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及基坑支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43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及基坑支撑系统,该装置包括若干位于内围檩与外围檩之间的变形补偿结构,变形补偿结构包括竖向且间隔布置的固定板和抵接板,以及连接于固定板和抵接板之间的链传动机构,固定板与内围檩相连,链传动机构的两个齿轮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竖板,竖板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可被压缩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板翻转继而带动抵接板翻转,以使抵接板保持竖直与外围檩抵接的状态。外围檩轴向形变对装置进行挤压,驱使齿链微转,从而连接板倾斜导致翻转机构被压缩,使得整体装置收缩,且抵紧在内外围檩之间。通过调整翻转机构以使抵接板保持竖直与外围檩抵接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及基坑支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及基坑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地下室的深度越来越大,城市核心区管线密集,深基坑周边往往紧邻地铁、房屋以及道路,周边环境对基坑的变形控制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地下结构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在基坑侧壁及周围采用支撑、加固等保护措施。目前的基坑支撑系统通常包括绕基坑边缘设置的基坑外围护桩或者基坑外围护墙、位于基坑围护桩内侧的围檩梁及对撑在围檩梁之间的内支撑梁,以此形成对基坑的支撑。目前的这种基坑支撑结构,一方面,深基坑围护支挡的水土压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基坑规模的不断增大,基坑的内支撑梁的长度可达数百米,由于基坑规模以及城市管制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土方开挖问题,基坑支撑服役时间增长,甚至跨越数个寒暑。基坑内壁上的围檩梁在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轴向变形,由于外围檩轴向及自身长度方向的变形会导致内外围檩整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形变,导致外围檩的长度方向成弯曲状,从而对基坑内壁的抵接作用降低,造成基坑内支撑架构损坏的缺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188342A公开了一种带变形补偿装置的双围檩混凝土内支撑系统,通过在内围檩和外围檩之间设置液压千斤顶,将外围檩和基坑外围护桩或者基坑外围护墙向外回顶,通过插片插入插片式补偿变形锁定装置内,以消除插片式补偿变形锁定装置上的各插片之间的间隙,从而支撑所述内围檩与外围檩。上述结构可以避免基坑围外护桩或基坑围护墙在基坑外部土压力和内支撑梁轴向收缩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向基坑内的形变过大造成的基坑安全隐患问题。但该装置并未考虑外围檩轴向方向变形的抵御,待外围檩发生长度方向发生弯曲才开始抵御,效果有限。并且,液压缸和插片式补偿变形锁定装置操作时不易安装于内外围檩之间,以及液压缸的动力源失效会造成液压缸无法在内外围檩之间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以解决基坑内壁上的围檩梁在长时间使用出现的轴向变形,造成基坑内支撑架构损坏的问题。还相应提供一种具有该变形补偿装置的基坑支撑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所述变形补偿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内支撑梁与外围檩之间的内围檩,以及若干位于内围檩与外围檩之间的变形补偿结构,所述变形补偿结构包括竖向且间隔布置的固定板和抵接板,以及连接于固定板和抵接板之间的链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板与内围檩相连,所述抵接板与外围檩抵接,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链条,以及连接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第一轴上,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固定板均铰接于第一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轴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和抵接板均铰接于第二轴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竖板,所述竖板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可被压缩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驱动连接板翻转继而带动抵接板翻转,以使抵接板保持竖直与外围檩抵接的状态。上述变形补偿装置的应用原理为:外围檩轴向形变对装置进行挤压,使得内外围凛之间的距离减少。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两个铰接点受力打破原来的一个平衡,发生翻转趋势,驱使齿链微转,从而连接板倾斜导致翻转机构被压缩,使得整体装置收缩,且抵紧在内外围檩之间。通过调整翻转机构,以驱动连接板反向翻转继而带动抵接板翻转,以使抵接板保持竖直与外围檩抵接的状态。在外围檩发生轴向形变时,通过抵接座于连接板之间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驱使链条转动,由于齿轮与齿链的啮合传动比较稳定,齿链传动的摩擦力较大,从而在缓冲过程中起到抵紧的作用。从而通过链条与连接板以及两个齿轮之间啮合作用对外围檩的轴向变形荷载进行缓冲支撑,具有在外围檩轴向变形时对外围檩进行防护的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围檩的内壁面上固定有锚板,所述锚板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板滑设于所述抵接槽中,所述抵接槽的底壁和抵接板之间设有减震弹簧。通过外围檩内壁上的锚板上开设抵接槽,将抵接座抵接在抵接槽内的减震板上,通过压缩弹簧对减震板一个缓冲作用,在外围檩发生形变时,起到一个减少载荷冲击的效果。所述抵接板朝向抵接槽的侧面上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上下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抵接槽的上下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相应的滑槽中。在减震板的侧壁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滑槽对滑块的限位,将减震板一直限位在抵接槽内,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对减震板一个抵紧力,将减震板一直收纳在抵接槽内。