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峰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3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7
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L形钢筋和U形钢筋可以加强浇筑后叠合墙的强度,强度不仅包括拉伸强度,还包括剪切强度,通过凹槽和凸槽的相互嵌合以及形钢筋的相互连接使叠合墙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了大大提高,再结合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使叠合墙的防水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了叠合墙的使用寿命,相比传统的叠合墙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节省了施工时间,避免了人为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更加简练,能够在地下车站、地下楼宇以及隧道工程甚至其它有防水要求的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是目前解决或提高叠合墙整体强度和防水等级的有效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结构施工
,尤其涉及到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施工中,通过围护结构内部横向预埋的数个钢筋接驳器与主体结构中钢筋笼的数个横向钢筋相互连接并通过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叠合墙。主体结构通常含有底板、中板及顶板等等,底板与中板以及中板与顶板的四周浇筑有侧墙,底板、中板、顶板以及侧墙中均含有绑扎的钢筋层。围护结构中含有钢筋笼,钢筋笼中有数排的竖筋、横筋及钩筋,在横筋上绑扎有钢筋接驳器,绑扎钢筋接驳器的数量与主体结构板的横截面积有关,绑扎钢筋接驳器的位置与主体结构板的横截面积也有关,数个钢筋接驳器的位置正对底板、中板及顶板,问题是:1、当钢筋笼吊装入槽时会刮蹭到钢筋接驳器,造成钢筋接驳器在钢筋笼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甚至脱落;2、当围护结构在连续浇筑中也会造成钢筋接驳器的位置发生改变,也可能产生钢筋接驳器脱落;3、当围护结构在连续浇筑中会触碰钢筋接驳器的保护帽,保护帽脱落会造成钢筋接驳器连接孔堵塞。不论钢筋接驳器的位置发生改变,或是脱落,或是钢筋接驳器连接孔堵塞,都会影响与主体结构中的底板、中板及顶板中的所述钢筋层对接,从而影响叠合墙的强度效果。探讨围护结构中的钢筋笼与主体结构中底板、中板及顶板里的所述钢筋层实施有效对接,解决钢筋接驳器对接存在问题,增强叠合墙的强度及防水效果是本领域共同研究的课题,但截至目前还未见到解决上述原因的研究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通过凹槽和凸槽的相互嵌合以及形钢筋的相互连接使叠合墙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了大大提高,再结合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使叠合墙的防水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了叠合墙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叠合墙由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共同构成,主体结构通常含有底板、中板及顶板等等,底板与中板以及中板与顶板的四周浇筑有侧墙,底板、中板、顶板以及侧墙中均含有绑扎的钢筋层;围护结构中含有钢筋笼,钢筋笼中有数排的竖筋、横筋及钩筋,该施工方法使用到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特征是:①当围护结构开挖支护后,根据主体结构中底板、中板及顶板的相对位置先在围护结构的表面找出与其对应位置,在所述对应位置上水平横向凿除围护结构的保护层形成板凹槽并使其呈条状,其次根据主体结构侧墙浇筑幅段,再在围护结构与所述幅段的对应位置水平横向凿除围护结构的保护层形成侧墙凹槽并使其呈条状,每条板凹槽和每条侧墙凹槽的深度以能见到围护结构中的所述竖筋为止;②将围护结构除凹槽外且与主体结构接触的其余表面进行凿毛施工,所述凿毛施工完成后要对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进行清理,清理时通过高压水枪对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的浮砂和灰尘进行冲刷,高压水枪的压力控制在≥0.1MPa;③所述高压水清理后将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进行自然晾置或是热风处理,自然晾置和热风处理后达到所述接触面无明水即可;④将数条L形钢筋分别焊接在板凹槽内的所述竖筋上,L形钢筋的直径与所述钢筋层中主筋的直径相等;将数条U形钢筋分别焊接在侧墙凹槽内的所述竖筋上,U形钢筋的直径与所述钢筋层中主筋的直径相等,L形钢筋的长度和U形钢筋的长度以满足技术规范中钢筋锚固长度为准,焊接完后及时清除焊渣及渣皮;⑤对所述高压清理后的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侧墙凹槽以及数条L形钢筋和U形钢筋喷涂数道