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其包括板体;板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保温板和底板,基材背离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基材和底板背离保温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沿板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槽的两端贯穿于板体的端面,固定槽靠近板体边缘一侧的槽壁贯穿于板体的侧壁;板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基材、保温板和底板固定于一起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板体两侧的U形板和固定U形板与板体的固定件;U形板的外侧与板体的两侧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温板安装稳固,不易脱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
技术介绍
目前,保温板是一种集保温、节能、防水、装饰于一体的一体板,其常见种类包括有XPS保温板、聚氨酯保温板、岩棉保温板、酚醛保温板等等;保温板的性能特点:高耐火性、高保温性、强度相对好、不易碎裂、质轻、无毒无害、寿命长、耐水性好、界面好、节能安全等。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85009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了一种带支撑结构的保温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与所述第二保温板之间设有交叉形成网状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保温板与所述第二保温板之间填充有防火材料。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保温板对墙壁进行加厚进行保温时,由于保温板呈块状,通常采用拼接的方式胶粘在墙壁上,长期使用后,保温板容易脱落,无法进行有效保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其保温板安装稳固,不易脱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保温板和底板,所述基材背离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基材和底板背离保温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板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槽的两端贯穿于板体的端面,固定槽靠近板体边缘一侧的槽壁贯穿于板体的侧壁;所述板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基材、保温板和底板固定于一起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板体两侧的U形板和固定U形板与板体的固定件;所述U形板的外侧与板体的两侧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U形板,能够将基材、保温板以及底板通过固定件包裹于一起,使得板体的整体结构不易发生分离脱落的现象,提高了板体的整体性。固定槽的设置,使得U形板的两外侧壁与基材和底板相背离的一侧平齐,提高了板体外侧的平整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形板的水平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板体靠近U形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孔连通的插接孔;所述螺纹孔和插接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板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孔连通的圆形槽;所述固定件包括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开设有转孔,转孔的轴线与螺纹柱的轴线不重合;所述转孔内螺纹连接有转轴;所述螺纹柱靠近板体的一侧设有端部与转轴固定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小于圆形槽的半径;所述转轴背离定位杆的一端设有扭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U形板插接于板体上,将螺纹柱固定于U形板上,且螺纹柱的一端与插接孔的孔壁抵接。在初始状态时,定位杆长度方向的两端不超过螺纹柱的外侧壁,定位杆的端部朝向螺纹柱的中心线处。通过转动扭块,使得转轴带动定位杆转动,使得定位杆的端部向背离螺纹柱中心线处转动,定位杆的端部伸入至圆形槽内并与圆形槽靠近插接孔一侧的槽壁抵紧,从而实现将U形板固定于基材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沿板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燕尾槽的一端贯穿于板体的端面;所述U形板的内侧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燕尾槽和燕尾条,能够提高U形板与板体的连接,首先将U形板沿着板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插接,使得燕尾条插接于燕尾槽内,对U形板进行初步固定,使得U形板不易沿着板体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再将螺纹柱从U形板的一侧进行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攻有螺纹柱外侧壁配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孔的内壁设置内螺纹,使得螺纹柱在旋进插接孔内,能与插接孔的内壁螺纹连接,进一步提高了U形板与板体的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板的两侧设置有T形条;所述基材和底板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T形条固定的T形槽;所述T形槽的端部贯穿于基材和底板的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温板的两侧设置T形条,进一步加强基材和底板与保温板的连接,使得层与层之间不易产生脱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T形条沿保温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T形条能够提高基材、底板与保温板的连接,使得保温板与基材和底板之间不易涨开。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扭块呈圆盘状;所述扭块背离转轴的端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一端与扭块的中心连接,条形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扭块的边缘;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杆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扭块上设置条形槽,能够方便判断定位杆的端部的位置,能够快速了解定位杆是否与圆形槽的槽壁卡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U形板,能够将基材、保温板以及底板通过固定件包裹于一起,使得板体的整体结构不易发生分离脱落的现象,提高了板体的整体性;2、设置燕尾槽和燕尾条,能够提高U形板与板体的连接,首先将U形板沿着板体的高度方向进行插接,使得燕尾条插接于燕尾槽内,对U形板进行初步固定,使得U形板不易沿着板体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3、在保温板的两侧设置T形条,进一步加强基材和底板与保温板的连接,使得层与层之间不易产生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板体;2、基材;21、固定槽;22、燕尾槽;23、T形槽;3、保温板;31、插接孔;32、圆形槽;33、T形条;4、底板;5、防水层;6、固定装置;61、U形板;611、螺纹孔;62、固定件;621、螺纹柱;622、转轴;623、扭块;624、定位杆;625、条形槽;6262、转孔;63、燕尾条;64、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包括板体1。板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2、保温板3和底板4,基材2背离保温板3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5。防水层5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参照图1,基材2和底板4背离保温板3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21,固定槽21沿板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槽21的两端分别贯穿于板体1的上下两端面,固定槽21靠近板体1边缘一侧的槽壁贯穿于板体1的侧壁。参照图1,为了加强保温板3与基材2和底板4的连接,在保温板3的两侧固定有T形条33,T形条33沿保温板3高度方向延伸。T形条33沿保温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基材2和底板4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与T形条33固定的T形槽23,T形槽23的端部贯穿于基材2和底板4的端面。参照图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2)、保温板(3)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2)背离保温板(3)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基材(2)和底板(4)背离保温板(3)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沿板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槽(21)的两端贯穿于板体(1)的端面,固定槽(21)靠近板体(1)边缘一侧的槽壁贯穿于板体(1)的侧壁;所述板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基材(2)、保温板(3)和底板(4)固定于一起的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设于板体(1)两侧的U形板(61)和固定U形板(61)与板体(1)的固定件(62);所述U形板(61)的外侧与板体(1)的两侧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材(2)、保温板(3)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2)背离保温板(3)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基材(2)和底板(4)背离保温板(3)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沿板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槽(21)的两端贯穿于板体(1)的端面,固定槽(21)靠近板体(1)边缘一侧的槽壁贯穿于板体(1)的侧壁;所述板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基材(2)、保温板(3)和底板(4)固定于一起的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设于板体(1)两侧的U形板(61)和固定U形板(61)与板体(1)的固定件(62);所述U形板(61)的外侧与板体(1)的两侧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多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61)的水平部上开设有螺纹孔(611);所述板体(1)靠近U形板(61)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孔(611)连通的插接孔(31);所述螺纹孔(611)和插接孔(31)的轴线重合;所述板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孔(31)连通的圆形槽(32);所述固定件(62)包括与螺纹孔(611)螺纹连接的螺纹柱(621);所述螺纹柱(621)一端开设有转孔(626),转孔(626)的轴线与螺纹柱(621)的轴线不重合;所述转孔(626)内螺纹连接有转轴(622);所述螺纹柱(621)靠近板体(1)的一侧设有端部与转轴(622)固定的定位杆(624);所述定位杆(624)的长度小于圆形槽(32)的半径;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轩赢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