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85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囊翻身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两个肩部气囊和两个腿部气囊,所述两个肩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一端,所述两个腿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另一端,所述两个肩部气囊并列设置,所述两个腿部气囊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囊翻身床,解决了卧床病人翻身难坐起难的问题,同时使得臀部悬空,起到对臀部减压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翻身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气囊翻身床。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里用的护理床垫一般包括主体层和棉布层,主体层上面设有棉布层,这种床垫适用于能方便上下床的患者,而且透气性和散热性差,致使患者血液循环不够畅通,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及术后需要卧床的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不能活动等因素,患者会感到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严重者会产生褥疮,对于要求卧床及高体重患者来说,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尤其对于刚做完手术的患者,翻身会增加伤口疼痛。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患者翻身且舒适的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翻身床,解决了卧床病人翻身难坐起难的问题,同时使得臀部悬空,起到对臀部减压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囊翻身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两个肩部气囊和两个腿部气囊,所述两个肩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一端,所述两个腿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另一端,所述两个肩部气囊并列设置,所述两个腿部气囊并列设置。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多个相通的充气棒,所述多个充气棒并列设置。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多个相通的充气棒,所述多个充气棒呈“井”字形布置。优选地,所述两个肩部气囊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优选地,所述两个腿部气囊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优选地,还包括气泵,所述气囊通过通气管与气泵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充气棒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凹”形,其中所述充气棒凹进去的一面位于所述床垫的用于支撑人体的一面。优选地,所述充气棒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凸”形,其中所述充气棒的凸出来的一面位于所述床垫的用于支撑人体的一面。本技术通过肩部气囊和腿部气囊的气压变化实现病人的左右翻身或坐起,解决了卧床病人翻身难坐起难的问题,特别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同时,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能极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两个肩部气囊和两个腿部气囊的设置使得臀部悬空,起到对臀部减压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囊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囊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的充气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形的充气棒的结构示意图。1-床垫;2-肩部气囊,3-腿部气囊,4-充气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囊翻身床,包括床体,床体上设置有床垫1,床垫1内设置有气囊,气囊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两个肩部气囊2和两个腿部气囊3,两个肩部气囊2间隔设于床垫1的一端,两个腿部气囊3间隔设于床垫1的另一端,两个肩部气囊2并列设置,两个腿部气囊3并列设置。本技术通过肩部气囊2和腿部气囊3的气压变化实现病人的左右翻身或坐起,解决了卧床病人翻身难喝坐起难的问题,特别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同时,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能极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两个肩部气囊2和两个腿部气囊3的设置使得臀部悬空,起到对臀部减压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气囊包括多个相通的充气棒4,多个充气棒4并列设置。多个充气棒4的设置使得人体与气囊之间为局部接触,充气棒4之间的间隔有空气流通,使人背部保持清爽,减轻了卧床患者的身体不适,预防了压疮的产生,提高了卧床患者的舒适感。作为另一个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气囊包括多个相通的充气棒4,多个充气棒4呈“井”字形布置。呈“井”字形布置的充气棒4在很好地支撑患者的同时,使得人体与气囊之间为局部接触,充气棒4之间的间隔有空气流通,使人背部保持清爽,减轻了卧床患者的身体不适,预防了压疮的产生,提高了卧床患者的舒适感。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两个肩部气囊2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两个腿部气囊3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另个肩部气囊2以及两个腿部气囊3的大小形状相同,可以使得患者躺着时受压面积一致,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还包括气泵,气囊通过通气管与气泵密封连接。其中,控制气泵给气囊充气。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如图3所示,充气棒4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凹”形,其中充气棒4凹进去的一面位于床垫1的用于支撑人体的一面。充气棒4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凹”形时,凹形开口能形成间隔,间隔有空气流通,使人背部保持清爽,减轻了卧床患者的身体不适,预防了压疮的产生,提高了卧床患者的舒适感。优选的,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翻身床,充气棒4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凸”形,其中充气棒4的凸出来的一面位于床垫1的用于支撑人体的一面。充气棒4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凸”形时,充气棒4与充气棒4之间能形成间隔,间隔有空气流通,使人背部保持清爽,减轻了卧床患者的身体不适,预防了压疮的产生,提高了卧床患者的舒适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翻身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两个肩部气囊和两个腿部气囊,所述两个肩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一端,所述两个腿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另一端,所述两个肩部气囊并列设置,所述两个腿部气囊并列设置;所述气囊包括多个相通的充气棒,所述多个充气棒并列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翻身床,包括床体,其特征在于,床体上设置有床垫,床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两个肩部气囊和两个腿部气囊,所述两个肩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一端,所述两个腿部气囊间隔设于所述床垫的另一端,所述两个肩部气囊并列设置,所述两个腿部气囊并列设置;所述气囊包括多个相通的充气棒,所述多个充气棒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充气棒呈“井”字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肩部气囊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