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34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包括工件本体、灯条以及薄膜;所述薄膜覆于工件本体表面;所述灯条嵌藏于工件本体内部,且在薄膜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内部嵌藏灯条,表面加饰薄膜,且灯条在薄膜内侧,仅开灯时有灯光显示,美观度高;通过在工件本体上开设与灯条相匹配的容纳槽,嵌入灯条,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嵌入槽、第二嵌入槽以及配合使用的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并利用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的协同作用,有效避免灯条松脱,实现灯条与工件本体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提高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
技术介绍
TOM(ThreedimensionOverlayMethod),三次元表面加饰,属于模外装饰的范畴,是利用各种不同的热压成型工艺,气压、液压等各种方式来完成包覆。TOM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需要裁切的方式,利用大气压或真空压,将涂有黏着剂的薄膜与加工对象紧密贴附,即真空成型→修边→成品;另一种是热转印的方式,把油墨层渗入或者通过背胶粘接到塑胶内,达到装饰的效果,即真空成型→UV光照→Film剥离成品。TOM工艺可运用于各种材质,不再局限于塑胶,由视觉提升到触觉,成品设计自由度提升,而现有的TOM工艺中,没有在成型的同时加灯条的,或者说现有的模外装饰成型工件没有在利用TOM工艺覆膜前安装灯条的,都是覆膜后才安装灯条,美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内部嵌藏灯条,表面加饰薄膜,且灯条在薄膜内侧,仅开灯时有灯光显示,美观度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包括工件本体、灯条以及薄膜;所述薄膜覆于工件本体表面;所述灯条嵌藏于工件本体内部,且在薄膜内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灯条的顶面与工件本体表面共面。进一步,所述灯条与工件本体嵌入式连接。进一步,所述工件本体包括第一防滑部、容纳槽、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一防滑部布置在容纳槽与第一嵌入槽之间;所述灯条包括第二防滑部、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相配合且协同作用;所述第二嵌入槽用于容纳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一嵌入槽用于容纳第二防滑部。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一嵌入槽以及第二防滑部、第二嵌入槽的数量均为两个。进一步,所述第一嵌入槽的开口向上,且远离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防滑部的下部与工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嵌入槽的开口向下,且靠近所述灯条;所述第二防滑部的上部与灯条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滑部为倒L型结构,且其上部向下弯折;所述第二防滑部为L型结构,且其下部向上弯折。进一步,所述第一嵌入槽的开口向下,且靠近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二嵌入槽的开口向上,且远离所述灯条。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滑部的上部与工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防滑部的下部与灯条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内部嵌藏灯条,表面加饰薄膜,且灯条在薄膜内侧,仅开灯时有灯光显示,美观度高;通过在工件本体上开设与灯条相匹配的容纳槽,嵌入灯条,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嵌入槽、第二嵌入槽以及配合使用的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并利用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的协同作用,有效避免灯条松脱,实现灯条与工件本体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提高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模外装饰成型工件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模外装饰成型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模外装饰成型工件的爆炸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件本体,11、第一防滑部,12、容纳槽,13、第一嵌入槽,2、灯条,21、第二防滑部,22、第二嵌入槽,3、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包括工件本体1、灯条2以及薄膜3;所述薄膜3覆于工件本体1表面;所述灯条2嵌藏于工件本体1内部,且在薄膜3内侧,本实施例所述灯条2与工件本体1嵌入式连接;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仅开灯时有灯光显示,美观度高,可以通过在工件本体1上开设与灯条2相匹配的安装槽,嵌入灯条2,再利用TOM工艺覆膜,使灯条2在薄膜3内侧,得到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灯条2的顶面与工件本体1表面共面,进一步提高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的美观性。如图1-图3所示,所述工件本体1包括第一防滑部11、容纳槽12、第一嵌入槽13,所述第一防滑部11布置在容纳槽12与第一嵌入槽13之间;所述灯条2包括第二防滑部21、第二嵌入槽22;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21相配合且协同作用;所述第二嵌入槽22用于容纳第一防滑部11,所述第一嵌入槽13用于容纳第二防滑部21;所述第一防滑部11、第一嵌入槽13以及第二防滑部21、第二嵌入槽22的数量均为两个;即通过在工件本体1上开设与灯条2相匹配的容纳槽12,嵌入灯条2,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嵌入槽13、第二嵌入槽22以及配合使用的第一防滑部11和第二防滑部21,并利用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21的协同作用,有效避免灯条2松脱,实现灯条2与工件本体1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提高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嵌入槽13的开口向上,且远离所述容纳槽12;所述第一防滑部11的下部与工件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嵌入槽22的开口向下,且靠近所述灯条2;所述第二防滑部21的上部与灯条2连接;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为倒L型结构,且其上部向下弯折;所述第二防滑部21为L型结构,且其下部向上弯折,以实现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21相配合且协同作用,进而实现所述灯条2与工件本体1之间的稳固连接,有效防止所述灯条2松脱。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嵌入槽13的开口向下,且靠近所述容纳槽12;所述第二嵌入槽22的开口向上,且远离所述灯条2;所述第一防滑部11的上部与工件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防滑部21的下部与灯条2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21相配合且协同作用,进而实现所述灯条2与工件本体1之间的稳固连接,有效防止所述灯条2松脱。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滑部11和第二防滑部21的材质为柔性材料,以便于所述灯条2能够沿图1和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直接嵌入所述工件本体1内,降低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的生产难度,同时提高其生产效率。本实施例所述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内部嵌藏灯条2,表面加饰薄膜3,且灯条2在薄膜3内侧,仅开灯时有灯光显示,美观度高;通过在工件本体1上开设与灯条2相匹配的容纳槽12,嵌入灯条2,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嵌入槽13、第二嵌入槽22以及配合使用的第一防滑部11和第二防滑部21,并利用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21的协同作用,有效避免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本体(1)、灯条(2)以及薄膜(3);所述薄膜(3)覆于工件本体(1)表面;所述灯条(2)嵌藏于工件本体(1)内部,且在薄膜(3)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本体(1)、灯条(2)以及薄膜(3);所述薄膜(3)覆于工件本体(1)表面;所述灯条(2)嵌藏于工件本体(1)内部,且在薄膜(3)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2)的顶面与工件本体(1)表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2)与工件本体(1)嵌入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本体(1)包括第一防滑部(11)、容纳槽(12)、第一嵌入槽(13),所述第一防滑部(11)布置在容纳槽(12)与第一嵌入槽(13)之间;所述灯条(2)包括第二防滑部(21)、第二嵌入槽(22);所述第一防滑部(11)与第二防滑部(21)相配合且协同作用;所述第二嵌入槽(22)用于容纳第一防滑部(11),所述第一嵌入槽(13)用于容纳第二防滑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嵌藏灯条的膜外装饰成型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11)、第一嵌入槽(13)以及第二防滑部(2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贤龙胡胜蔡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恒睿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