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96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车灯背板,包括板体和灯罩,所述灯罩朝向板体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菱形面,所述板体朝向灯罩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锥形反光件。板体和灯罩配合连接,车灯灯源设置在其中,灯源产生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穿过灯罩向外射出,光线在向外射出时,穿过不同斜向设置的菱形面时进行折射,可使射出的光线向多个方向,增大照射范围;一部分光线在灯罩表面反射至板体表面,并在表面的锥形反光件上反射,产生四散的光源,在增强光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照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背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车灯背板。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和方便。车灯作为车辆照明用工具,在车辆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常见的车灯主要有卤素灯泡加反射碗、LED灯组加反射碗、LED灯组加导光部件等几种结构形式。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车灯的结构、样式及配光性能等方面的更新也日益频繁,如何提高车灯的照明效果和视觉冲击效果,是当前车辆和车灯厂商一直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背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灯背板,包括板体和灯罩,所述灯罩朝向板体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菱形面,所述板体朝向灯罩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锥形反光件。作为优选,所述板体为金属件且铂金成型,所述锥形反光件包括锥形体以及反光层,所述锥形体与板体一体成型,所述反光层为镀铝层。作为优选,所述菱形面斜向凸起设置,相邻所述菱形面首尾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灯罩背离板体的一面隆起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层表面设置有疏水自清洁膜层。作为优选,所述菱形面与灯罩一体注塑成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板体和灯罩配合连接,车灯灯源设置在其中,灯源产生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穿过灯罩向外射出,光线在向外射出时,穿过不同斜向设置的菱形面时进行折射,可使射出的光线向多个方向,增大照射范围;一部分光线在灯罩表面反射至板体表面,并在表面的锥形反光件上反射,产生四散的光源,在增强光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照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Ⅰ;图3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Ⅱ。图中,1、板体;2、灯罩;11、锥形反光件;111、锥形体;112、反光层;113、疏水自清洁膜层;21、菱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车灯背板,如图1、2所示,包括板体1和灯罩2,灯罩2朝向板体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菱形面21,板体1朝向灯罩2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锥形反光件11;板体1和灯罩2配合连接,车灯灯源设置在其中,灯源产生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穿过灯罩2向外射出,光线在向外射出时,穿过不同斜向设置的菱形面21时进行折射,可使射出的光线向多个方向,增大照射范围,一部分光线在灯罩2表面反射至板体1表面,并在表面的锥形反光件11上反射,产生四散的光源,在增强光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照射范围。如图1所示,板体1为金属件且铂金成型,锥形反光件11包括锥形体111以及反光层112,锥形体111与板体1一体成型,反光层112为镀铝层。如图1、4所示,菱形面21斜向凸起设置,相邻菱形面21首尾相连。如图1所示,灯罩2背离板体1的一面隆起设置。如图3所示,反光层112表面设置有疏水自清洁膜层113。如图1所示,菱形面21与灯罩2一体注塑成型。工作原理:板体1和灯罩2配合连接,车灯灯源设置在其中,灯源产生的光线一部分直接穿过灯罩2向外射出,光线在向外射出时,穿过不同斜向设置的菱形面21时进行折射,可使射出的光线向多个方向,增大照射范围;一部分光线在灯罩2表面反射至板体1表面,并在表面的锥形反光件11上反射,产生四散的光源,在增强光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照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背板,包括板体(1)和灯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朝向板体(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菱形面(21),所述板体(1)朝向灯罩(2)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锥形反光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背板,包括板体(1)和灯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朝向板体(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菱形面(21),所述板体(1)朝向灯罩(2)的一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锥形反光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灯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为金属件且铂金成型,所述锥形反光件(11)包括锥形体(111)以及反光层(112),所述锥形体(111)与板体(1)一体成型,所述反光层(112)为镀铝层。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红丁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瑞鑫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