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67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包括机壳、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通过电机筒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叶轮通过轮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的直径与所述叶轮直径的比为1:2;所述叶轮由多片曲面状的叶片组成,所述叶片的中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叶片的曲面与所述叶片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所述叶片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所述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气流经过叶轮后,往所述机壳后方排风。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叶轮旋转时,气流从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轮的推挤而使气流的能量升高,提高气流的流量、全压和静压,从而提高风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
,特别是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技术介绍
轴流风机用途非常广泛,轴流风机的气流与风叶的轴向同方向,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之所以称为“轴流式”,是因为气流平行于风机轴流动。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0.5毂比的轴流风机结构简单但是数据要求非常高,可用于一般工厂、仓库、办公室、住宅内等场所的通风换气,也可用于冷风机(空气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喷雾器等。风机的流量、全压和静压都是影响风机质量的重要参数,现有的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流量低、全压低和静压低,在同样截面的风管风速低,风机吸力不够,使用者就要选大一型号和高一档功率的风机,导致成本提高且浪费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提高气流的流量、全压和静压,从而降低成本和减少电能的浪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包括机壳、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通过电机筒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叶轮通过轮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的直径与所述叶轮直径的比为1:2;所述叶轮由多片曲面状的叶片组成,所述叶片的中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叶片的曲面与所述叶片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所述叶片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优选地,所述叶轮设有8片所述叶片,所述叶片对称设于所述轮毂的圆周外表面。优选地,所述机壳内部的进风口设有整流罩,所述机壳内部的出风口设有整流体,所述整流罩固定在所述叶轮的前端并随叶轮一起转动,所述整流体固定在所述电机筒的后端;所述整流罩呈半圆球形,所述整流体呈截头圆锥形。优选地,所述机壳内壁和电机筒外表面之间设有S型的导叶,所述导叶沿电机筒的外表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叶的中间部分沿所述机壳的横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优选地,所述导叶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分别与所述导叶的中间部分的夹角均为17~25°。优选地,所述机壳内壁和电机筒外表面之间设有的导叶的数量为8片。优选地,所述叶轮的叶片的中部到所述轮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连接处的距离B为58~59mm。优选地,所述叶轮的直径为998~999mm,所述机壳的直径为1014~10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气流经过叶轮后,往所述机壳后方排风。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叶轮旋转时,气流从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轮的推挤而使气流的能量升高,提高气流的流量、全压和静压,从而提高风速。所述叶轮的叶片的曲面与所述叶片的中部的夹角α影响风流流过所述叶片的表面的路径,从而影响风压。与现有的风机叶轮不同的是,所述叶轮的叶片的曲面与所述叶片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能使流过所述叶片的曲面的气流获取更多的能量,从而转变成风速。所述叶轮的叶片的圆周截面厚度A影响风流流过所述叶片31的表面的时间和路程,与现有的风机叶轮不同的是,所述叶轮的叶片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能使流过所述叶片的曲面的气流获取更多的能量,从而转变成风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叶轮和轮毂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叶轮和轮毂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壳;2电机;3叶轮;4电机筒;5轮毂;11整流罩;12整流体;31叶片;导叶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包括机壳1、电机2和叶轮3;所述电机2通过电机筒4安装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叶轮3通过轮毂5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5的直径与所述叶轮3直径的比为1:2;所述叶轮3由多片曲面状的叶片31组成,所述叶片31的中部与所述轮毂5连接;所述叶片31的曲面与所述叶片31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所述叶片31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所述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气流经过叶轮3后,往所述机壳1后方排风。所述电机2带动所述叶轮3旋转时,气流从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3,受到叶轮3的推挤而使气流的能量升高,提高气流的流量、全压和静压,从而提高风速。所述叶轮3的叶片31的曲面与所述叶片31的中部的夹角α影响风流流过所述叶片31的表面的路径,从而影响风压。与现有的风机叶轮不同的是,所述叶轮3的叶片31的曲面与所述叶片31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能使流过所述叶片31的曲面的气流获取更多的能量,从而转变成风速。所述叶轮3的叶片31的圆周截面厚度A影响风流流过所述叶片31的表面的时间和路程,与现有的风机叶轮不同的是,所述叶轮3的叶片31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能使流过所述叶片31的曲面的气流获取更多的能量,从而转变成风速。优选地,所述叶轮3设有8片所述叶片31,所述叶片31对称设于所述轮毂5的圆周外表面。8片所述叶片31对称设于所述轮毂5的圆周外表面,旋转时,能使机壳1内的风流的风速保持均匀,不会造成局部风流的风速过大使风机不平衡。优选地,所述机壳1内部的进风口设有整流罩11,所述机壳1内部的出风口设有整流体12,所述整流罩11固定在所述叶轮3的前端并随叶轮3一起转动,所述整流体12固定在所述电机筒4的后端;所述整流罩11呈半圆球形,所述整流体12呈截头圆锥形。所述整流罩11设为半圆球,所述整流体12设为截头圆锥形并沿着出风口的方向逐渐缩小,且所述整流体12的端部呈圆弧状,使进气条件更为完善,降低风机的噪声,在所述叶轮3前安装的所述整流罩11构成轴流式消防道,所述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从进风口方向进风,经整流罩11和叶轮3回收旋转动能变换为全压,经过整流体12提高气流流量、全压和静压。优选地,所述机壳1内壁和电机筒4外表面之间设有S型的导叶41,所述导叶41沿电机筒4的外表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叶41的中间部分沿所述机壳1的横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导叶41的S型结构可将偏转气流变为轴向流动,同时将气流导入出风口,进一步将气流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使通风换气效果明显、安全,可以把风送到指定的区域。优选地,所述导叶41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分别与所述导叶41的中间部分的夹角均为17~25°。当所述导叶41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与所述导叶41的中间部分的夹角为17~25°时,所述导叶41的导流效果最佳,能有效地把偏转气流变为轴向流动。优选地,所述机壳1内壁和电机筒4外表面之间设有的导叶41的数量为8片。所述导叶41的数量与所述叶轮3的叶片31的数量对应,当叶轮3旋转时,气流从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3,受到叶轮3的推挤而使气流的能量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包括机壳、电机和叶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机通过电机筒安装于所述机壳内;/n所述叶轮通过轮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的直径与所述叶轮直径的比为1:2;/n所述叶轮由多片曲面状的叶片组成,所述叶片的中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叶片的曲面与所述叶片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所述叶片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包括机壳、电机和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通过电机筒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所述叶轮通过轮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轮毂的直径与所述叶轮直径的比为1:2;
所述叶轮由多片曲面状的叶片组成,所述叶片的中部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叶片的曲面与所述叶片的中部的夹角α为18~25°;所述叶片的圆周截面厚度A为152~15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设有8片所述叶片,所述叶片对称设于所述轮毂的圆周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内部的进风口设有整流罩,所述机壳内部的出风口设有整流体,所述整流罩固定在所述叶轮的前端并随叶轮一起转动,所述整流体固定在所述电机筒的后端;所述整流罩呈半圆球形,所述整流体呈截头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良唐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