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4
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包括阀杆、阀体、阀盖、阀芯、顶杆、压力弹簧、传动件、底盖和电磁阀芯组件,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圆弧形导气槽、与主出气管相邻的部位设有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和与主出气管及长条形出气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阀芯的芯体腔的主出气孔的顺时针侧设有主圆弧形导气槽;还包括调节阀芯;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配合,阀芯在某一相位,主出气孔与出气管连通;在另一相位,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导通,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连通孔和出气管依次连通;所述底盖覆盖长条形出气孔的悬空端;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减少了阀体的体积,工效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
本技术涉及燃气具的燃气阀。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包括阀杆、阀体、阀盖、阀芯、顶杆、压力弹簧、传动件、底盖和电磁阀芯组件,阀体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的出气管、副出气管、进气接口、电磁阀芯座、将电磁阀芯座和进气接口连通的进气导气通道,与电磁阀芯座相通的水平导气腔和出气导气通道,阀芯包括芯体腔、驱动套、设在隔板上的导向孔和设在驱动套上的径向卡槽,芯体腔上设有主出气孔;传动件包括主动板、杆体和从动驱动杆;底盖具有上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板上设在杆转动槽;阀芯的芯体腔位于阀芯腔内,压力弹簧设在驱动套内,顶杆穿过压力弹簧、导向孔伸入芯体腔的下端内;传动件设有底盖内,底盖覆盖阀芯腔的下开口和出气导气通道的出气端,主动板与顶杆的下端配合,从动驱动杆经出气导气通道、水平导气腔伸入电磁阀芯座内。存在问题是:体积大,使用时占有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包括阀杆、阀体、阀盖、阀芯、顶杆、压力弹簧、传动件、底盖和电磁阀芯组件,阀体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的出气管、进气接口、电磁阀芯座、将电磁阀芯座和进气接口连通的进气导气通道,与电磁阀芯座相通的水平导气腔和出气导气通道,阀芯包括芯体腔、驱动套、设在隔板上的导向孔和设在驱动套上的径向卡槽,芯体腔上设有主出气孔;传动件包括主动板、杆体和从动驱动杆;底盖具有上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板上设在杆转动槽;阀芯的芯体腔位于阀芯腔内,压力弹簧设在驱动套内,顶杆穿过压力弹簧、导向孔伸入芯体腔的下端内;传动件设有底盖内,底盖覆盖阀芯腔的下开口和出气导气通道的出气端,主动板与顶杆的下端配合,从动驱动杆经出气导气通道、水平导气腔伸入电磁阀芯座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圆弧形导气槽、与主出气管相邻的部位设有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和与主出气管及长条形出气孔连通的连通孔,副出气道和调节阀芯腔连通,圆弧形导气槽的一端与副出气道连通,连通孔与出气管连通;所述阀芯的芯体腔的主出气孔的顺时针侧设有主圆弧形导气槽;还包括调节阀芯;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配合,阀芯在某一相位,主出气孔与出气管连通;在另一相位,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导通,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连通孔和出气管依次连通;所述底盖覆盖长条形出气孔的悬空端;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所述的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副出气道由出气端到进气端有升角,调节阀芯腔的轴线与阀芯腔的轴线在阀体的底部的下方相交。所述的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体上的调节阀芯腔包括阀芯腔部、内螺纹调节腔部和密封腔部,副出气道的出气端与阀芯腔部连通;所述调节阀芯包括芯体部、外螺纹杆部、密封杆部和设在密封杆部端部的螺丝刀驱动部,芯体部上设有呈圆形均匀分布的径向进气孔和轴向出气孔,径向进气孔和轴向出气孔连通;芯体部、外螺纹杆部和密封杆部分别与阀芯腔部、内螺纹调节腔部和密封腔部配合。所述的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芯体部的下端设有圆锥台形部,圆锥台形部伸入长方形条形孔内。所述的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轴向出气孔包括压缩孔部和扩散孔部。本技术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圆弧形导气槽、与主出气管相邻的部位设有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和与主出气管及长条形出气孔连通的连通孔,副出气道和调节阀芯腔连通,圆弧形导气槽的一端与副出气道连通,连通孔与出气管连通;减少了阀体的体积,工效高,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图1的B—B视图。图4是本技术阀体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阀体的立体剖视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阀体的立体剖视图之二。