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见光和红外线波长范围的。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增强反射膜一般由玻璃基片和其上的铬膜层(或银膜层)、氧化铝膜层、二氧化硅膜层组成。由于这种金属增强反射膜包含的氧化物膜层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即在400~2000纳米波长范围内吸收光能,所以存在反射率不高的缺陷,尤其当入射光束为45°时,其反射率只有50~60%,并且只能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即在400~2000纳米波长范围内使用。改进的金属增强反射膜由玻璃基片和纯金属膜组成,虽然在中红外和远红外波长范围内可达到98%的反射率,但因金属膜较软,存在强度低、不耐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较高反射率、耐磨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金属增强反射膜由基板、铬膜层、金属层(银或者金)、过渡层、介质膜组成,金属层与介质膜之间的过渡层是氟化铅PbF2;介质膜是硫化锌/氟化镱ZnS/YbF3或者硒化锌/氟化镱ZnSe/YbF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过渡层氟化铅PbF2的几何厚度为80-200纳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增强反射膜,由基板(1)、铬膜层(2)、金属层(3)(银或者金)、过渡层(4)、介质膜(5)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层(3)与介质膜(5)之间的过渡层(4)是氟化铅PbF↓[2];介质膜(5)是硫化锌/氟化镱ZnS/YbF↓[3]或者硒化锌/氟化镱ZnSe/YbF↓[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