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桩基托换方法利用原有桥墩,通过施工新桩基、托换承台、千斤顶以及托换梁,形成新的受力体系,进而实施旧桩基的拔除,该方法中基坑开挖大、风险高、费用高、施工难度大,无法拔除旧桩基等问题。桩基托换方法还可以在新桥墩的承台上进行托换支撑结构的搭建,如将其运用于旧桥翻新改造中,新桥墩的搭建位置距离旧桥墩较远,导致需要利用较多的材料才能实现托换支撑结构的搭建,提高了托换支撑结构的成本,同时由于新桥墩和旧桥墩之间较远的距离,导致托换支撑结构的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旧桥翻新改造,托换支撑结构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包括:与原承台植筋连接的扩展承台、设置于扩展承台上的多个横向排列立柱钢管桩,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立柱钢管桩顶部的承重装置,所述立柱钢管桩与原墩柱之间设有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原承台植筋连接的扩展承台、设置于扩展承台上的多个横向排列立柱钢管桩,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立柱钢管桩顶部的承重装置,所述立柱钢管桩与原墩柱之间设有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柱钢管桩顶部的横向承重梁,所述立柱钢管桩之间通过斜撑和平联连接,所述扩展承台位于原承台顺桥向的边跨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原承台植筋连接的扩展承台、设置于扩展承台上的多个横向排列立柱钢管桩,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立柱钢管桩顶部的承重装置,所述立柱钢管桩与原墩柱之间设有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柱钢管桩顶部的横向承重梁,所述立柱钢管桩之间通过斜撑和平联连接,所述扩展承台位于原承台顺桥向的边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承台包括支撑所述立柱钢管桩的承重部以及与所述立柱钢管桩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承重部紧贴设置于所述原承台侧面;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扩展承台顶面延伸至原承台顶面,使得扩展承台与原承台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与所述原承台植筋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原承台顶面梅花形植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梅花形植筋的植筋深度和钢筋的直径比为15:1,植筋的钢筋间距为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原墩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墩柱上设置有锚固结构的预埋件,所述支撑结构通过锚固结构锚固在所述原墩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墩柱上包括浇筑于所述原墩柱侧面上的锚固层,所述锚固结构设置于所述锚固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沿着所述原墩柱轴线方向的间距为1.5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托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川,周旭,刘金伟,班盛钧,何传峰,赵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