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41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柱筋制作;步骤(2):外箍标记、柱角立筋标记;步骤(3):操作架搭设;步骤(4):柱角立筋安装;步骤(5):箍筋安装;步骤(6):四边校正及临时固定;步骤(7):柱内立筋安装;步骤(8):绑扎成型;步骤(9):拆除临时固定与操作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先箍筋后立筋的逆作法施工,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柱筋成型效果美观,质量效果优良,能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的竖向高度不断突破新高,为了保证建筑的竖向刚度,柱的截面尺寸也随之越来越大,相应柱的立筋与箍筋规格也越来越大,大截面柱的大直径立筋与箍筋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传统的柱筋安装方式采用先将箍筋套入柱底,再接长立筋,然后将箍筋逐个向上滑动安装到位,这种工艺存在以下弊端:

3、弊端(1):由于螺纹钢筋勒的阻力作用,导致箍筋上滑的过程中阻力很大,工人劳动强度很大;

4、弊端(2):需要把每个箍筋都从柱底部向上滑动到安装位置,做了大量的无用工,安装效率非常低;

5、弊端(3):箍筋从底部上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撞立筋直螺纹套筒,尤其大直径直螺纹套筒,外径比钢筋直径大许多,加大了箍筋上滑的困难。

6、为解决上述传统大截面柱钢筋安装的问题,急需研发一种劳动强度低,安装效率高,安装方便,质量有保证的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安装效率高,安装方便,质量有保证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柱筋制作;

4、步骤(2):外箍标记、柱角立筋标记;

5、步骤(3):操作架搭设;

6、步骤(4):柱角立筋安装;

7、步骤(5):箍筋安装;

8、步骤(6):四边校正及临时固定;

9、步骤(7):柱内立筋安装;

10、步骤(8):绑扎成型;

11、步骤(9):拆除临时固定与操作架。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柱筋制作包括外箍制作、内箍制作、柱角立筋制作、柱内立筋制作和拉钩制作,所述外箍、内箍、拉钩的弯钩长度和角度符合规范要求,所述柱角立筋、柱内立筋的丝头采用塑料套帽保护。

13、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外箍标记,选取一个外箍,在其上用记号笔标记出内箍的角点位置,然后以本箍筋为标准件,将本柱的所有外箍竖向叠放,采用竖直尺,在所有外箍上标记出内箍、拉钩的角点位置;所述柱角立筋标记,根据外箍的竖向设计间距,采用记号笔标记出每道外箍的竖向位置。

14、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操作架搭设,采用盘扣架搭设,搭设宽度900mm,跨距根据柱截面而定,步距1.2m-1.8m,外侧立杆高度高于操作层1.5m,搭设成四边封闭式操作架,四边采用钢管斜撑,支撑点撑在楼板上,保证操作架稳定安全。

15、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柱角立筋安装,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使用扭力扳手按规范扭矩要求安装到位。

16、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箍筋安装,将外箍按照柱角立筋上的标记,从下至上依次安装至顶,开口方向交错布置,绑扎牢固;所述内箍、拉钩按标记仅搁置于外箍之上,开口方向交错布置,不绑扎。

17、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四边校正及临时固定,选取柱相临两个面作为校正面,从柱顶吊锤球,参考地面控制线进行校正,校正后采用钢筋临时固定于操作架上,保证柱筋竖直。

18、进一步地,步骤(7)中,所述柱内立筋安装,将四边剩余的立筋,从顶部向下插入套筒内,采用扭力扳手按规范扭矩要求安装到位,操作人员带安全带作业。

19、进一步地,步骤(8)中,所述绑扎成型,将外箍和内箍分别与立筋绑扎牢固,操作人员带安全带作业。

20、进一步地,步骤(9)中,所述拆除临时固定与操作架,先将临时固定拆除,再拆除操作架,拆除时,从上而下拆除,拆除的盘扣架管严禁抛掷,保证安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解决传统工艺中先将箍筋先放置柱底部,立筋安装后再逐个将箍筋向上滑移到位的工序,且此工序施工过程中由于螺纹钢筋勒的阻力作用,以及直螺纹套筒外径大等不利因素,造成施工劳动强度相当大,功效非常低的问题,且具有以下优点:1.安装方便,劳动强度低;2.安装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3.质量、安全有保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柱筋制作包括外箍制作、内箍制作、柱角立筋制作、柱内立筋制作和拉钩制作,所述外箍、内箍、拉钩的弯钩长度和角度符合规范要求,所述柱角立筋、柱内立筋的丝头采用塑料套帽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外箍标记,选取一个外箍,在其上用记号笔标记出内箍的角点位置,然后以本箍筋为标准件,将本柱的所有外箍竖向叠放,采用竖直尺,在所有外箍上标记出内箍、拉钩的角点位置;所述柱角立筋标记,根据外箍的竖向设计间距,采用记号笔标记出每道外箍的竖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操作架搭设,采用盘扣架搭设,搭设宽度900mm,跨距根据柱截面而定,步距1.2m-1.8m,外侧立杆高度高于操作层1.5m,搭设成四边封闭式操作架,四边采用钢管斜撑,支撑点撑在楼板上,保证操作架稳定安全。p>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柱角立筋安装,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使用扭力扳手按规范扭矩要求安装到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箍筋安装,将外箍按照柱角立筋上的标记,从下至上依次安装至顶,开口方向交错布置,绑扎牢固;所述内箍、拉钩按标记仅搁置于外箍之上,开口方向交错布置,不绑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四边校正及临时固定,选取柱相临两个面作为校正面,从柱顶吊锤球,参考地面控制线进行校正,校正后采用钢筋临时固定于操作架上,保证柱筋竖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柱内立筋安装,将四边剩余的立筋,从顶部向下插入套筒内,采用扭力扳手按规范扭矩要求安装到位,操作人员带安全带作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绑扎成型,将外箍和内箍分别与立筋绑扎牢固,操作人员带安全带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所述拆除临时固定与操作架,先将临时固定拆除,再拆除操作架,拆除时,从上而下拆除,拆除的盘扣架管严禁抛掷,保证安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柱筋制作包括外箍制作、内箍制作、柱角立筋制作、柱内立筋制作和拉钩制作,所述外箍、内箍、拉钩的弯钩长度和角度符合规范要求,所述柱角立筋、柱内立筋的丝头采用塑料套帽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外箍标记,选取一个外箍,在其上用记号笔标记出内箍的角点位置,然后以本箍筋为标准件,将本柱的所有外箍竖向叠放,采用竖直尺,在所有外箍上标记出内箍、拉钩的角点位置;所述柱角立筋标记,根据外箍的竖向设计间距,采用记号笔标记出每道外箍的竖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操作架搭设,采用盘扣架搭设,搭设宽度900mm,跨距根据柱截面而定,步距1.2m-1.8m,外侧立杆高度高于操作层1.5m,搭设成四边封闭式操作架,四边采用钢管斜撑,支撑点撑在楼板上,保证操作架稳定安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截面柱先箍筋后立筋逆作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柱角立筋安装,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使用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前程周游刘唐进卢励行邱贤德曹欣阳飞孙涛王成徐谭彭珊谭桢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