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6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包括:污水分离模块、水过滤模块、水储存模块以及污泥模块;污水分离模块分别与水过滤模块、污泥模块连通,水过滤模块与水储存模块连接;水过滤模块包括抽吸泵、过滤箱,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箱盖,过滤箱内设置有内过滤模块,过滤箱的左端通过抽吸泵与污水分离模块连通,过滤箱的右端与水储存模块连通。该设备主要包括污水分离模块、水过滤模块、水储存模块以及污泥模块,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设备整体结构简便,成本低,进而也使得管理成本优于传统技术,再者,污水分离模块、水过滤模块对水体处理,无化学试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的水质稳定可以较好地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水污染的现象大量存在,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水污染日益凸显,己经成为影响我国水安全的最突出因素,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现有的生态景观水体净化装置虽种类繁多,但是运行成本和后期维护的成本都偏高,水污染虽然得到一定的治理,但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包括:污水分离模块、水过滤模块、水储存模块以及污泥模块;所述污水分离模块分别与所述水过滤模块、所述污泥模块连通,所述水过滤模块与所述水储存模块连接;所述水过滤模块包括抽吸泵、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箱盖,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内过滤模块,所述过滤箱的左端通过所述抽吸泵与所述污水分离模块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右端与所述水储存模块连通。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过滤模块由左至右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包括第一框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内的过滤网层,所述第二过滤板包括第二框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内的聚丙烯纤维滤层,所述第三过滤板包括第三框体、设置在所述第三框体内的活性炭滤层;所述过滤箱的前内壁、后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框体对应的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框体对应的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框体对应的第三滑槽。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污水分离模块包括分离箱、转动杆组、平置滤板、上清洗机构以及下清洗机构,所述转动杆组设置在所述分离箱的内顶面,所述平置滤板设置在所述分离箱内并位于所述转动杆组的下方,所述上清洗机构、所述下清洗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分离箱,所述上清洗机构位于所述平置滤板的上方,所述下清洗机构位于所述平置滤板的下方,所述上清洗机构、所述下清洗机构均与所述水储存模块连通,并用于清洗所述平置滤板。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上清洗机构包括平置电动伸缩杆、清洗板、多个清洗喷头,所述平置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分离箱的左内壁上,所述清洗板设置在所述平置电动伸缩杆的右端,多个所述清洗喷头均设在所述清洗板上,所述清洗喷头与所述水储存模块连通。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抽吸泵箱,所述抽吸泵设置在所述抽吸泵箱内,所述抽吸泵箱设置在承载架上,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多个挂板,所述抽吸泵箱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上并与多个所述挂板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挂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槽,所述竖直槽的槽口设置有竖直槽板,所述竖直槽内设置有伸缩模块、平移模块,所述伸缩模块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上承载板、下承载板、上蜗杆、下蜗杆、涡轮以及马达,所述第一竖直杆设置在所述竖直槽的内顶面上,所述上承载板滑动地套在所述第一竖直杆上,所述上承载板内设置有上插孔,所述下蜗杆设置在所述上承载板上,所述第二竖直杆设置在所述竖直槽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第一竖直杆对应,所述下承载板滑动地套在所述第二竖直杆上,所述下承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蜗杆对应的下插孔,所述上蜗杆设置在所述下承载板上并与所述上插孔对应,所述马达与所述竖直槽的内壁连接并位于所述下蜗杆的一侧,所述涡轮与所述马达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涡轮位于所述上蜗杆、所述下蜗杆之间;所述平移模块包括上斜向杆、下斜向杆、竖直平移板、两个第一弹簧以及两个T型杆,所述竖直平移板通过所述上斜向杆与所述上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竖直平移板通过所述下斜向杆与所述下承载板活动连接,所述竖直平移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T型槽,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T型杆的内端位于所述T型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T型杆的外端穿过所述竖直槽板上的第一过孔并延伸至所述抽吸泵箱上的第一盲孔内。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承载架包括第一平置板、第二平置板、第三平置板、第四平置板以及弹性垫块,所述第二平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上,所述第三平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上,所述第三平置板上设置有第一上凹槽,所述弹性垫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凹槽内,所述第四平置板设置在所述弹性垫块上,所述抽吸泵箱设置在所述第四平置板上;所述第二平置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凹槽,所述第一侧凹槽内设置有竖直垫板、第一阻尼模块,所述竖直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凹槽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阻尼模块设置在所述竖直垫板的外侧,所述第一阻尼模块包括阻尼框体、阻尼板,所述阻尼板设置在所述阻尼框体内,所述第三平置板的下表面设置多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凹槽对应的第二侧凹槽,所述第二侧凹槽内连接有第二阻尼模块,所述第二阻尼模块包括阻尼块、第二平置连杆,所述限位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侧凹槽连通的平置孔,所述第二平置连杆穿设在所述平置孔与所述阻尼块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侧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侧凹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阻尼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另一端位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内。