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13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0:对垃圾渗滤液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处理;步骤S20: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步骤S30: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步骤S40:将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碳化热解,并将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3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采用碟管式反渗透,不依赖预处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通过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能够进一步的浓缩垃圾渗滤液,减少垃圾渗滤液的量,保证设备连续稳定运行;通过碳化热解的处理,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处理,碳化热解后的烟气用于对为垃圾渗滤液提供热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间接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复杂有机废水,其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垃圾渗滤液随季节变化幅度大、变化规律复杂,处理难度大。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典型代表工艺为“膜生物反应器(MBR)+双膜法(NF/RO)”组合工艺,实现出水达标外排,相应的膜浓缩液回灌至填埋库区。在现有技术中,产生的膜浓缩液需要回灌至填埋库区,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膜浓缩液的长期回灌导致堆体盐分和COD的累积,富集的盐分会在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管道内结垢并不断附着微生物,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填埋场导流管堵塞报废;同时富集的盐分会导致渗滤液电导率显著增加,导致膜产水量降低,过高的电导率甚至能导致膜过滤失效,出水的水质难以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0:对垃圾渗滤液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处理;步骤S20: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步骤S30: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步骤S40:将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碳化热解,并将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3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进一步地,步骤S30包括:步骤S31:采用导热油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第一次蒸发;步骤S32:利用第一次蒸发后的蒸汽对第一次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第二次蒸发。进一步地,在步骤S31中,导热油进入蒸发器的温度为H,170℃≤H≤210℃。进一步地,在步骤S31中,控制第一次蒸发的蒸发量为70%至80%,在步骤S32中,控制第二次蒸发的蒸发量为20%至30%。进一步地,步骤S30还包括:步骤S33:对第二次蒸发后的蒸汽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步骤S34:排出冷凝水。进一步地,步骤S40中,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用于对步骤S31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在步骤S40中,步骤S30蒸发后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2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进一步地,对用于步骤S2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后的烟气进行尾气处理。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有如下技术效果:一、采用碟管式反渗透,不依赖预处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通过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能够进一步的浓缩垃圾渗滤液,减少垃圾渗滤液的量,保证设备连续稳定运行;通过碳化热解的处理,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处理,碳化热解后的烟气用于对为垃圾渗滤液提供热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间接的降低了成本。二、分两次为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能够提高蒸发量,进一步的浓缩垃圾渗滤液,同时第二次蒸发利用第一次蒸发剩余的蒸汽,提高了热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三、烟气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油后,烟气的温度会降低,此时利用低温的烟气对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充分回收利用热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2为图1中步骤S30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示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如图1至图3所示,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0:对垃圾渗滤液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处理;步骤S20: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步骤S30: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步骤S40:将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碳化热解,并将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3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本实施例中,采用碟管式反渗透,不依赖预处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通过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能够进一步的浓缩垃圾渗滤液,减少垃圾渗滤液的量,保证设备连续稳定运行;通过碳化热解的处理,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零排放处理,碳化热解后的烟气用于对为垃圾渗滤液提供热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间接的降低了成本。如图2所示,步骤S30包括:步骤S31:采用导热油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第一次蒸发;步骤S32:利用第一次蒸发后的蒸汽对第一次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第二次蒸发。其中,在步骤S31中,导热油进入蒸发器的温度为H,170℃≤H≤210℃。控制第一次蒸发的蒸发量为70%至80%,在步骤S32中,控制第二次蒸发的蒸发量为20%至30%。本实施例中,控制第一次蒸发的蒸发量为75%左右,第二次蒸发的蒸发量为25%。考虑到导热油的热量由垃圾碳化热解的烟气提供,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在170℃至210℃即可。如图2所示,步骤S30还包括:步骤S33:对第二次蒸发后的蒸汽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步骤S34:排出冷凝水。如图2和图3所示,蒸发器需要定时清洗,以减小结垢对蒸发器蒸发效率、稳定运行的影响。如图3所示,步骤S40中,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用于对步骤S31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为垃圾渗滤液的蒸发提供热源,碳化热解后的烟气为导热油提供热量,导热油通过换热器与烟气循环置换热量。经循环泵输送给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后,低温导热油在回到换热器循环使用。如图3所示,在步骤S40中,步骤S30蒸发后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2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处理后的烟气进行尾气处理。烟气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油后,烟气的温度会降低,此时利用低温的烟气对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充分回收热能。尾气处理针对热解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通过设置喷淋洗涤、活性炭吸附、引风机、排烟筒等,以实现尾气达标外排。如图3所示,碳化热解采用的是多腔室、固定床、连续式垃圾碳化热解成套设备。经过蒸发减量后的浓缩液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混合料在碳化热解装置中进行绝氧高温碳化热解。碳化热解后的烟气回收为垃圾渗滤液蒸发提供热源;热解炭可以作为尾气处理吸附剂或作为商品外售。需要注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0:对垃圾渗滤液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处理;/n步骤S20: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n步骤S30: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n步骤S40:将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碳化热解,并将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3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对垃圾渗滤液采用碟管式反渗透进行处理;
步骤S20: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热处理;
步骤S30:对预热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
步骤S40:将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碳化热解,并将碳化热解排出的烟气热量用于步骤S30中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采用导热油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第一次蒸发;
步骤S32:利用第一次蒸发后的蒸汽对第一次蒸发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第二次蒸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1中,所述导热油进入蒸发器的温度为H,170℃≤H≤2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雷杜学谦王金豹史宗方吕勃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璟航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