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应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刻不容缓,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已飞跃发展、日益成熟,光伏电池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大部分光伏组件中,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以及电池片与组件边缘之间存在间隙,这将导致电池有效受光面积小于组件可视面积,使得照射至组件表面的太阳光无法完全被电池片吸收利用。在众多组件技术中,半片光伏组件、叠片光伏组件、叠瓦光伏组件、拼片光伏组件、叠焊光伏组件等新型光伏组件技术的发展,使光伏组件中有效面积的比例大大增加,即进一步减小间隙面积,使得在相同面积的组件上可铺设更多电池片,大大增加了光伏组件的功率。但是相较于普通光伏组件,由于这些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与片之间存在搭接区域,会形成台阶,在组件层压过程中会存在应力集中,导致电池片破裂。同时,通过激光、机械进行划片切片,会有残余应力产生,造成后续加工过程中电池片隐裂。鉴于此,需要对封装胶膜作进一步改进,改变封装胶膜表面结构,与电池串表面的起伏台阶相吻合,使得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包括平面基底层(10)和缓冲层(20),所述缓冲层(20)设置在所述平面基底层(10)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缓冲层(20)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缓冲部,各所述缓冲部包括依次连接排布在所述平面基底层(10)上的多个三棱柱,各所述三棱柱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平面基底层(10)的表面重合,第二侧面用于承载太阳能电池片,第三侧面为面积最小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包括平面基底层(10)和缓冲层(20),所述缓冲层(20)设置在所述平面基底层(10)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缓冲层(20)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缓冲部,各所述缓冲部包括依次连接排布在所述平面基底层(10)上的多个三棱柱,各所述三棱柱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平面基底层(10)的表面重合,第二侧面用于承载太阳能电池片,第三侧面为面积最小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三棱柱的相连接的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为2~8cm,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交线到所述第一侧面的垂直距离为0.05~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基底层(10)内分布有泡孔结构,所述泡孔结构的孔径为5~500μm,所述泡孔结构的泡孔率为10~8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为预交联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基底层(10)和所述缓冲层(20)为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面基底层(10)上的反射层(30),且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杰,桑燕,周光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