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每道涂层实干后再喷涂下一道涂层,数道涂层的总厚度以2mm为准;上述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下:不透水性≥0.5MPa时60分钟不透水,拉伸强度>1.2MPa,粘结强度>1MPa,加热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50%,碱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50%,浸水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50%,紫外线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60%,耐热性≥100℃时可长期使用且无流淌、滑动、滴落、表面无密集气泡,燃烧性能为B1级,低温柔性φ10mm棒在-20℃时无裂纹,按重量份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与水按1∶1的配比构成;上述喷涂是高压喷涂,高压喷涂时喷枪的压力控制在≥0.15MPa;⑥当上述⑤结束后进行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然后将数条L形钢筋和数条U形钢筋分别焊接在对应所述钢筋层的主筋上,然后进行模板、混凝土浇筑的常规施工,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其部分表面形成与板凹槽和侧墙凹槽相对应的数条凸槽,数条凸槽通过混凝土浇筑紧紧镶嵌在板凹槽和侧墙凹槽内并通过数条L形钢筋和数条U形钢筋使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得到完成贴合,至此完成叠合墙的施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L形钢筋和U形钢筋可以加强浇筑后叠合墙的强度,强度不仅包括拉伸强度,还包括剪切强度。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由于对其性能指标有严格的要求,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配比方式和喷涂方式使叠合墙的防水等级得到大大提高,满足地下工程对叠合墙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极大提高了叠合墙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3、相比传统的叠合墙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节省了施工时间,避免了人为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更加简练,能够在地下车站、地下楼宇以及隧道工程甚至其它有防水要求的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是目前解决或提高叠合墙整体强度和防水等级的有效方法之一。4、本专利技术在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制备出防水涂层,该防水涂层在出现局部渗水时可以实现哪漏哪堵的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也节省了地下工程结构的维修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主要通过叠合墙的连接方式不同于现有地下工程的施工方式,而且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通过凹槽和凸槽的相互嵌合以及形钢筋的相互连接使叠合墙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了大大提高,再结合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使叠合墙的防水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了叠合墙的使用寿命。有关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参见所述技术方案,不另赘述。需要说明如下:一、围护结构保护层的厚度只有约7cm,因此凿出水平方向的凹槽是比较容易的,凹槽凿出后极易暴露出围护结构钢筋笼的竖筋,继续扩展凹槽的深度就为焊接数条L形钢筋和数条U形钢筋提供了极大便利。虽然钢筋的焊接并不是难题,但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还从来没有采取这样的方式,加之L形钢筋和U形钢筋又分别锚固在主体结构中,显然叠合墙的拉伸强度和剪切强度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此外,相比传统技术中钢筋接驳器连接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创造性方面是有突出和实质性改变的。