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包括:房屋骨架、多个屋面墙面一体板和密封压条;多个屋面墙面一体板沿房屋骨架的左右方向并排铺设在房屋骨架上,包括覆盖屋顶的屋面板段以及覆盖前侧或后侧墙体的墙面板段,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由屋面墙面一体板折弯成型;密封压条沿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拼接缝延伸,在墙面板段和屋面板段相接位置弯折,包覆在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上,实现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拼接缝处的密封。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由屋面墙面一体板弯折成型,弯折部分的恰好对应房屋顶面和墙面相接位置,与现有技术中顶面和墙面拼接的方式相比,消除了相互对应的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之间的缝隙,防止该位置出现渗水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
技术介绍
传统房屋的顶面(屋面)一般在前后方向上伸出前后墙面,形成屋檐,以将雨水引流至房屋前后两侧,并防止雨水从顶面和墙面的连接位置渗透进入墙体结构,甚至房屋内部。对于近年来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的装配式房屋,为了简化装配结构、美化房屋造型或者达到一些房屋使用要求,需要房屋的顶面和前后墙面在前后方向上平齐,但是现有的装配式房屋的顶面往往是由多块板材横向拼接形成顶面,顶面和墙面之间也采用拼接方式,并通过在拼接缝隙位置涂上防水密封胶实现防水密封,因此,目前所研发出的顶面和前后墙面平齐的房屋结构多存在顶面和墙面相接位置渗水、漏水的问题,这就大大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需求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用以解决现有的顶面和墙面平齐的房屋在顶面和墙面相接位置渗水漏水的问题。本技术的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包括:房屋骨架;屋面墙面一体板,有多个,且沿房屋骨架的左右方向并排铺设在房屋骨架上,包括覆盖屋顶的屋面板段以及覆盖前侧或后侧墙体的墙面板段,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由屋面墙面一体板折弯成型;密封压条,沿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拼接缝延伸,在墙面板段和屋面板段相接位置弯折,包覆在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上,实现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拼接缝处的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由屋面墙面一体板弯折成型,屋面墙面一体板弯折部分的恰好对应房屋顶面和墙面的相接位置,与现有技术中房屋顶面和墙面之间采用拼接的方式相比,有效消除了相互对应的屋面板和墙面板之间的缝隙,防止互对应的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之间出现渗水漏水,同时还使得房屋顶面和墙面的相接位置的缝隙仅存在于屋面墙面一体板之间,通过密封压条对相邻屋面墙面一体板的拼接缝进行密封,密封压条在墙面板段和屋面板段相接位置的弯折部分能够对房屋顶面和墙面的相接位置的剩余缝隙进行密封,从而使得房屋顶面和墙面的相接位置处均不会发生渗水漏水。进一步的,屋面墙面一体板为U形板,U形板的开口背向房屋骨架而在拼接后形成直立缝屋面,U形板的两平行边在折弯位置开有切缝;屋面板段的两平行边形成屋面立板,墙面板段的两平行边形成墙面立板;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还包括封板,封板与屋面立板和/或墙面立板连接而将U形板弯折后在切缝位置处形成的缺口封堵;密封压条为U形槽结构,且扣装包覆在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立缝位置处。这样设置,使得相邻屋面墙面一体板拼接缝的缝口位置凸出于房屋顶面和墙面,不容易积水和淌水,能够有效防止相邻屋面墙面一体板拼接缝处渗水漏水;而采用封板能够有效防封堵U形板的两平行边在折弯位置因切缝形成的缺口,提高防水能力;采用U形槽作为密封压条扣装密封,操作简单。进一步的,所述封板为L形,且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相接。这样设置,封板能够同时借助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进行固定,固定牢靠。进一步的,封板与对应立板铆接连接。铆接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固定可靠。进一步的,L形封板的两边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相贴合,且贴合位置涂有防水密封胶。通过防水密封胶封堵了封堵和立板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封板位置的防渗水漏水的能力且对封板进行了加固。在上述第二个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U形板的两平行边的边缘还设有翻边,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相邻立板上的翻边翻折方向相反,U形槽结构的密封压条的两U形边弯折压紧在对应翻边上。通过对U形槽结构的密封压条两U形边弯折压紧U形板的翻边,一方面便于锁紧固定密封压条,实现密封压条的安装,另一方面,密封压条两U形边弯折能够防止雨水溅到拼接缝中。进一步的,封板为L形,且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相接。这样设置,封板能够借助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进行固定,固定牢靠。进一步的,封板的边缘设有翻沿,封板的L形主板面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相贴合,封板的翻沿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的翻边相贴合。封板通过自身的翻沿与对应立板的翻边贴合,增加了封板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配合的紧密性。进一步的,L形封板的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贴合的两垂直边中,一个贴合在对应立板的外侧,一个贴合在对应立板的内侧。这样设置,在L形封板安装到位后,L形封板相互垂直的两边发生轻微的相对扭转,借助两边发生的相对扭转,能够使L形封板与对应立板贴合更紧密,L形封板固定也更牢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的实施例1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RWIP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对RWIP板切缝的示意图;图4为对RWIP板弯折的示意图;图5为RWIP板和L形封板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L形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RWIP板和L形封板的固定安装示意图图8为相邻RWIP板对接位置处U形槽安装时的示意图;图9为相邻RWIP板对接位置处U形槽安装完成时的示意图;图10为U形槽与相邻两个RWIP板的配合方式示意图;图中:1-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2-顶面;3-墙面;4-RWIP板;41-墙面板段;42-屋面板段;5-L形封板;6-立板翻边;7-封板翻边;8-U形槽;9-折边;10-切缝位置;11-工作台;12-钳;13-木垫块;14-防水密封胶;15-铆钉;16-房屋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1包括房屋骨架16以及覆盖在房屋骨架16外侧的多个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其特征是,包括:/n房屋骨架;/n屋面墙面一体板,有多个,且沿房屋骨架的左右方向并排铺设在房屋骨架上,包括覆盖屋顶的屋面板段以及覆盖前侧或后侧墙体的墙面板段,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由屋面墙面一体板折弯成型;/n密封压条,沿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拼接缝延伸,在墙面板段和屋面板段相接位置弯折,包覆在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上,实现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拼接缝处的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其特征是,包括:
房屋骨架;
屋面墙面一体板,有多个,且沿房屋骨架的左右方向并排铺设在房屋骨架上,包括覆盖屋顶的屋面板段以及覆盖前侧或后侧墙体的墙面板段,屋面板段和墙面板段由屋面墙面一体板折弯成型;
密封压条,沿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拼接缝延伸,在墙面板段和屋面板段相接位置弯折,包覆在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上,实现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拼接缝处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其特征是,屋面墙面一体板为U形板,U形板的开口背向房屋骨架而在拼接后形成直立缝屋面,U形板的两平行边在折弯位置开有切缝;屋面板段的两平行边形成屋面立板,墙面板段的两平行边形成墙面立板;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还包括封板,封板与屋面立板和/或墙面立板连接而将U形板弯折后在切缝位置处形成的缺口封堵;密封压条为U形槽结构,且扣装包覆在相邻两屋面墙面一体板的立缝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墙面一体的房屋,其特征是,所述封板为L形,且分别与屋面立板和墙面立板相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刘存芳,吕文斌,闫鹏,许云霞,李晨,李银明,王少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