块,相邻两散热块之间设有第一导风槽,所述第一导风槽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中设置有主动气流交换装置,所述主动气流交换装置由气流交换风扇和风扇外盖上下组成,所述气流交换风扇伸入于车体内,所述风扇外盖露出于车体表面,所述风扇外盖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外边缘与下盖板的外边缘相隔开并形成连通车体外部的散热槽,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通过位于风扇外盖内部中央的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下盖板的内部设有连通车体内部与所述散热槽的第二导风槽,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槽之间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导风槽、散热槽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槽为三凌柱结构设计,所述散热块的一面为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槽为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佳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亦瑄谭柱周贯中魏基栋刘雁业丛家睿韦克莹
申请(专利权)人:松灵机器人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