二、本专利技术在围护结构里凿出的数条凹槽均对应于主体结构中的底板、中板及顶板的横截面积,加之主体结构中的侧墙又对应于数条凹槽,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时通过其混凝土浇筑,就会在主体结构表面产生对应的数条凸槽,这也增加了叠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叠合墙由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共同构成,主体结构通常含有底板、中板及顶板等等,底板与中板以及中板与顶板的四周浇筑有侧墙,底板、中板、顶板以及侧墙中均含有绑扎的钢筋层;围护结构中含有钢筋笼,钢筋笼中有数排的竖筋、横筋及钩筋,该施工方法使用到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特征是:/n①当围护结构开挖支护后,根据主体结构中底板、中板及顶板的相对位置先在围护结构的表面找出与其对应位置,在所述对应位置上水平横向凿除围护结构的保护层形成板凹槽并使其呈条状,其次根据主体结构侧墙浇筑幅段,再在围护结构与所述幅段的对应位置水平横向凿除围护结构的保护层形成侧墙凹槽并使其呈条状,每条板凹槽和每条侧墙凹槽的深度以能见到围护结构中的所述竖筋为止;/n②将围护结构除凹槽外且与主体结构接触的其余表面进行凿毛施工,所述凿毛施工完成后要对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进行清理,清理时通过高压水枪对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的浮砂和灰尘进行冲刷,高压水枪的压力控制在≥0.1MPa;/n③所述高压水清理后将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进行自然晾置或是热风处理,自然晾置和热风处理后达到所述接触面无明水即可;/n④将数条L形钢筋分别焊接在板凹槽内的所述竖筋上,L形钢筋的直径与所述钢筋层中主筋的直径相等;将数条U形钢筋分别焊接在侧墙凹槽内的所述竖筋上,U形钢筋的直径与所述钢筋层中主筋的直径相等,L形钢筋的长度和U形钢筋的长度以满足技术规范中钢筋锚固长度为准,焊接完后及时清除焊渣及渣皮;/n⑤对所述高压清理后的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侧墙凹槽以及数条L形钢筋和U形钢筋喷涂数道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每道涂层实干后再喷涂下一道涂层,数道涂层的总厚度以2mm为准;/n上述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下:/n不透水性≥0.5MPa时60分钟不透水,拉伸强度>1.2MPa,粘结强度>1MPa,加热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50%,碱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50%,浸水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50%,紫外线处理的断裂伸长率≥160%,耐热性≥100℃时可长期使用且无流淌、滑动、滴落、表面无密集气泡,燃烧性能为B1级,低温柔性φ10mm棒在-20℃时无裂纹,按重量份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与水按1∶1的配比构成;/n上述喷涂是高压喷涂,高压喷涂时喷枪的压力控制在≥0.15MPa;/n⑥当上述⑤结束后进行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然后将数条L形钢筋和数条U形钢筋分别焊接在对应所述钢筋层的主筋上,然后进行模板、混凝土浇筑的常规施工,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其部分表面形成与板凹槽和侧墙凹槽相对应的数条凸槽,数条凸槽通过混凝土浇筑紧紧镶嵌在板凹槽和侧墙凹槽内并通过数条L形钢筋和数条U形钢筋使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得到完成贴合,至此完成叠合墙的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焊接钢筋增强叠合墙强度及防水的施工方法,叠合墙由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共同构成,主体结构通常含有底板、中板及顶板等等,底板与中板以及中板与顶板的四周浇筑有侧墙,底板、中板、顶板以及侧墙中均含有绑扎的钢筋层;围护结构中含有钢筋笼,钢筋笼中有数排的竖筋、横筋及钩筋,该施工方法使用到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特征是:
①当围护结构开挖支护后,根据主体结构中底板、中板及顶板的相对位置先在围护结构的表面找出与其对应位置,在所述对应位置上水平横向凿除围护结构的保护层形成板凹槽并使其呈条状,其次根据主体结构侧墙浇筑幅段,再在围护结构与所述幅段的对应位置水平横向凿除围护结构的保护层形成侧墙凹槽并使其呈条状,每条板凹槽和每条侧墙凹槽的深度以能见到围护结构中的所述竖筋为止;
②将围护结构除凹槽外且与主体结构接触的其余表面进行凿毛施工,所述凿毛施工完成后要对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进行清理,清理时通过高压水枪对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的浮砂和灰尘进行冲刷,高压水枪的压力控制在≥0.1MPa;
③所述高压水清理后将所述其余表面、板凹槽及侧墙凹槽进行自然晾置或是热风处理,自然晾置和热风处理后达到所述接触面无明水即可;
④将数条L形钢筋分别焊接在板凹槽内的所述竖筋上,L形钢筋的直径与所述钢筋层中主筋的直径相等;将数条U形钢筋分别焊接在侧墙凹槽内的所述竖筋上,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峰魏征王丹丹傅承诚郭中光马建崔信为陈玉起汪锋宋传辉兰红斌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何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