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38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通过二次化学嫁接法调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硅烷偶联剂厚度,通过调整聚酰胺网的目数调控微米结构,微纳复合制备了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的超疏水网。受益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与聚酰胺网的微米结构之间协同作用,该网显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自清洁性,并且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和延迟结冰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输电线路和各种电力器材的防冰保护提供了新的经济可行的方法,为防冰科研工作提供了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2008年长期的冻雨,导致华南地区37%500千伏输电塔因超载而倒塌(ColdRegSciTech,2015,112:87-9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了许多除冰和防冰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超疏水表面作为一种潜在的消除表面结冰的途径越来越受到关注(PolyChem,2020,11:2370-2380)。众所周知,荷叶表现出典型的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CA)大于150°,滑动角(SA)小于10°。低表面能与适宜的形态相结合使水滴不能停留在荷叶表面(JMaterChemA,2020,8:3509-3516)。受此启发,人们对超疏水表面的防冰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超疏水表面具有延迟结冰时间、降低覆冰粘附力或两者兼有的优点(JMaterChemA,2018,6:13549-13581)。然而,大多数超疏水表面的粘附强度大于100KPa,远远高于光滑表面(JMaterChemA,2016,4:18253-1825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Lim等人认为保持亚稳态的Cassie-Baxter状态至关重要,并发现纹理良好的微尺度超疏水表面可以显著降低冰的粘附(ApplSurfSci,2018,435:585-591)。Zhong等人最近报道了利用双尺度微纳结构获得的极高的Cassie-Baxter态,但没有报道覆冰粘附力。同时,Servio等人指出,适当的表面形貌可以促进界面裂纹的扩展,进而降低冰的粘附力(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6,8:8789-8800)。采用合适的微纳米结构制备超疏水材料可能是降低冰粘着力的一种解决方案。并且从大规模应用的角度来看,聚酰胺网已被用作制备超疏水材料(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5,7:4809-4816)的衬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聚酰胺网为基底,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的同时还可以延迟冻冰时间的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一次嫁接:将3g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加入到200ml甲苯中,超声波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5mlKH550改性剂,12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一次嫁接,第一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收集;(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二次嫁接:将3g完成第一次嫁接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放入200ml甲苯中,超声波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4ml端环氧基聚硅氧烷,8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二次嫁接,第二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收集;(3)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将3.5g甲酸加入6.5g乙醇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0.5g二次的嫁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1小时,得到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4)制备超疏水网:将一定目数的聚酰胺网用乙醇洗净并晾干,将洗净后的聚酰胺网加入到装有二氧化硅悬浊液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60℃温度箱中反应1小时,将聚酰胺网从反应釜中取出,在空气中晾干,得到超疏水网。所述步骤(1)中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5-20nm。所述步骤(1)或步骤(2)中高速离心的速度为10000rpm。所述步骤(2)中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为5000g/mol。所述步骤(4)中聚酰胺网的目数为60。所述步骤(4)中聚酰胺网为带有聚酰胺纤维的网状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化学嫁接法调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硅烷偶联剂厚度,将二次嫁接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嵌入到聚酰胺网基体上,通过调整聚酰胺网的目数调控微米结构,微纳复合制备的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的超疏水网;受益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与聚酰胺网的微米结构之间协同作用,该网表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自清洁性,并且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10KPa)和延迟结冰(~1076s)的性能,为输电线路和各种电力器材的防冰保护提供了新的经济可行的方法,为防冰科研的工作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特定比例的甲酸和乙醇混合溶液部分溶解聚酰胺网,纳米颗粒进入聚酰胺纤维后干燥即可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加工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二次嫁接示意图。图2是不同目数聚酰胺网的光学显微镜图.(a)60目,(b)80目,(c)100目,(d)300目,(e)400目,(f)500目。图3是实施例1超疏水聚酰胺网纤维上的纳米颗粒团图。图4是不同目数的覆冰粘附力对比图。图5是实施例1中60目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延迟结冰性能图。图6是实施例1与其他现有文献样品覆冰粘附力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第一次嫁接:将3g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直径15-20nm)加入200ml甲苯中,然后将溶液超声波搅拌30分钟以充分混合。接着在溶液中加入5mlKH550改性剂,12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一次嫁接,第一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10000rpm)收集。(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第二次嫁接:将3g完成第一次嫁接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放入200ml甲苯中,然后将溶液超声波搅拌30分钟以充分混合。接着在溶液中加入4ml端环氧基聚硅氧烷(5000g/mol,Sigma-Aldrich),8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二次嫁接,第二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10000rpm)收集。(3)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的制备:将3.5g甲酸加入6.5g乙醇中,然后将溶液搅拌10分钟以充分混合。在上述溶液中加入0.5g二次嫁接纳米二氧化硅,并搅拌1小时,得到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4)超疏水网的制备:将60目的聚酰胺网(面积分数:0.638)用乙醇洗净并晾干,将洗净后的聚酰胺网加入装有悬浊液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60℃温度箱中反应1小时。在镊子的帮助下,将聚酰胺网从反应釜中取出,在空气中晾干,得到超疏水网。实施例2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第一次嫁接:将3g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直径15-20nm)加入200ml甲苯中,然后将溶液超声波搅拌30分钟以充分混合。接着在溶液中加入5mlKH550改性剂,12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一次嫁接,第一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10000rpm)收集。(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第二次嫁接:将3g完成第一次嫁接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放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n(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一次嫁接:将3g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加入到200ml甲苯中,超声波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5ml KH550改性剂,12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一次嫁接,第一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收集;/n(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二次嫁接:将3g完成第一次嫁接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放入200ml甲苯中,超声波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4ml端环氧基聚硅氧烷,8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二次嫁接,第二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收集;/n(3)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将3.5g甲酸加入6.5g乙醇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0.5g二次的嫁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1小时,得到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n(4)制备超疏水网:将一定目数的聚酰胺网用乙醇洗净并晾干,将洗净后的聚酰胺网加入到装有二氧化硅悬浊液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60℃温度箱中反应1小时,将聚酰胺网从反应釜中取出,在空气中晾干,得到超疏水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极低覆冰粘附力超疏水聚酰胺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一次嫁接:将3g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加入到200ml甲苯中,超声波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5mlKH550改性剂,12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一次嫁接,第一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收集;
(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二次嫁接:将3g完成第一次嫁接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放入200ml甲苯中,超声波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4ml端环氧基聚硅氧烷,80℃下冷凝回流12小时完成第二次嫁接,第二次嫁接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高速离心收集;
(3)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将3.5g甲酸加入6.5g乙醇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0.5g二次的嫁接纳米二氧化硅,搅拌1小时,得到改性二氧化硅悬浊液;
(4)制备超疏水网:将一定目数的聚酰胺网用乙醇洗净并晾干,将洗净后的聚酰胺网加入到装有二氧化硅悬浊液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放入60℃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自强范孝良花广如段巍李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