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75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加工步骤:①、加工型芯预制件;②、型芯预制件开槽;③、卷绕铜管;④、固定螺旋铜管;⑤、浇注低熔点合金。通过在型芯中开凹槽,再将螺旋铜管放置在凹槽中,并通过低熔点合金将型芯与螺旋铜管浇注为一体,螺旋铜管的管身与型芯内壁之间的间距一致,在通入冷却水后,冷却水中的冷媒传递至型芯各个位置的速度快且均匀,使型芯的各个部位冷却均匀,而型芯将冷媒均匀的传递至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上,使塑料件的各个部位能均匀、快速的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这样塑料件能提前定型并顶出脱模,从而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注塑模具中,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通常需要在模具合模状态经过冷却定型后,才能将其顶出脱模。冷却定型则需要在型芯和型腔中开冷却水路,通过在冷却水路中循环冷却水,使型芯和型腔冷却,型芯和型腔将冷媒传递至塑料件,使塑料件得以冷却。已有型芯中的冷却水路结构,通常是在型芯中开有轴向的冷却水孔,在冷却水孔中设置一个片状的分水片或是螺旋型的分水片,通过分水片对冷却水孔分隔,实现循环流动,该结构存在的缺点是:冷却水的分布不均匀,导致冷却效果差,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冷却水路分布均匀,冷却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提高模具生产效率的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加工步骤:①、加工型芯预制件:采用数控铣床,取钢材加工得到型芯预制件,型芯预制件的底部有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加工步骤:/n①、加工型芯预制件:采用数控铣床,取钢材加工得到型芯预制件(1),型芯预制件的底部有支撑座(2);/n②、型芯预制件开槽:采用数控铣床,在型芯预制件(1)的底部铣出凹槽(3),并在支撑座(2)的下端铣出左开口槽(4)和右开口槽(5),左、右开口槽与凹槽相通,得到型芯(6);/n③、卷绕铜管:采用专用工装,在工装表面制有螺旋槽,取铜管,通过手工将铜管沿着工装表面的螺旋槽卷绕,得到螺旋铜管(7),螺旋铜管的一头为水平的进水管(8),另一头为水平的出水管(9);/n④、固定螺旋铜管(7):取2—4根固定条(10),固定条...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深腔型芯内置式螺旋铜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①、加工型芯预制件:采用数控铣床,取钢材加工得到型芯预制件(1),型芯预制件的底部有支撑座(2);
②、型芯预制件开槽:采用数控铣床,在型芯预制件(1)的底部铣出凹槽(3),并在支撑座(2)的下端铣出左开口槽(4)和右开口槽(5),左、右开口槽与凹槽相通,得到型芯(6);
③、卷绕铜管:采用专用工装,在工装表面制有螺旋槽,取铜管,通过手工将铜管沿着工装表面的螺旋槽卷绕,得到螺旋铜管(7),螺旋铜管的一头为水平的进水管(8),另一头为水平的出水管(9);
④、固定螺旋铜管(7):取2—4根固定条(10),固定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过江维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