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及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03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及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该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包括基座(3),衔铁,摩擦片(4),制动端盖,以及联轴器(6)。基座内安装有制动弹簧和制动线圈,基座外设置有沿制动线圈的电磁力方向延伸的导向柱;制动端盖与基座固定连接,摩擦片位于制动端盖和基座之间,衔铁位于摩擦片和基座之间,摩擦片和衔铁均与导向柱可滑动连接;联轴器与摩擦片固定连接,制动弹簧与衔铁相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能够有效提高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及电磁摩擦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及电磁摩擦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为了实现断电保持功能,需要在电机轴上安装制动器,常见的一种制动器为电磁摩擦式制动器,目前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的装配方式是,在电机轴上固定安装轮毂,而摩擦片与轮毂之间通过键联接传递扭矩。由于摩擦片存在轴向的窜动,所以需要将摩擦片与轮毂设计为间隙配合,以保证两者能够轴向相对运动。摩擦片与轮毂之间的间隙配合导致在扭转方向上存在背隙,当摩擦片锁紧后,电机轴仍然存在晃动,影响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因此,如何改进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以提高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及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该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能够有效提高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安装有制动弹簧和制动线圈,所述基座外设置有沿所述制动线圈的电磁力方向延伸的导向柱;制动端盖,所述制动端盖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制动端盖和所述基座之间,并与所述导向柱可滑动连接;衔铁,所述衔铁位于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基座之间,并与所述导向柱可滑动连接,所述制动弹簧与所述衔铁相抵;以及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摩擦片固定连接。可选地,在上述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所述摩擦片的中部开设有正多边形的安装孔,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可选地,在上述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所述摩擦片与所述联轴器通过胶粘接,并由螺钉锁紧固定。可选地,在上述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所述联轴器为弹性联轴器。可选地,在上述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所述联轴器为膜片联轴器。可选地,在上述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还包括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所述摩擦片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可选地,在上述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所述弹性膜片为六角星形。一种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机壳上安装有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中,摩擦片上固定连接有联轴器,当该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时,只需将电机轴与联轴器连接即可,由于联轴器与电机轴之间在扭转方向上不存在背隙,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能够有效提高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伺服电机的立体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基座3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零件的正视图;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图6是图2中联轴器6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联轴器6与图5中的摩擦片4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制动器锁紧状态下图1中A处的示意图;图9是制动器松开状态下图1中A处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零件拆解图;图12是图10中弹性膜片10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机壳;2、电机轴;3、基座;31、制动弹簧;4、摩擦片;5、固定螺栓;6、联轴器;61、锁紧螺栓;7、导向柱;8、衔铁;9、制动端盖;10、弹性膜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伺服电机的立体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基座3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零件的正视图,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伺服电机的机壳1上安装有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如图5和图6所示,该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包括基座3、衔铁8、摩擦片4、制动端盖9和联轴器6,其中,基座3内安装有制动弹簧31和制动线圈(图中未示出),基座3外设置有沿制动线圈的电磁力方向延伸的导向柱7(见图3);制动端盖9与基座3固定连接,摩擦片4位于制动端盖9和基座3之间,衔铁8位于摩擦片4和基座3之间,摩擦片4和衔铁8均与导向柱7可滑动连接,而且,制动弹簧31与衔铁8相抵。如图1和图7所示,联轴器6与摩擦片4固定连接。当基座3内的制动线圈断电时,预紧的制动弹簧31将衔铁8顶推,衔铁8和制动端盖9将摩擦片4夹紧,实现锁紧功能,如图8所示,此时衔铁8与基座3之间出现间隙a;当基座3内的制动线圈通电时,衔铁8被磁力吸向基座3,克服制动弹簧31的顶推力,使摩擦片4被释放,如图9所示,此时制动端盖9与摩擦片4之间出现间隙b。如图1所示,电磁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片4通过联轴器6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2连接,由于联轴器6与电机轴2之间在扭转方向上不存在背隙,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能够有效提高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联轴器6与电机轴2的连接是抱轴方式,锁紧螺栓61拧得越紧,则联轴器6抱轴力越大。在其他实施例中,联轴器6与电机轴2的连接还可以采用顶丝紧固等其他方式。具体实际应用中,摩擦片4与联轴器6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在摩擦片4的中部开设正多边形的安装孔,然后联轴器6的一端与该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再例如,摩擦片4与联轴器6通过胶粘接,并由螺钉锁紧固定。由图6和图7可见,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前一种方式,摩擦片4的中部开设有正六边形的安装孔,联轴器6的端部具有正六边形的凸台,凸台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由图6可见,本实施例中,联轴器6为弹性联轴器,这样能够解决摩擦片4与电机轴2不同轴或者轴向窜动的问题。在其他实施例中,联轴器6还可以选用膜片联轴器,同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实施例二由图1和图2可知,在实施例一中,电磁摩擦式制动器的基座3通过固定螺栓5与机壳1固定连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基座3与机壳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参见图10和图11,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零件拆解图。在实施例二中,电磁摩擦式制动器还包括弹性膜片10,弹性膜片10位于基座3的相对摩擦片4的另一侧,并与基座3固定连接。具体实际应用中,弹性膜片10可以为六角星形,如图12所示,弹性膜片10具有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组螺栓孔,其中,外圈一组用于与机壳1固定连接,内圈一组用于与基座3固定连接,弹性膜片10可以传递扭矩,同时轴向给制动器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保证基座3可以沿轴向窜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3),所述基座(3)内安装有制动弹簧(31)和制动线圈,所述基座(3)外设置有沿所述制动线圈的电磁力方向延伸的导向柱(7);/n制动端盖(9),所述制动端盖(9)与所述基座(3)固定连接;/n摩擦片(4),所述摩擦片(4)位于所述制动端盖(9)和所述基座(3)之间,并与所述导向柱(7)可滑动连接;/n衔铁(8),所述衔铁(8)位于所述摩擦片(4)和所述基座(3)之间,并与所述导向柱(7)可滑动连接,所述制动弹簧(31)与所述衔铁(8)相抵;以及/n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6)与所述摩擦片(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3),所述基座(3)内安装有制动弹簧(31)和制动线圈,所述基座(3)外设置有沿所述制动线圈的电磁力方向延伸的导向柱(7);
制动端盖(9),所述制动端盖(9)与所述基座(3)固定连接;
摩擦片(4),所述摩擦片(4)位于所述制动端盖(9)和所述基座(3)之间,并与所述导向柱(7)可滑动连接;
衔铁(8),所述衔铁(8)位于所述摩擦片(4)和所述基座(3)之间,并与所述导向柱(7)可滑动连接,所述制动弹簧(31)与所述衔铁(8)相抵;以及
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6)与所述摩擦片(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4)的中部开设有正多边形的安装孔,所述联轴器(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峰陈希蔡颖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