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44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包括纠倾探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倾探测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外部套设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外部均匀设置有抓地装置,所述抓地装置包括抓地爪,所述履带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抓地爪伸入空腔的内部,所述空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泵,所述抓地爪与空腔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的一侧设置有承重球,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座壳,所述座壳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换气电机,所述换气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中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建筑
,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载荷转换装置是一种探测高层建筑内的载荷分布状态并给予加载的装置。现有的高层建筑载荷转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一直保持高载荷状态,机身内部容易出现高热,导致频繁停机的状况;同时现有的载荷转换装置的转换头部分在探测倾倒载荷时机身由于一直处于倾斜状态,其探测头可能会发生偏移造成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定位精度高的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包括纠倾探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倾探测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基座,使用该装置时,驱动机架在纠倾探测通道内移动,使得移动基座能够移动并探测载荷,从而给予施工人员对载荷进行判断。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基座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外部套设有履带,移动时利用履带和驱动轮驱动下移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履带的外部均匀设置有抓地装置,所述抓地装置包括抓地爪,所述履带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抓地爪伸入空腔的内部,所述空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泵,所述抓地爪与空腔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的一侧设置有承重球,抓地装置用于在履带工作时提供更大的抓地力,使用时启动气泵可以将空腔内的抓地爪驱动伸出,阀片用于在充气时阻止气体回流,在履带上翻时,可以利用承重球将其阀片打开,便于实现自动开闭的功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座壳,所述座壳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换气电机,所述换气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菱形块,所述菱形块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第一贴合板,所述座壳的底部对应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贴合板与进气口相互接触,当进行进气时菱形块转动,使得两个铰接杆可以实现摆动,从而驱动第一贴合板往复移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座壳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中轴的一端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换气板,所述换气板的一侧均匀开设哟换气槽,且换气槽内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座壳的内部贯通设置有发动机排气管,所述发动机排气管的一端位于换气板的顶部,当进行换气时该装置的发动机排气管排出气体从换气板上排出,便于使得座壳的内部空气得以流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探测座,所述探测座的一侧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机架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移动基座的上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纠倾装置,所述纠倾装置的顶部对应设置有纠倾座,所述纠倾座的顶部对应安装有纠倾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1)通过设置有纠倾装置,当该装置工作时,首先将锁止销从卡槽中取出,此时用稍大的力可以将调向杆扳动,从而驱动调向杆转动,当转动结束时,将定位卡套与定位槽相互卡接,从而可以使得调向杆重新定位,可以起到使得调向杆能够在工作状态下进行固定以适应大部分情况,避免探测头发生倾斜,而受到较大外力时可以转动,从而防止探测头发生损坏;(2)通过设置有抓地装置,用于在履带工作时提供更大的抓地力,使用时启动气泵可以将空腔内的抓地爪驱动伸出,阀片用于在充气时阻止气体回流,在履带上翻时,可以利用承重球将其阀片打开,便于实现自动开闭的功能;(3)通过设置有换气装置,当进行进气时菱形块转动,使得两个铰接杆可以实现摆动,从而驱动第一贴合板往复移动,发动机排气管排出气体从换气板上排出,便于使得座壳的内部空气得以流通,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调向杆与探测头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纠倾座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2、纠倾探测通道;3、探测头装置;4、移动基座;5、机架;6、纠倾装置;31、探测座;32、探测头;33、转动电机;34、调向杆;341、凸块;342、锁止销;343、定位卡套;344、定位槽;345、卡齿;41、履带;42、驱动轮;43、移动组件;431、座壳;432、换气电机;433、第一贴合板;434、菱形块;435、铰接杆;436、中轴;437、换气板;438、阻气块;439、发动机排气管;51、伸缩气缸;61、纠倾杆;62、纠倾座;63、伸入套筒;64、牵拉绳;65、拼合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包括纠倾探测通道2,其特征在于:纠倾探测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机架5,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基座4,使用该装置时,驱动机架5在纠倾探测通道2内移动,使得移动基座4能够移动并探测载荷,从而给予施工人员对载荷进行判断;移动基座4包括移动组件43,移动组件43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驱动轮42,驱动轮42的外部套设有履带41,移动时利用履带41和驱动轮42驱动下移动;履带41的外部均匀设置有抓地装置,抓地装置包括抓地爪,履带4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抓地爪伸入空腔的内部,空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泵,抓地爪与空腔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阀片,阀片的一侧设置有承重球,抓地装置用于在履带41工作时提供更大的抓地力,使用时启动气泵可以将空腔内的抓地爪驱动伸出,阀片用于在充气时阻止气体回流,在履带41上翻时,可以利用承重球将其阀片打开,便于实现自动开闭的功能;移动组件43包括座壳431,座壳431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换气电机432,换气电机432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中轴436,中轴436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菱形块434,菱形块434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有铰接杆435,铰接杆435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第一贴合板433,座壳431的底部对应开设有进气口,第一贴合板433与进气口相互接触,当进行进气时菱形块434转动,使得两个铰接杆435可以实现摆动,从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包括纠倾探测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倾探测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机架(5),所述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基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包括纠倾探测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倾探测通道(2)的内部设置有机架(5),所述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基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4)包括移动组件(43),所述移动组件(43)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驱动轮(42),所述驱动轮(42)的外部套设有履带(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41)的外部均匀设置有抓地装置,所述抓地装置包括抓地爪,所述履带(4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抓地爪伸入空腔的内部,所述空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泵,所述抓地爪与空腔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的一侧设置有承重球,抓地装置用于在履带(41)工作时提供更大的抓地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3)包括座壳(431),所述座壳(431)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换气电机(432),所述换气电机(432)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中轴(436),所述中轴(436)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有菱形块(434),所述菱形块(434)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通过滑动连接有铰接杆(435),所述铰接杆(435)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第一贴合板(433),所述座壳(431)的底部对应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贴合板(433)与进气口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截桩纠倾的荷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431)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中轴(436)的一端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换气板(437),所述换气板(437)的一侧均匀开设哟换气槽,且换气槽内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忠潘温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一正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