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34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鲜叶;(2)摊晾;(3)萎凋;(4)摇青:将步骤(3)得到的萎调叶先摊晾降至18‑20℃后再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每次摇青完成后均要将茶叶取出进行摊晾静置;得到摇青叶;(5)揉捻;(6)发酵;(7)烘干;(8)提香。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传统红茶加工工艺技术进行了严格合理的技术改进和技术优化,严格控制加工时间、加工温度以及茶叶的含水量,加工出来的茶叶具有香醇鲜爽、滋味醇厚的优点,满足了消费者对红茶的内在品质需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茶叶的品质佳,经济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是世界茶叶消费的主要茶类,因其浓醇鲜爽的品质风格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是一种良好的健康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的不断提升,茶叶香气、口感等内质风味优异与否将成为消费者选择茶类的首要条件。现在随着名优茶产业的兴起及迅速发展,传统茶叶品质评判指标“色、香、味、形”中的“色”“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反而忽略了茶叶“味”“香”的内质要求,导致市面上很多加工出来的红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红茶香醇鲜爽、滋味醇厚的品质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香醇鲜爽、滋味醇厚的红茶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茶叶具有香醇鲜爽、滋味醇厚的优点,满足了消费者对红茶的内在品质需求,而且茶叶的品质佳,经济效益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鲜叶:采摘夏末秋初时1芽3叶的茶鲜叶;(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茶鲜叶放置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3-4厘米,摊凉时间为30-45分钟,得到摊凉叶;(3)萎凋:将步骤(2)得到的摊凉叶放置在温度为26℃的萎凋室内进行自然萎调处理,萎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自然萎凋时间为12-15小时,得到萎调叶;(4)摇青:将步骤(3)得到的萎调叶先摊晾降至18-20℃后再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每次摇青完成后均要将茶叶取出进行摊晾静置,第一次摇青7-8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0r/min,摊晾静置2-2.5小时;第二次摇青9-10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5r/min,摊晾静置2.5-3小时;第三次摇青11-12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20r/min,摊晾静置3-3.5小时;得到摇青叶;(5)揉捻:将步骤(4)得到的摇青叶放入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进行揉捻1.6-1.8小时,得到揉捻叶;(6)发酵:将步骤(5)得到的揉捻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5℃,相对湿度96%,同时持续向发酵室通入氧气,发酵至揉捻叶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4-5小时后,得到发酵叶;(7)烘干:将步骤(6)得到的发酵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25-130℃,摊叶厚度为1.5-1.8厘米,烘干11-12分钟得到初烘叶,下烘干机摊凉38分钟;再将初烘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30-135℃,摊叶厚度为2-2.5厘米,复烘42-45分钟,得到复烘叶;(8)提香:将步骤(7)得到的复烘叶置于提香机内,摊叶厚度为1.5-1.8厘米,烘焙温度为85-90℃的,烘焙4-5小时,即可得到成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萎凋中得到的萎凋叶含水量为55%-6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摇青中得到的摇青叶含水量为35-4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摇青中得到的复烘叶含水量为18-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对传统红茶加工工艺技术进行了严格合理的技术改进和技术优化,严格控制加工时间、加工温度以及茶叶的含水量,加工出来的茶叶具有香醇鲜爽、滋味醇厚的优点,满足了消费者对红茶的内在品质需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茶叶的品质佳,经济效益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鲜叶:采摘夏末秋初时1芽3叶的茶鲜叶;(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茶鲜叶放置在温度为20℃的室内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3-4厘米,摊凉时间为30分钟,得到摊凉叶;(3)萎凋:将步骤(2)得到的摊凉叶放置在温度为26℃的萎凋室内进行自然萎调处理,萎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自然萎凋时间为12-15小时,得到萎调叶;(4)摇青:将步骤(3)得到的萎调叶先摊晾降至20℃后再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每次摇青完成后均要将茶叶取出进行摊晾静置,第一次摇青7-8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0r/min,摊晾静置2-小时;第二次摇青9-10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5r/min,摊晾静置2.5小时;第三次摇青11-12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20r/min,摊晾静置3小时;得到摇青叶;(5)揉捻:将步骤(4)得到的摇青叶放入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进行揉捻1.8小时,得到揉捻叶;(6)发酵:将步骤(5)得到的揉捻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5℃,相对湿度96%,同时持续向发酵室通入氧气,发酵至揉捻叶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4-5小时后,得到发酵叶;(7)烘干:将步骤(6)得到的发酵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25℃,摊叶厚度为1.5厘米,烘干11-12分钟得到初烘叶,下烘干机摊凉38分钟;再将初烘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35℃,摊叶厚度为2-2.5厘米,复烘42-45分钟,得到复烘叶;(8)提香:将步骤(7)得到的复烘叶置于提香机内,摊叶厚度为1.8厘米,烘焙温度为90℃的,烘焙4-5小时,即可得到成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萎凋中得到的萎凋叶含水量为5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摇青中得到的摇青叶含水量为3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摇青中得到的复烘叶含水量为18%。