所述减震板朝向抵接板的壁面上设有定位块,所述抵接板朝向所述减震板的壁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块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在定位块于限位槽抵紧的作用下可以将抵接座与减震板快速抵接,将抵接板快速安装在抵接槽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连接座、套管、第一螺杆、驱动块和拉伸弹簧,所述连接座设于固定板上且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套管的一端铰接于连接座上,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于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与竖板之间,所述驱动块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杆上,且所述驱动块与套管靠近竖板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驱动块将螺纹杆收缩,通过拉伸弹簧拉紧将竖杆往拉伸弹簧的一端拉动,通过连接杆与竖杆一体转动将抵接座拉动绕连接杆转动,通过调节拉伸弹簧的拉紧力将抵接座调整在水平的位置,将抵接座抵紧在抵接槽内,通过调节驱动块将螺纹杆转动调节拉伸弹簧的拉紧力将抵接座绕连接杆翻转,具有便捷安装抵接座的效果。所述固定板和内围檩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固定板朝向外围檩的方向移动,以使抵接板保持与外围檩抵接的状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管、第二螺杆和传动组件,所述连接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朝向内围檩的壁面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传动相连,所述传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螺杆旋转。通过传动件驱使螺杆转动,将连接管移动出,通过调节连接管的伸出距离将抵接座抵紧在抵接槽内,使得变形补偿装置抵紧在内围檩与外围檩之间,具有将变形补偿装置适应不同内围檩与外围檩之间距离的效果。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心轮、与中心轮的内壁啮合传动的多个行星轮,以及与所述中心轮的外壁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第二螺杆设有多个,第二螺杆与行星轮一一对应且传动连接;所述中心轮、行星轮和蜗杆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内围檩上。通过驱动蜗杆转动,在蜗轮环转动的作用下带动啮合的行星轮转动,通过多个行星轮同向转动驱使连接管在内围檩与外围檩之间移动,将抵接座抵接在抵接槽内,在蜗轮与蜗轮环啮合的作用下,使得蜗轮环在任意位置锁紧,具有便捷操作对螺杆进行锁紧的效果。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卡接架,所述卡接架设于内围檩朝向外围檩的侧面上,所述安装板卡设于卡接架中,所述第二螺杆和中心轮均与安装板转动相连,所述安装板朝向外围檩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所述变形补偿装置包括位于内支撑梁与外围檩(1)之间的内围檩(2),以及若干位于内围檩(2)与外围檩(1)之间的变形补偿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补偿结构(3)包括竖向且间隔布置的固定板(31)和抵接板(37),以及连接于固定板(31)和抵接板(37)之间的链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板(31)与内围檩(2)相连,所述抵接板(37)与外围檩(1)抵接,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5)、与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5)啮合传动的链条(36),以及连接于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5)之间的连接板(34),所述第一齿轮(33)固定于第一轴上,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和固定板(31)均铰接于第一轴上,所述第二齿轮(35)固定于第二轴上,所述连接板(34)的另一端和抵接板(37)均铰接于第二轴上,所述连接板(34)的下端设有竖板(41),所述竖板(41)和固定板(31)之间连接有可被压缩的翻转机构(4),所述翻转机构(4)用于驱动连接板(34)翻转继而带动抵接板(37)翻转,以使抵接板(37)保持竖直与外围檩(1)抵接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所述变形补偿装置包括位于内支撑梁与外围檩(1)之间的内围檩(2),以及若干位于内围檩(2)与外围檩(1)之间的变形补偿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补偿结构(3)包括竖向且间隔布置的固定板(31)和抵接板(37),以及连接于固定板(31)和抵接板(37)之间的链传动机构,所述固定板(31)与内围檩(2)相连,所述抵接板(37)与外围檩(1)抵接,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5)、与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5)啮合传动的链条(36),以及连接于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5)之间的连接板(34),所述第一齿轮(33)固定于第一轴上,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和固定板(31)均铰接于第一轴上,所述第二齿轮(35)固定于第二轴上,所述连接板(34)的另一端和抵接板(37)均铰接于第二轴上,所述连接板(34)的下端设有竖板(41),所述竖板(41)和固定板(31)之间连接有可被压缩的翻转机构(4),所述翻转机构(4)用于驱动连接板(34)翻转继而带动抵接板(37)翻转,以使抵接板(37)保持竖直与外围檩(1)抵接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檩(1)的内壁面上固定有锚板(11),所述锚板(1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抵接槽(12),所述抵接板(37)滑设于所述抵接槽(12)中,所述抵接槽(12)的底壁和抵接板(37)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37)朝向抵接槽(12)的侧面上设有减震板(122),所述减震板(122)的上下两端设有滑块(123),所述抵接槽(12)的上下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24),所述滑块(123)滑动连接于相应的滑槽(12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122)朝向抵接板(37)的壁面上设有定位块(1221),所述抵接板(37)朝向所述减震板(122)的壁面上开设有限位槽(371),所述定位块(1221)置于所述限位槽(37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撑系统的变形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连接座(42)、套管(43)、第一螺杆(44)、驱动块(45)和拉伸弹簧(46),所述连接座(42)设于固定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柱付喜然车四林谢奠凡季希辉王乐威冉岐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