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3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通过在基坑周边根据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桩垛,具体方法是:(1)即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支护桩侧面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不少于两根支护桩的桩垛,所述桩垛支护桩同基础支护桩用连梁连接。(2)所述用于连接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的多根连梁呈间隔均匀排列,分为连梁主筋、连梁腰筋及连梁箍筋,所述连梁主筋、连梁腰筋竖向设置,所述连梁箍筋横向设置,形成稳固的交叉连接体。(3)所述桩垛内的内部支护桩之间通过桩顶的冠梁连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桩垛支护桩能有效的减小原基础支护结构变形,对使基坑变形在可控范围内,消除基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使用场地有限、开挖深度较大、地质条件较差或对变形有一定要求的基坑工程中,排桩是常用的一种支护方式。目前常采用的深基坑模拟软件都能计算出排桩支护变形值,但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坑侧中间区域易出现超出计算的支护结构变形,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常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中,通过实时监测发现,基坑最大变形支通常出现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坑侧中间区域处,且变形值通常超过深基坑计算软件理论值,对基坑使用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通过设置桩垛能有效的减小原基础支护结构变形,对使基坑变形在可控范围内,消除基坑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通过在基坑周边根据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桩垛,具体方法是:(1)即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支护桩侧面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桩垛支护桩,所述桩垛支护桩同基础支护桩用连梁连为一体;(2)所述用于连接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的多根连梁呈间隔均匀排列,分为连梁主筋、连梁腰筋及连梁箍筋,所述连梁主筋、连梁腰筋竖向设置,所述连梁箍筋横向设置,形成稳固的交叉连接体;(3)所述桩垛支护桩的内部之间通过桩顶的冠梁连为一体,所述冠梁包括冠梁主筋、冠梁腰筋及冠梁箍筋,彼此交叉垂直连接。进一步,所述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的高度等同,大小一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更有效的支护。所述桩垛支护桩由至少两根支护桩组成,所述桩垛支护桩按双排桩的支护模式进行支挡。上述基础支护桩即为基坑周边支护桩。所述冠梁与连梁均按构造配筋设置,包括主筋、腰筋与箍筋,彼此交叉垂直连接,形成稳固的连接体。上述方法有效减小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侧和形状不规则的基坑中向坑内突出的阳角处支护结构变形,有效的缩小支护结构变形,桩垛及与基坑周边支护桩连接方式为:桩垛内支护桩间通过桩顶冠梁连接为一体,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即基坑周边支护桩)通过桩顶连梁连为一体,冠梁及连梁按构造配筋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边长跨度比较大基坑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桩垛,能有效的减小支护结构变形,对使基坑变形在可控范围内,消除基坑安全隐患,均发挥较好作用,且增加工程造价相对较小。总体来说,通过在基坑周边根据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桩垛是一种有效增强支护安全性且相对较经济的改进措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梁的配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冠梁的配筋示意图。图中,1、桩垛支护桩,2、基础支护桩,3、连梁,31、连梁主筋,32、连梁腰筋,33、连梁箍筋;4、冠梁,41、冠梁主筋,42、冠梁腰筋,43、冠梁箍筋,5、冠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2与图3,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通过在基坑周边根据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桩垛,具体方法是:(1)即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支护桩2侧面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桩垛支护桩1,所述桩垛支护桩1同基础支护桩2用连梁3连为一体.(2)所述用于连接桩垛支护桩1与基础支护桩2的多根连梁3呈间隔均匀排列,分为连梁主筋31、连梁腰筋32及连梁箍筋33,所述连梁主筋31、连梁腰筋32竖向设置,所述连梁箍筋33横向设置,形成稳固的交叉连接体,如图2所示。(3)所述桩垛支护桩1的内部之间通过桩顶的冠梁4连为一体,所述冠梁4包括冠梁主筋41、冠梁腰筋42及冠梁箍筋43,彼此交叉垂直连接,如图3所示。进一步,基础支护桩2内部各个支护桩也通过桩顶的另一冠梁5连为一体。基础支护桩2即为基坑周边的支护桩。桩垛支护桩1与基础支护桩2的高度等同,大小一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更有效的支护。图中所示,桩垛支护桩1由两根支护桩组成,桩垛按双排桩的支护模式进行支挡。上述冠梁4、冠梁5和连梁3均按照按构造配筋设置,钢筋彼此交叉垂直连接,形成稳固的连接体。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方案,有效减小了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侧和形状不规则的基坑中向坑内突出的阳角处支护结构变形,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侧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不少于两根桩的桩垛,桩垛支护桩同基坑周边支护桩用连梁连接,桩垛按类似双排桩的支护模式进行支挡,又对基坑周边支护桩起到一定程度的抗拉支点作用,从而有效的缩小支护结构变形,构思巧妙,效果明显。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基坑周边根据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桩垛,具体方法是:/n(1)即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支护桩侧面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桩垛支护桩,所述桩垛支护桩同基础支护桩用连梁连为一体;/n(2)所述用于连接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的多根连梁呈间隔均匀排列,分为连梁主筋、连梁腰筋及连梁箍筋,所述连梁主筋、连梁腰筋竖向设置,所述连梁箍筋横向设置,形成稳固的交叉连接体;/n(3)所述桩垛支护桩的内部之间通过桩顶的冠梁连为一体,所述冠梁包括包括冠梁主筋、冠梁腰筋及冠梁箍筋,彼此交叉垂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基坑周边根据需要按一定距离设置桩垛,具体方法是:
(1)即在边长跨度比较大的基础支护桩侧面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处桩垛支护桩,所述桩垛支护桩同基础支护桩用连梁连为一体;
(2)所述用于连接桩垛支护桩与基础支护桩的多根连梁呈间隔均匀排列,分为连梁主筋、连梁腰筋及连梁箍筋,所述连梁主筋、连梁腰筋竖向设置,所述连梁箍筋横向设置,形成稳固的交叉连接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经伟庞建成张春飞李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