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1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光源、导光棒、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用于将所述导光棒固定在所述光源的出射光路上,且所述导光棒与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之间具有至少一处线接触。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使得LED光源出射的光经导光棒传导后再出射,形成360度的发射光;另一方面通过使导光棒与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之间为线接触来固定导光棒,使得进入导光棒内的光线能在导光棒保持全内反射不发生漏光,保持较高的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车灯。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前照灯一般采用卤素灯丝或氙气金卤灯丝,但其使用寿命较短,随着LED的快速发展,汽车大灯逐渐从卤素灯、氙气灯转向LED灯。目前,LED大灯主要实现方式是将LED光源集成在一薄基板的两侧的平面上,LED光源产生的热量经基板传导至散热器,其存在的问题是LED大灯的出射光难以360度覆盖,且LED光源散热困难。随后出现的方式将LED光源设置在一导光棒的入射端,通过导光棒从入射端进入的光线传导至导光棒的出射端,光线从出射端出射形成360度体发光。但由于光线在导光棒内发生全内反射,导光棒的外表面不能覆盖硅胶类的物质,导光棒在车灯内的固定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大灯,包括:光源、导光棒、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用于将所述导光棒固定在所述光源的出射光路上,且所述导光棒与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之间具有至少一处线接触。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使得LED光源出射的光经导光棒传导后再出射,形成360度的发射光;另一方面通过使导光棒与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之间为线接触来固定导光棒,使得进入导光棒内的光线能在导光棒保持全内反射不发生漏光,保持较高的光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棒下压板包含一V形或梯形固定槽,所述导光棒置于所述V形或梯形固定槽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包含一方形固定槽,所述导光棒置于所述方形固定槽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形固定槽包含至少一个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导光棒线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形固定槽包含至少一个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弹性垫片和一金属片,所述弹性垫片的一侧与所述方形固定槽连接,所述弹性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金属片连接,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导光棒线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之间用螺钉锁付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车灯还包括一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上,用于使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贴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车灯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棒包含入光面、发光面及连接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发光面的导光部,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入光面,所述导光部与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具有至少一处线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车灯还包括卡盘,所述卡盘包括至少一个凸块,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和一个凹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凸块对应设置,所述凸块通过所述导向槽导入到所述凹槽,并限定在所述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光源出射的光导入导光棒,并经导光棒传导后再出射,形成360度的照明光;通过使用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固定导光棒,且导光棒与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之间线接触,使得进入导光棒内的光线能在导光棒内保持全内反射,使汽车车灯具有高光效。通过将光源固定在散热器上,增强光源的散热,提高光源的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车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车灯的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及导光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棒上下压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棒上下压板与导光棒之间线接触的放大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棒上下压板的爆炸图;图7为图4中沿V-V’的导光棒上下压板的截面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导光棒上下压板的俯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棒上压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导光棒上下压板的俯视图;图11为图10中沿V-V’的导光棒上下压板的截面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卡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棒及导光棒上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需要说明,本申请中提及的线接触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为线条形状。请参阅图1和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车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车灯的爆炸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灯100,包括:光源150、导光棒110、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其中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用于将导光棒110固定在光源150的出射光路上,且导光棒110与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之间具有至少一处线接触。通过以上设置,一方面,光源出射的光导入导光棒后再出射,形成360度的照射光,另一方面,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使得光源150出射的光进入到导光棒110后能在导光棒110内保持全内反射,光损失较小,光效较高。光源150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中的至少一种,光源110由至少一个LED光源或激光光源组成。光源150设置在PCB基板151上。导光棒110是由透光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PMMA、石英、玻璃、蓝宝石、YAG单晶等。如图3所示,导光棒110包含入光面111、发光面112和连接入光面和发光面的导光部113,光源150出射的光从导光棒110的入光面111进入导光棒110,经导光部113传导后从发光面112出射至外部,在本实施例例中,导光棒110的发光面112不具有旋转对称性;在其他具体应用场景中,导光棒110的发光面可以具有旋转对称性。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均为金属材质制备而成,如铝、铝合金或钛合金等,如图2所示,导光棒上压板123a包括第一螺孔124a和与第一螺孔124a方向垂直的第二螺孔124b,其中,第一螺孔124a设置在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的柱面上,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可以通过螺孔124a用螺丝锁付。为进一步加强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的贴合,加强对导光棒110的固定作用,采用一套环121设置在贴合后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棒上压板123a和导光棒下压板123b主要与导光棒110的导光部113接触,起到固定导光棒110的作用,同时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光源、导光棒、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n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用于将所述导光棒固定在所述光源的出射光路上,且所述导光棒与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之间具有至少一处线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光源、导光棒、导光棒上压板和导光棒下压板;
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用于将所述导光棒固定在所述光源的出射光路上,且所述导光棒与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和所述导光棒下压板之间具有至少一处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下压板包含一V形或梯形固定槽,所述导光棒置于所述V形或梯形固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上压板包含一方形固定槽,所述导光棒置于所述方形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固定槽包含至少一个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导光棒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固定槽包含至少一个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弹性垫片和一金属片,所述弹性垫片的一侧与所述方形固定槽连接,所述弹性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金属片连接,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导光棒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锦江蒋焕成陈彬马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