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37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及汽车,该电池锁止机构,包括:形成为框体结构的电池架和可拆卸地设置于电池架内的电池本体;其中,电池本体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电池架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的其中之一为锁紧块,锁紧块上开设有定位槽;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的其中另一个为活动的锁紧柱,锁紧柱与弹性抵压件连接;其中,电池本体设置于电池架内时,锁紧柱插伸进入定位槽内;通过弹性抵压件,锁紧柱能够朝靠近或远离定位槽的方向移动。通过上述方案,在车辆换电时,将锁紧柱插进锁紧块内锁紧电池,使得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的实际应用中,受到电池能量的限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限,能否快速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给,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而对于底盘换电的车辆,需要用锁止机构将电池固定在车辆上,并在需要换电时快速解锁,因此锁止机构的性能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换电车辆的电池快换锁止机构比较复杂,换电操作步骤比较多,通常是顶起汽车和电池,将电池放入电池架,然后推动电池进入接插件内,锁紧电池(电池接插件水平布置)。这种结构不但动作比较多浪费换电时间,而且增加了RGV的复杂程度,增加了整套换电设备的成本。而且现有结构只有电池到位锁止结构,而没有添加预紧力,电池在锁紧后能够前后窜动,对整车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电车辆的电池锁止机构复杂,换电操作步骤多,电池的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形成为框体结构的电池架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本体;/n其中,所述电池本体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电池架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n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其中之一为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开设有定位槽;/n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其中另一个为活动的锁紧柱,所述锁紧柱与弹性抵压件连接;/n其中,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池架内时,所述锁紧柱插伸进入所述定位槽内;通过所述弹性抵压件,所述锁紧柱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槽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为框体结构的电池架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本体;
其中,所述电池本体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电池架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其中之一为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其中另一个为活动的锁紧柱,所述锁紧柱与弹性抵压件连接;
其中,所述电池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池架内时,所述锁紧柱插伸进入所述定位槽内;通过所述弹性抵压件,所述锁紧柱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槽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的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电池架的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一内壁面上,以及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第二内壁面上均设置有与每一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均为所述锁紧块,或者每一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均为所述锁紧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锁止机构还包括与至少两个所述锁紧柱均连接的联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柱设置于所述电池架上,所述电池架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联动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锁止机构还包括:
压紧板,固定在所述电池架的第一端面的上方,在所述电池本体的第二端面抵压所述电池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