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光纤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48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根带状光缆,其包括:    多根彼此平行设置的光纤且每根所述光纤都与一根相邻的光纤毗连,所述每根光纤包括外包层和从该外包层伸出的导纤,所述导纤的所述伸出的部分包括与所述外包层靠近且具有一个端面的一根单模光纤,以及一根熔至所属单模光纤端面的缓变折射率光纤;     形成为一个倾斜表面的所述各导纤的一个端面,其相对于与所述导纤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倾斜;    一个与所述导纤的各端面彼此垂直的所述带状光缆的平面,并且所述带状光缆的平面与所述端面的相交线相对于所述导纤的所述光轴成θ角。(*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和用于形成光纤的方法,并且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具有扁平带状外形、包括多根光纤的光缆的方法,这些光纤相互平行并相互毗连,以下将此光缆称为“带状光缆”;本专利技术还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或形成此类带状光纤的光纤端面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图4(a)和图4(b)为描述传统的带状光缆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和侧视图,其中多根光纤彼此平行排列,并且这些光纤每根都毗连于一根相邻的光纤。每根光纤包括一根导纤12(光纤包括纤芯部分和包层部分,以下总称为“导纤”)和包住导纤12的外包层14。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带状光缆10起到准直管的作用,其从导纤12的端面放射出平行的光通量。另外,具有一定长度的“缓变折射率光纤”(GI光纤)12b熔接至导纤12(为单模光纤12a)的端面。此类传统的带状光缆公开于,比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文献4-25805和6-186501中。光缆作为准直管时,为了减少在导纤的端部的回光损失,导纤12的端面相对光轴形成一个倾斜表面12c。在此带状光缆10中,导纤12的端面12c为相对于带状光缆10所处平面向下倾斜的平面。换言之,导纤12发射的光沿(向上)的方向传播通过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岩昭彦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