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88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技术涉及透水沥青路面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测试结构,所述测试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底部的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动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前侧壁和外框的内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实验台,所述实验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境箱。该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通过测试结构对透水沥青路面的空隙演化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出不同荷载下沥青路面空隙的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透水沥青路面测试,具体为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高渗透性生态型路面,在市政道路中得到了逐步应用,透水沥青路面较高的空隙率能让雨水快速渗入地下,减缓城市地表径流,连通空隙具有吸音、保温、降噪的功能。

2、透水沥青路面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不断被压实,并且轮胎磨损物或其他细颗粒组成的路面沉积物会随着降雨不断进入空隙内部,使得路面空隙不断下降,逐渐演变成不透水路面,为研究透水沥青路面空隙的演化规律需要用到相应的装置进行试验,然而现有部分技术无法实时监测动态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空隙的变化规律,故而提出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具备了监测动态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空隙的变化规律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时监测动态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空隙的变化规律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监测动态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空隙的变化规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测试结构;

5、所述测试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顶板底部的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动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前侧壁和外框的内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实验台,所述实验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境箱,所述环境箱的内部放置有透水沥青块,所述实验台的内部开设有水腔,所述水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集流管,所述集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所述实验台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阀,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板。

6、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与透水沥青块上下相对应,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柱的左侧壁。

8、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位于气缸的后方,所述喷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四个喷淋头且与透水沥青块上下相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水阀固定连接于环境箱的左侧壁,所述操作板位于实验台的右方。

10、进一步的,所述集流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九个管头,且九个管头呈等距平行分布。

11、进一步的,所述集流管的管头依次贯穿水腔的内顶壁、实验台的上表面、环境箱的底部和环境箱的内底壁。

12、进一步的,所述线性电机的输入端与操作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入端与操作板的输出端电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通过测试结构对透水沥青路面的空隙演化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出不同荷载下沥青路面空隙的变化规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下方设置有测试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7)与透水沥青块(10)上下相对应,所述水泵(14)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柱(2)的左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5)位于气缸(5)的后方,所述喷淋管(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四个喷淋头且与透水沥青块(10)上下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17)固定连接于环境箱(9)的左侧壁,所述操作板(18)位于实验台(8)的右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九个管头,且九个管头呈等距平行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12)的管头依次贯穿水腔(11)的内顶壁、实验台(8)的上表面、环境箱(9)的底部和环境箱(9)的内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电机(4)的输入端与操作板(18)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气缸(5)的输入端与操作板(18)的输出端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下方设置有测试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7)与透水沥青块(10)上下相对应,所述水泵(14)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柱(2)的左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空隙演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5)位于气缸(5)的后方,所述喷淋管(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四个喷淋头且与透水沥青块(10)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谭春华尹利国占云海邓程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