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和燃料电堆汽车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该热管理系统的燃料电堆汽车。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中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堆汽车具有能量密度高、加氢快、续驶里程长、环境友好等技术优势,其中,燃料电堆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相关技术中,燃料电堆的热管理系统采用独立设计,且与车辆的其他加热设备之间无能量互用,能量利用率差,使用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集成有多个换热回路,可实现燃料电堆、暖风芯体、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的换热,且具有多种可灵活切换的工作模式,实用性强,且工作模式丰富可选,利于适应各种不同的运行工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回路用于与燃料电堆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可选择性地与设有第一加热器的第一加热器换热管路连通或与设有高温散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换热回路(1),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用于与燃料电堆(13)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可选择性地与设有第一加热器(111)的第一加热器换热管路(11)连通或与设有高温散热器(121)的高温散热器换热管路(12)连通;/n暖风加热管路(2),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设有第二加热器(24),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用于对暖风芯体(25)进行加热,且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连通;/n第二换热回路(33),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3)用于与动力电池(332)进行换热;/n第三换热回路(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回路(1),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用于与燃料电堆(13)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可选择性地与设有第一加热器(111)的第一加热器换热管路(11)连通或与设有高温散热器(121)的高温散热器换热管路(12)连通;
暖风加热管路(2),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设有第二加热器(24),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用于对暖风芯体(25)进行加热,且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连通;
第二换热回路(33),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3)用于与动力电池(332)进行换热;
第三换热回路(4),所述第三换热回路(4)中设有低温散热器(41)且用于与驱动电机及控制器(46)进行换热;其中,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所述第二换热回路(33)和所述第三换热回路(4)中的至少一个可选择性地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加热管路(2)包括主管路(21)和支管路(22),所述主管路(21)和所述支管路(22)相连,所述主管路(21)和所述支管路(22)中的一个设有所述第二加热器(24);其中,
所述主管路(21)与所述支管路(22)连通;
或所述主管路(21)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连通;
或所述支管路(22)与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21)中设有依次布置的第一循环水泵(23)、第二加热器(24)和所述暖风芯体(25),所述主管路(21)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支管路(22)或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21)中设有第一循环水泵(23)和所述暖风芯体(25),所述支管路(22)设有所述第二加热器(24),所述支管路(2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主管路(21)或所述第一换热回路(1)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光,胡康,韩向松,邢英金,王世洲,李雪静,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