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四平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上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设置有承载圈,所述承载圈上连接有第五平置板,所述第五平置板上承载所述抽吸泵箱,所述第五平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T型孔,并通过竖直连杆与所述第二上凹槽的内底面连接,所述竖直连杆穿设在所述T型孔内。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平置板、所述第四平置板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延长板、下延长板、竖直夹杆、上连接筒以及下连接筒,所述上延长板与所述第一平置板连接,所述上延长板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夹槽,所述下延长板与所述第四平置板连接,所述下延长板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夹槽,所述上连接筒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槽连接的第一夹块,所述下连接筒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槽连接的第二夹块,所述竖直夹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上连接筒内,并与所述上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竖直夹杆的下端螺接在所述下连接筒内。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用于对生态景观水体的处理,该设备主要包括污水分离模块、水过滤模块、水储存模块以及污泥模块,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设备整体结构简便,成本低,进而也使得管理成本优于传统技术,再者,污水分离模块、水过滤模块对水体处理,无化学试剂,不产生二次污染,这样处理的水质稳定,可以较好地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污水分离模块(1)、水过滤模块(2)、水储存模块(3)以及污泥模块(4);/n所述污水分离模块(1)分别与所述水过滤模块(2)、所述污泥模块(3)连通,所述水过滤模块(2)与所述水储存模块(3)连接;/n所述水过滤模块(2)包括抽吸泵(21)、过滤箱(22),所述过滤箱(22)的上端设置有箱盖,所述过滤箱(22)内设置有内过滤模块(23),所述过滤箱(23)的左端通过所述抽吸泵(21)与所述污水分离模块(1)连通,所述过滤箱(22)的右端与所述水储存模块(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分离模块(1)、水过滤模块(2)、水储存模块(3)以及污泥模块(4);
所述污水分离模块(1)分别与所述水过滤模块(2)、所述污泥模块(3)连通,所述水过滤模块(2)与所述水储存模块(3)连接;
所述水过滤模块(2)包括抽吸泵(21)、过滤箱(22),所述过滤箱(22)的上端设置有箱盖,所述过滤箱(22)内设置有内过滤模块(23),所述过滤箱(23)的左端通过所述抽吸泵(21)与所述污水分离模块(1)连通,所述过滤箱(22)的右端与所述水储存模块(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滤模块(23)由左至右包括第一过滤板(24)、第二过滤板(25)、第三过滤板(26),所述第一过滤板(24)包括第一框体(241)、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241)内的过滤网层(242),所述第二过滤板(25)包括第二框体(251)、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251)内的聚丙烯纤维滤层(252),所述第三过滤板(26)包括第三框体(261)、设置在所述第三框体(261)内的活性炭滤层(262);
所述过滤箱(22)的前内壁、后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框体(241)对应的第一滑槽(221)、与所述第二框体(251)对应的第二滑槽(222)、与所述第三框体(261)对应的第三滑槽(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离模块(1)包括分离箱(11)、转动杆组(12)、平置滤板(13)、上清洗机构(14)以及下清洗机构(15),所述转动杆组(12)设置在所述分离箱(11)的内顶面,所述平置滤板(13)设置在所述分离箱(11)内并位于所述转动杆组(12)的下方,所述上清洗机构(14)、所述下清洗机构(15)均设置在所述分离箱(11),所述上清洗机构(14)位于所述平置滤板(13)的上方,所述下清洗机构(15)位于所述平置滤板(13)的下方,所述上清洗机构(14)、所述下清洗机构(15)均与所述水储存模块(3)连通,并用于清洗所述平置滤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洗机构(14)包括平置电动伸缩杆(141)、清洗板(142)、多个清洗喷头(143),所述平置电动伸缩杆(141)设置在所述分离箱(11)的左内壁上,所述清洗板(142)设置在所述平置电动伸缩杆(141)的右端,多个所述清洗喷头(143)均设在所述清洗板(142)上,所述清洗喷头(143)与所述水储存模块(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泵箱(5),所述抽吸泵(21)设置在所述抽吸泵箱(5)内,所述抽吸泵箱(5)设置在承载架(6)上,所述承载架(6)上设置有多个挂板(7),所述抽吸泵箱(5)设置在所述承载架(6)上并与多个所述挂板(7)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景观水体专用水处理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槽(701),所述竖直槽(701)的槽口设置有竖直槽板(702),所述竖直槽(701)内设置有伸缩模块、平移模块,所述伸缩模块包括第一竖直杆(703)、第二竖直杆(704)、上承载板(705)、下承载板(706)、上蜗杆(707)、下蜗杆(708)、涡轮(709)以及马达(710),所述第一竖直杆(703)设置在所述竖直槽(701)的内顶面上,所述上承载板(705)滑动地套在所述第一竖直杆(703)上,所述上承载板(705)内设置有上插孔(712),所述下蜗杆(708)设置在所述上承载板(705)上,所述第二竖直杆(704)设置在所述竖直槽(701)的内底面上并与所述第一竖直杆(703)对应,所述下承载板(706)滑动地套在所述第二竖直杆(704)上,所述下承载板(706)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蜗杆(708)对应的下插孔(711),所述上蜗杆(707)设置在所述下承载板(706)上并与所述上插孔(712)对应,所述马达(710)与所述竖直槽(701)的内壁连接并位于所述下蜗杆(708)的一侧,所述涡轮(709)与所述马达(710)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敏赵兴元乌伟朱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