实施例2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摘鲜叶:采摘夏末秋初时1芽3叶的茶鲜叶;(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茶鲜叶放置在温度为18℃的室内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3-4厘米,摊凉时间为45分钟,得到摊凉叶;(3)萎凋:将步骤(2)得到的摊凉叶放置在温度为26℃的萎凋室内进行自然萎调处理,萎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自然萎凋时间为12-15小时,得到萎调叶;(4)摇青:将步骤(3)得到的萎调叶先摊晾降至18℃后再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每次摇青完成后均要将茶叶取出进行摊晾静置,第一次摇青7-8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0r/min,摊晾静置2.5小时;第二次摇青9-10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5r/min,摊晾静置3小时;第三次摇青11-12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20r/min,摊晾静置3.5小时;得到摇青叶;(5)揉捻:将步骤(4)得到的摇青叶放入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进行揉捻1.6小时,得到揉捻叶;(6)发酵:将步骤(5)得到的揉捻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5℃,相对湿度96%,同时持续向发酵室通入氧气,发酵至揉捻叶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4-5小时后,得到发酵叶;(7)烘干:将步骤(6)得到的发酵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30℃,摊叶厚度为1.8厘米,烘干11-12分钟得到初烘叶,下烘干机摊凉38分钟;再将初烘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30℃,摊叶厚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采摘鲜叶:采摘夏末秋初时1芽3叶的茶鲜叶;/n(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茶鲜叶放置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3-4厘米,摊凉时间为30-45分钟,得到摊凉叶;/n(3)萎凋:将步骤(2)得到的摊凉叶放置在温度为26℃的萎凋室内进行自然萎调处理,萎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自然萎凋时间为12-15小时,得到萎调叶;/n(4)摇青:将步骤(3)得到的萎调叶先摊晾降至18-20℃后再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每次摇青完成后均要将茶叶取出进行摊晾静置,第一次摇青7-8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0r/min,摊晾静置2-2.5小时;第二次摇青9-10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5r/min,摊晾静置2.5-3小时;第三次摇青11-12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20r/min,摊晾静置3-3.5小时;得到摇青叶;/n(5)揉捻:将步骤(4)得到的摇青叶放入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进行揉捻1.6-1.8小时,得到揉捻叶;/n(6)发酵:将步骤(5)得到的揉捻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5℃,相对湿度96%,同时持续向发酵室通入氧气,发酵至揉捻叶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4-5小时后,得到发酵叶;/n(7)烘干:将步骤(6)得到的发酵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烘,初烘温度为125-130℃,摊叶厚度为1.5-1.8厘米,烘干11-12分钟得到初烘叶,下烘干机摊凉38分钟;再将初烘叶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30-135℃,摊叶厚度为2-2.5厘米,复烘42-45分钟,得到复烘叶;/n(8)提香:将步骤(7)得到的复烘叶置于提香机内,摊叶厚度为1.5-1.8厘米,烘焙温度为85-90℃的,烘焙4-5小时,即可得到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鲜叶:采摘夏末秋初时1芽3叶的茶鲜叶;
(2)摊晾:将步骤(1)得到的茶鲜叶放置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摊晾散热,摊叶厚度为3-4厘米,摊凉时间为30-45分钟,得到摊凉叶;
(3)萎凋:将步骤(2)得到的摊凉叶放置在温度为26℃的萎凋室内进行自然萎调处理,萎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自然萎凋时间为12-15小时,得到萎调叶;
(4)摇青:将步骤(3)得到的萎调叶先摊晾降至18-20℃后再放入摇青机内进行三次摇青,每次摇青完成后均要将茶叶取出进行摊晾静置,第一次摇青7-8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0r/min,摊晾静置2-2.5小时;第二次摇青9-10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15r/min,摊晾静置2.5-3小时;第三次摇青11-12分钟,摇青机转速度控制在20r/min,摊晾静置3-3.5小时;得到摇青叶;
(5)揉捻:将步骤(4)得到的摇青叶放入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进行揉捻1.6-1.8小时,得到揉捻叶;
(6)发酵:将步骤(5)得到的揉捻叶放入发酵室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玲
申请(专利权)人:紫云自治县土红坡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