图7是本技术调节阀芯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调节阀芯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1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包括阀杆1、阀体2、阀盖3、阀芯4、顶杆5、压力弹簧(图中未示出)、传动件6、底盖7和电磁阀芯组件8,阀体2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阀芯腔20、与阀芯腔相通的出气管21、进气接口22、电磁阀芯座23、将电磁阀芯座23和进气接口22连通的进气导气通道24,与电磁阀芯座相通的水平导气腔25和出气导气通道26,阀芯4包括芯体腔41、驱动套42、设在隔板上的导向孔43和设在驱动套上的径向卡槽421,芯体腔41上设有主出气孔44;传动件6包括主动板62、杆体61和从动驱动杆63;底盖8具有上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板上设在杆转动槽;阀芯4的芯体腔41位于阀芯腔20内,压力弹簧设在驱动套42内,顶杆5穿过压力弹簧、导向孔43伸入芯体腔42的下端内,压力弹簧上端与顶杆5的头部51配合、下端与隔板配合;顶杆5的上端伸入阀杆1下端的沉孔1A内,阀杆1下端的驱动杆1B与径向卡槽421配合;传动件6设有底盖8内,底盖8覆盖阀芯腔20的下开口和出气导气通道26的出气端,主动板62与顶杆5的下端配合,从动驱动杆63经出气导气通道26、水平导气腔25伸入电磁阀芯座23内;在图1状态下,下按阀杆1,阀杆1驱动主动板62、传动杆6转动,从动驱动杆63驱动电磁阀芯组件8的阀芯,燃气经进气接口22、进气导气通道24进入电磁阀芯座23,再水平导气腔25和出气导气通道26进入底盖8,经底盖8进入阀芯4的芯体腔41内。所述阀体2上还设有圆弧形导气槽27、与主出气管相邻的部位设有副出气道28、调节阀芯腔29、长条形导气孔30和与主出气管及长条形出气孔连通的连通孔31,副出气道28和调节阀芯腔29连通,圆弧形导气槽27的一端与副出气道28连通,连通孔31与出气管21连通;所述阀芯4的芯体腔41的主出气孔44的顺时针侧设有主圆弧形导气槽441;还包括调节阀芯9;调节阀芯9与调节阀芯腔29配合,主出气孔44与圆弧形导气槽27配合,阀芯4在某一相位,主出气孔44与出气管21连通;在另一相位,主出气孔44与圆弧形导气槽27导通,副出气道28、调节阀芯腔29、长条形导气孔30、连通孔31和出气管21依次连通;所述底盖8覆盖长条形出气孔30的悬空端;调节阀芯9与调节阀芯腔29配合,控制进入长条形导气孔30的燃气量。长条形导气孔30包括位于中部的长方形部和位于长方形部两端的半圆形部。如图6所示,所述副出气道28由出气端到进气端有升角,调节阀芯腔29的轴线与阀芯腔20的轴线在阀体1的底部的下方相交。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减小了阀体2的体积,简化了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包括阀杆、阀体、阀盖、阀芯、顶杆、压力弹簧、传动件、底盖和电磁阀芯组件,阀体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的出气管、进气接口、电磁阀芯座、将电磁阀芯座和进气接口连通的进气导气通道,与电磁阀芯座相通的水平导气腔和出气导气通道,阀芯包括芯体腔、驱动套、设在隔板上的导向孔和设在驱动套上的径向卡槽,芯体腔上设有主出气孔;传动件包括主动板、杆体和从动驱动杆;底盖具有上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板上设在杆转动槽;阀芯的芯体腔位于阀芯腔内,压力弹簧设在驱动套内,顶杆穿过压力弹簧、导向孔伸入芯体腔的下端内;传动件设有底盖内,底盖覆盖阀芯腔的下开口和出气导气通道的出气端,主动板与顶杆的下端配合,从动驱动杆经出气导气通道、水平导气腔伸入电磁阀芯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圆弧形导气槽、与主出气管相邻的部位设有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和与主出气管及长条形出气孔连通的连通孔,副出气道和调节阀芯腔连通,圆弧形导气槽的一端与副出气道连通,连通孔与出气管连通;/n所述阀芯的芯体腔的主出气孔的顺时针侧设有主圆弧形导气槽;/n还包括调节阀芯;/n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配合,阀芯在某一相位,主出气孔与出气管连通;在另一相位,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导通,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连通孔和出气管依次连通;所述底盖覆盖长条形出气孔的悬空端;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出气管燃气阀,包括阀杆、阀体、阀盖、阀芯、顶杆、压力弹簧、传动件、底盖和电磁阀芯组件,阀体包括具有上下开口的阀芯腔、与阀芯腔相通的出气管、进气接口、电磁阀芯座、将电磁阀芯座和进气接口连通的进气导气通道,与电磁阀芯座相通的水平导气腔和出气导气通道,阀芯包括芯体腔、驱动套、设在隔板上的导向孔和设在驱动套上的径向卡槽,芯体腔上设有主出气孔;传动件包括主动板、杆体和从动驱动杆;底盖具有上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底板上设在杆转动槽;阀芯的芯体腔位于阀芯腔内,压力弹簧设在驱动套内,顶杆穿过压力弹簧、导向孔伸入芯体腔的下端内;传动件设有底盖内,底盖覆盖阀芯腔的下开口和出气导气通道的出气端,主动板与顶杆的下端配合,从动驱动杆经出气导气通道、水平导气腔伸入电磁阀芯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圆弧形导气槽、与主出气管相邻的部位设有副出气道、调节阀芯腔、长条形导气孔和与主出气管及长条形出气孔连通的连通孔,副出气道和调节阀芯腔连通,圆弧形导气槽的一端与副出气道连通,连通孔与出气管连通;
所述阀芯的芯体腔的主出气孔的顺时针侧设有主圆弧形导气槽;
还包括调节阀芯;
调节阀芯与调节阀芯腔配合,主出气孔与圆弧形导气槽配合,阀芯在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景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德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