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褥耐洗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46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一种防褥耐洗床垫,具有一表布层、一中间层与一底布层;其中表布层为透气散热层,透气散热层由20~9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65~0.90%、硅氧化物粉末0.20~0.30%与聚酯98.8~99.15%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导热透气功用,使表布层与人体相接触;其中底布层为蓄热保温层,蓄热保温层由含有20~9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2%与聚酯98~99%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且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用;借中间层使表布层与底布层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熟成技术胶合成为一体,使表布层与底布层不会产生分离且加强两层间的导热散热效果,便能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仍不会剥离,提供给长期卧床者作为防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褥耐洗床垫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耐用床垫,特别是指一种防褥耐洗床垫。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褥床垫,是运用含有远红外线物质的矿石或金属颗粒,固定于布料上面。这样的产品会因为使用者的接触磨擦以及洗涤时的化学清洁剂的作用和摩擦,造成该物质脱落失去原有功效,因为不耐水洗,产品会随着洗涤次数增加,使功效不断递减,乃至于失去原有宣称的效能。另有一种:基本上有一层含有促进循环的远红外线物质的涂布布层,因为采用低阶的涂布技术,因不耐水洗,经多次水洗之后,其功能物质消失殆尽,此类产品耐用性欠佳。再有另一种:使采用天然矿物粉末运用不织布喷绒技术,另外用两层布料将喷绒不织布夹于两层布料中间,再采用大间隙点状车缝加工车缝固定,此类产品因不耐水洗,经多次水洗之后,三层布料容易脱线分离,所以此类产品耐用性欠佳,使用者的消费成本价值高昂。于是,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专利技术人乃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使用上易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褥耐洗床垫,以去除现有的技术如:颗粒固定、涂布加工、车缝固定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上层透气布料以及下层导热散热、蓄热保暖以防止因长期卧床,所产生的体热造成褥疮,且因无车缝能直接水洗,以提供本专利技术清洁洗涤的必需。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为:其中表布层为透气散热层,透气散热层由20~9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65~0.90%与硅氧化物粉末0.20~0.30%与聚酯98.8~99.15%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导热透气功用,使表布层与人体相接触;其中底布层为蓄热保温层,蓄热保温层由20~9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2%与聚酯98~99%混合抽制的纱线以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能;借中间层使表布层与底布层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熟成技术胶合成一体,使表布层与底布层不会因洗涤产生剥离,且加强了两层间的导热散热效果,即使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也不会剥离,提供给长期卧床者作为防褥使用。进一步的,表布层为透气散热层,透气散热层由30-8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85%与硅氧化物粉末0.25%与聚酯89.9%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冰凉透气功能,使表布层与人体相接触;其中底布层由30-8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与聚酯99%混合抽制的抽制的纱线以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所立体织造而成且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能;借中间层使表布层与底布层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熟成技术接合成一体,使表布层与底布层不会产生剥离功用且加强两层间的散热效果,便能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不会剥离,提供给长期卧床者作为防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图中圈部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数据结果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结果图。附图标记说明1表布层3中间层2底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褥耐洗床垫,具有表布层1为透气散热层,透气散热层由20~9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65~0.90%与硅氧化物粉末0.20~0.30%与聚酯98.8~99.15%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导热透气功用,使表布层1与人体相接触;其中底布层2为蓄热保温层由20~9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2%与聚酯98~99%混合抽制的纱线以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使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用,本专利技术将具有波长5-14μm的远红外线物质,借中间层3使表布层1与底布层2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48~50小时)熟成技术胶合成一体,如图6所示。使表布层1、底布层2不会产生剥离且能加强两层间的导热散热效果,便能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也不会剥离,提供给长期卧床者作为防褥使用。其中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科技纤维为聚酯纤维(Polyester)当作基材成分,所置入的奈米科技粉体(粒径约20~90nm之间)因完全稳定融合在纤维的内部,不会因水洗次数造成粒子流失或功率衰减。床垫可以直接放置于洗衣机中清洗,清洁保养非常简单容易。其中技术材料:二氧化锆(远红外线)功能粉末,产生共振效果,能够提升血液循环,降低因长期卧床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的褥疮现象。布料织造技术部分:采用立体针织织造技术所织成具有透气及点状接触功用的织物结构,由于特殊的胶合技术能够胶合上、下两层科技布料,不会因洗涤次数而产生剥离,且因为完美结合,具有双倍的热传导功能,使睡眠当中所产生的过热气体,不至于因产生闷热而造成褥疮,能够快速散热,更确保防止褥疮产生。胶合技术:采用弹性科技奈米黏胶,以常温冷贴慢速熟成技术,弹性胶水使布料保持原有的弹性,不会因胶水凝固而变硬而失去弹性。经过长达48~50小时的胶合熟成技术,使奈米胶水完全胶合上、下两层布料,即使长期使用多次水洗,也不会分开剥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防褥耐洗床垫,表布层1为透气散热层,透气散热层由30-8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85%与硅氧化物粉末0.25%与聚酯89.9%混合的织线抽制的织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冰凉透气功能,使表布层1与人体相接触;其中底布层2由30-8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与聚酯99%混合抽制的抽制的纱线以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所立体织造而成且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能;借中间层3使表布层1与底布层2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熟成技术接合成一体,使表布层1与底布层2不会产生剥离功用且加强两层间的散热效果,便能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不会剥离,提供给长期卧床者作为防褥使用。并参照《CAS115-2005保健功能纺织品》对本专利技术布料进行实测:法向发射率(放射率)达0.89,测试结果如下表:将本专利技术在如下实验环境中进行评测,1、测试温度34℃,2、量测波长范围5-14μm,3、量测仪器:Model-EMS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同时在环境辐射背景值:0.10-0.11μSv/h,本专利技术表面加马辐射剂量率:0.10-0.11μSv/h下,使用纯锗侦检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注:MDA为仪器最低可测活度,<MDA值表示该次计测没有测得含有该核种。同时用家用洗衣机对本专利技术以及现有的产品以及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洗,以洗净脱水、烘干为1次,测试结果如下表:综上所述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运用特殊设计的表布层与特殊的底布层,以及特殊胶合之中间层以产生耐水洗不容易剥离表布层与底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褥耐洗床垫,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表布层与一中间层与一底布层,其中一表布层为透气散热层由20~9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65~0.90 %、硅氧化物粉末0.20~0.30 %与聚酯98.8~99.15%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导热透气功用,使表布层与人体相接触;其中一底布层为蓄热保温层,由20~9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2%与聚酯98~99%混合抽制的纱线以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使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用同时将具有远红外线的物质,借一中间层使表布层与底布层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熟成技术胶合成一体,使表布层与底布层不会产生剥离且能加强两层间的导热散热效果,便于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也不会剥离,提供给长期卧床者作为防褥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褥耐洗床垫,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表布层与一中间层与一底布层,其中一表布层为透气散热层由20~90nm奈米级的插层式云母0.65~0.90%、硅氧化物粉末0.20~0.30%与聚酯98.8~99.15%混合抽制的纱线经立体网点织法织成,且具有导热透气功用,使表布层与人体相接触;其中一底布层为蓄热保温层,由20~90nm奈米级的二氧化锆粉末1~2%与聚酯98~99%混合抽制的纱线以精致刷毛及摇粒处理,使具有远红外线蓄热保暖功用同时将具有远红外线的物质,借一中间层使表布层与底布层间被具长久黏着性的弹性黏胶,经过常温长时间熟成技术胶合成一体,使表布层与底布层不会产生剥离且能加强两层间的导热散热效果,便于多次于洗衣机中清洗后也不会剥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钦明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