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阀及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82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阀及热水器,其中排水阀包括阀体和阀片,阀体具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上设有连接口;阀片与阀体转动连接以控制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阀片上形成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流体通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通气口与连接口密封连通,第二通气口与阀体的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片上设置空气通道,使得气体通道将内胆和阀体外部连通,实现流体通道和气体通道的分离,保证了在排水过程中内胆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持了流体通道的排水效率,实现快速排水;而且使得内胆底部的沉淀物在水流的带动下排出,保证了内胆的卫生,提高了热水器的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阀及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排水阀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热水器一般采用单个排水孔进行排水,通过连接于排水孔上的排水阀控制排水,由于水和空气均从排水孔进出,导致在排水的过程中排水阀的排水速率逐渐下降,因此电热水器普遍存在排水时间长,而且还会导致沉淀物无法排出,长时间沉积在电热水器的内胆底部,滋生细菌,影响用户身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排水阀,能够在排水时实现流体通道和气体通道的同时开启或关闭,实现快速排水。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排水阀的热水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排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上设有与所述阀体相连的连接口;阀片,所述阀片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阀片上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流体通道处于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连接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阀体的外部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气体通道的阀片,在阀片转动打开流体通道进行排水时,气体通道上的第一通气口密封连接阀体上的连接口,连接口连接有延伸至内胆中的气管,气体通道上的第二通气口与阀体外部连通,使得气体通道将内胆和阀体外部连通,实现流体通道和气体通道的分离,保证了在排水过程中内胆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持了流体通道的排水效率,实现快速排水;而且使得内胆底部的沉淀物在水流的带动下排出,保证了内胆的卫生,提高了热水器的出水水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片的两端分别沿径向延伸形成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转轴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且所述转轴两端的端面均设有所述第二通气口,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阀片相连,以驱动所述阀片转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为手环,所述手环安装于所述转轴上且可翻转套设于所述阀体的外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沿所述第一通气口的移动路径延伸形成,以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阀套,所述阀套与所述阀体的内壁相连,所述阀套内形成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封堵件的一端与所述阀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口相连且对应设有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套内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于所述阀套的内壁,以限制所述流体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阀片的转动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封堵件上,以限制所述流体通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阀片的转动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套安装于所述阀座和所述阀盖之间,所述阀套的端部向外延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夹设于所述阀座和所述阀盖之间。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水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排水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水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排水阀设置具有气体通道的阀片,在阀片转动打开流体通道进行排水时,气体通道上的第一通气口密封连接阀体上的连接口,连接口连接有延伸至热水器内胆中的气管,气体通道上的第二通气口与热水器外部连通,使得气体通道将内胆和热水器外部连通,实现流体通道和气体通道的分离,保证了热水器在排水过程中内胆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持了流体通道的排水效率,实现热水器的快速排水;而且使得内胆底部的沉淀物在水流的带动下排出,保证了内胆的卫生,提高了热水器的出水水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排水阀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的俯视图,其中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阀的俯视图,其中排水阀处于打开状态;图5为图3中A-A处的剖示图;图6为图4中B-B处的一个实施例的剖示图;图7为图4中B-B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示图;图8为图4中B-B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示图;图9为图2所示的排水阀中阀套的示意图;图10为图2所示的排水阀中阀片的示意图;图11为图2所示的排水阀中阀座的示意图;图12为图2所示的排水阀中阀盖的示意图;图13为图2所示的排水阀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排水阀中驱动机构和阀片安装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排水阀的分解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排水阀的分解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的排水阀中阀套的示意图;图18为图16所示的排水阀的剖示图。附图标号:阀体100;气管连接板110;第四限位部111;阀座130;阀盖140;装夹平面141;法兰盘150;转轴固定块151;孔位160;气管170;流体通道200;连接口210;阀片300;气体通道310;第一气体通道311;第二气体通道312;第一通气口320;第二通气口330;转轴340;安装孔341;扁平块342;封堵件400;通孔410;驱动机构500;手环510;安装部511;把手部512;缺口513;手柄520;扁平安装口521;阀套600,第一限位部610;第二限位部620;第三限位部630;凸缘640;垫圈650;凹槽660;弹性挡圈670;转轴固定孔6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技术保护点】
1.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上设有与所述阀体相连的连接口;/n阀片,所述阀片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阀片上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流体通道处于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连接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阀体的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上设有与所述阀体相连的连接口;
阀片,所述阀片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阀片上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流体通道处于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连接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阀体的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的两端分别沿径向延伸形成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且所述转轴两端的端面均设有所述第二通气口,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阀片相连以驱动所述阀片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志华郑防震李承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