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3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其支模体系包括:围设于待施工所述基础底板外侧的模板,所述模板和土方基坑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支撑间隙;位于所述支撑间隙内的配重块,每侧所述模板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模板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向支撑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模板之间的多个横向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砼预制配重块,均匀的将侧向荷载加载到了侧面的土方基坑的侧壁上,避免因为钢管或可调顶托直接作用在土方基坑的侧壁上而产生的局部土体凹陷,使模板发生局部倾斜,从而致使基础底板侧面平整度达不到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基础底板是必须使用单侧模板支撑的典型构件,且背部没有足够坚固的拉结点。对于超厚模板,且成型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不得不使用钢砼挡墙或重型模板体系作为支撑,成本非常高且占用关键线路工期。现有的方案主要有两种:挡土墙单侧模板和重型支撑单侧模板。对于挡土墙单侧模板方案,一方面无法周转导致成本较高,另外在制作挡土墙的过程中影响底板钢筋绑扎,影响工期;对于重型支撑单侧模板方案,一方面由于扩大垫层造成混凝土量、土方开挖量、工期均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上述增加的量以及侧面的斜向撑杆均为不可周转材料,一次投入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节约成本,还可以保证底板的成型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应用于设于土方基坑内基础底板的浇筑,单侧支模体系包括:围设于待施工所述基础底板外侧的模板,所述模板和土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应用于设于土方基坑内基础底板的浇筑,其特征在于,单侧支模体系包括:/n围设于待施工所述基础底板外侧的模板,所述模板和土方基坑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支撑间隙;/n位于所述支撑间隙内的配重块,每侧所述模板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配重块;/n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模板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向支撑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模板之间的多个横向撑杆;以及/n供所述横向撑杆抵靠的转换组件,安装于所述横向撑杆和所述模板之间,所述转换组件上形成有均匀布设于所述模板上的支撑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应用于设于土方基坑内基础底板的浇筑,其特征在于,单侧支模体系包括:
围设于待施工所述基础底板外侧的模板,所述模板和土方基坑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支撑间隙;
位于所述支撑间隙内的配重块,每侧所述模板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配重块;
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模板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横向支撑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模板之间的多个横向撑杆;以及
供所述横向撑杆抵靠的转换组件,安装于所述横向撑杆和所述模板之间,所述转换组件上形成有均匀布设于所述模板上的支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配重块上至少设有呈两列两行设置的多个所述横向撑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模板对应的多个所述配重块上安装的每行所述横向撑杆之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纵杆,每个所述配重块上安装的每列所述横向撑杆之间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立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土方基坑的侧壁之间填设有砂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砼块,所述砼块上端设有至少两个吊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的单侧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超张双龙于存海吴量朱国校孙佩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