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综合管廊
,尤其涉及一种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道路下方管线错综复杂,为解决传统直埋敷设的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复开挖路面以及管线规划管理等问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型、可持续化的管线敷设方式,在近几年成为了国内地下空间发展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向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能增加城市对灾害的抵抗能力,而且能有效加强市政管线的安全布设。目前综合管廊有全现浇、叠合拼装与全预制拼装三种形式。传统全现浇式综合管廊需要在现场进行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拆模板等工序,而且底板、侧墙、顶板需要分别浇筑,施工工期长,工序复杂,混凝土容易振捣不密实,表面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影响结构质量及防水效果,往往需要处理方能使用。混凝土现场养护条件较差,材料消耗量大,施工效率低下,基坑开挖量大,两侧留有足够施工操作空间,占用场地广。施工进度还会受到天气因素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包括:外预制层、内预制层和中部的暗柱;/n所述外预制层、内预制层和暗柱通过浇混凝土与钢筋骨架连成一体;/n所述内预制层、外预制层中间预留有侧墙空腔,所述内预制层和外预制层通过侧墙空腔内的混凝土暗柱连接成一体;/n所述暗柱内布设有暗柱箍筋,所述暗柱箍筋与内预制层、外预制层的闭合环形钢筋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包括:外预制层、内预制层和中部的暗柱;
所述外预制层、内预制层和暗柱通过浇混凝土与钢筋骨架连成一体;
所述内预制层、外预制层中间预留有侧墙空腔,所述内预制层和外预制层通过侧墙空腔内的混凝土暗柱连接成一体;
所述暗柱内布设有暗柱箍筋,所述暗柱箍筋与内预制层、外预制层的闭合环形钢筋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预制层、外预制层内部均埋有钢筋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外预制层的厚度厚于内预制层20mm,内预制层高度与中部暗柱的高度一致,短于外预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环形钢筋纵向埋设在内预制层、外预制层的顶部与底部,闭合钢筋的纵方向上内侧绑扎有分布钢筋、暗柱箍筋,形成钢筋骨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柱位置埋设有供支撑斜杆固定、调节的预埋螺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空腔内壁设置有粗糙面、剪力钉或钢筋头等增强叠合面抗剪的构造措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预制层与暗柱埋有支架槽,供后期管线支架的安装提供预埋紧固装置;暗柱与内预制层顶、底部均预埋有吊环。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暗柱双面叠合管廊侧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祚财,黄强,阙云,陈海涛,林财强,黄兰兰,林炜超,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