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茎叶多酚及其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茎叶多酚及其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IpomoeabatatasLam.)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一年或多年蔓生草本植物,又称红薯、番薯、白薯、山芋、红芋、地瓜、红苕等。甘薯茎叶是甘薯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一年可收获3-4次,其产量几乎与地下部分相同。甘薯茎叶富含多种营养素,可直接作为新鲜蔬菜食用,还可以作为食品工业的原料加工成各种甜点、饮料、固体饮料和功能性食品。目前,只有少量的甘薯茎叶被当作动物饲料,大部分甘薯茎叶被当作废弃物直接丢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甘薯茎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当数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金属离子螯合活性、抗氧化、抗癌抗突变和抑菌等多种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药品等行业。由于甘薯茎叶多酚类粗提物含有一些杂质,如不溶性固形物、糖和蛋白等,如何得到纯度较高的甘薯茎叶多酚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并且,甘薯茎叶中多酚类物质包括酚酸类和黄酮类两种,单一组分的多酚类物质分子量从100-1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茎叶多酚的提取方法,以乙醇水溶液对甘薯茎叶干粉进行超声浸提;所得提取液经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上清液依次经过孔径为0.22-1.2μm的微滤膜、截留分子量为8-12KDa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400-600Da的纳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茎叶多酚的提取方法,以乙醇水溶液对甘薯茎叶干粉进行超声浸提;所得提取液经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上清液依次经过孔径为0.22-1.2μm的微滤膜、截留分子量为8-12KDa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400-600Da的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的操作压力为0.1-0.1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的操作压力为0.2-0.6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茎叶干粉的粒径为80~100目;
优选地,所述甘薯茎叶干粉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将甘薯茎叶依次经洗净、冷冻干燥、粉碎;
更优选地,所述甘薯茎叶取自甘薯藤蔓顶端10~15cm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0~80%;
和/或,所述甘薯茎叶干粉与所述乙醇水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男,洪晶阳,木泰华,马梦梅,张苗,陈井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