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包括外侧栏板,至少两块与外侧栏板平行设置的内侧栏板,以及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外侧栏板的支撑立柱,相邻两块内侧栏板之间通过纵向缓冲筒固定连接,各内侧栏板与外侧栏板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横向缓冲筒相连;外侧栏板的内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该导轨上具有与横向缓冲筒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横向缓冲筒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栏板和滑块固定连接。通过横向和纵向缓冲结构,配合纵向滑动缓冲,对撞击力进行分解,将冲击力转化成缓冲结构的压缩量和内侧栏板的动量,从而减轻冲击力对栏板和车辆的损伤,有效避免二次伤害,提高防护效果,且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实施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
本技术涉及道路设施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相对而言,道路运输交通事故频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充分减轻事故伤害,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护栏,用以防止车辆碰撞时飞出道路,坠入峡谷或江河等,将其限制在道路内侧,然而现有的防护栏大多采用金属栏板一一连接而成,或者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较好的刚性承载力,但在遭受较大的冲击力时,也极易被撞断,其防护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缓冲防撞的护栏结构,但基本只关注于道路宽度方向的垂向冲击力,而忽略了车辆碰撞时往往还具有前向冲击力,如仅仅依靠垂向缓冲,则需要栏板质量更佳,且缓冲结构需要承载的力更大,对其安装其结构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通过双向位移实现冲击缓冲,提高防护效果,同时相对简化缓冲结构,降低施工成本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关键在于:包括外侧栏板,与所述外侧栏板平行设置的内侧栏板,以及用于固定外侧栏板的支撑立柱,相邻两块所述内侧栏板之间通过纵向缓冲筒固定连接,内侧栏板与外侧栏板之间分布有横向缓冲筒,以连接内侧栏板和与外侧栏板;所述外侧栏板的内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该导轨上具有与横向缓冲筒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缓冲筒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栏板和滑块固定连接。采用以上方案,通过横向和纵向导向筒,使得相邻两个内侧栏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同时内侧栏板与外侧栏板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次卧,内侧栏板和外侧栏板之间在纵向上还可以通过滑动形成一定的缓冲距离,当车辆与护栏相撞时,通常不会是垂直撞击,在存在倾斜角度撞击情况下,均可将其冲击力分解成横向和纵向,这样通过前述两个缓冲空间,以及相对滑动位移,则可将冲击力转化为内侧栏板的动量,从而相对减轻直接冲击力,防止护栏被撞断或车辆破损严重的情况发生,同时,内侧栏板滑移过程中,会对车辆施加顺向牵引力,有利于辅助车辆摆正,避免造成类似坠崖、坠江等二次事故,具有极佳的防护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外侧栏板为波形梁板,具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所述横向缓冲筒与滑块之间通过球绞连接。采用波形梁板作为外侧栏板,两个波谷与一个波峰之间构成类似拱桥的支撑结构,有利于提高其横向支撑力,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对应外侧栏板波谷部分的位置。采用以上方案,可相对提高对外侧栏板的支撑力,波谷位置相对道路中心更远,其受到撞击时,力度可能更大,是相对薄弱点,而波峰位置如受到撞击时,则使得其两端具有向外延展的趋势,此时则需要对其固定,其提供其稳定性,故选择在端部和波谷位置安装支撑立柱。作为优选:所述纵向缓冲筒和横向缓冲筒均包括筒体,以及固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弹性元件,其中纵向缓冲筒的筒体的弹性元件为碟簧,横向缓冲筒的筒体内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采用类似减震器结构的缓冲筒,通过微量位移避免刚性连接,可大大降低内外栏板脆断风险,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相邻两块内侧栏板之间对应纵向缓冲筒的位置套设有护筒,所述护筒的任意一端固定于其中一块内侧栏板。采用以上方案,护筒可对纵向缓冲筒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防止直接撞击到纵向缓冲筒,导致纵向缓冲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内侧栏板的内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凸棱,所述凸棱沿内侧栏板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凸棱可增加其与汽车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当车辆与其发生碰撞,内侧栏板发生滑动时,更能够发挥牵引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凸棱为橡胶材质。采用以上方案,利用橡胶本身的伸缩性能,可对碰撞车辆起到首次缓冲作用,且在轻微碰撞下,能够减小对车辆的损伤。作为优选:每块内侧栏板对应的外侧栏板上的至少一个波谷和两个波峰,且所述横向缓冲筒位于对应波峰的外侧。采用以上结构,这样任意一块内侧栏板受到撞击滑动时,其对应的滑块在滑动行程上必然会受到一个波峰的阻挡,可相对增加其滑动难度,从而对内侧栏板的滑动趋势起到一定抑制效果,且在通常情况下,这样设置也有利于防止内侧栏板滑动,保证其安装固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内侧栏板的宽度比外侧栏板的小。采用以上方案,可相对减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可减轻重量,防止护栏整体重心朝内偏斜严重,导致护栏倾斜的情况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通过横向和纵向缓冲结构,配合纵向滑动缓冲,对撞击力进行分解,将冲击力转化成缓冲结构的压缩量和内侧栏板的动量,从而减轻冲击力对栏板和车辆的损伤,有效避免二次伤害,提高防护效果,且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实施成本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外侧栏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侧栏板与外侧栏板,以及外侧栏板与支撑立柱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主要包括外侧栏板1和至少两块内侧栏板2(本申请中,内侧指相对更靠近道路中心线的一侧,外侧则指远离道路中心线的一侧),以及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外侧栏板1的支撑立柱3,如图所示,相邻两个内侧栏板2之间通过纵向缓冲筒4固定连接,而任意一个内侧栏板2与外侧栏板1之间均具有至少两个横向缓冲筒5。外侧栏板1的内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10,导轨10可采用外侧栏板1一体成型方式,也可后期加工安装在外侧栏板1上,本实施例中,导轨10类似燕尾结构,其上对应每个横向缓冲筒5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11,而横向缓冲筒5的两个正对端分别与内存栏板2和对应的滑块11固定连接。本申请中,为充分提高外侧护栏1的横向抗冲击能力,故选取波形梁板作为外侧护栏1,如图1所示,波形梁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相应的,为适应波峰到波谷之间的落差,故在滑块11上固设有球绞50,而横向缓冲筒5则通过球绞50与滑块11固定连接,通过球绞50,可确保当滑块11滑动朝向发生改变时,横向缓冲筒5始终保持横向位置,不会对其产生侧向扭力,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同理,将支撑立柱3分布于外侧栏板1的端部和波谷部分的位置,即外侧栏板1的端部和对应波谷部分均通过锁紧螺钉与对应的支撑立柱3固定连接,使其具有更强的横向承载能力。本申请中的纵向缓冲筒4和横向缓冲筒5均采用类似减震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筒体,以及固设于筒体内的弹性元件,且弹性元件的伸缩方向与对应可能承受载荷方向保持一致,即纵向缓冲筒4的筒体内弹性元件则沿内侧栏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而横向缓冲筒5的筒体内弹性元件则沿道路的宽度方向设置,同时,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碰撞可能发生的情况,优选碟簧作为纵向缓冲筒4的弹性元件,这样可保证其具有较强的刚性,即确保内侧栏板2作为整体的一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栏板(1),与所述外侧栏板(1)平行设置的内侧栏板(2),以及用于固定外侧栏板(1)的支撑立柱(3),相邻两块所述内侧栏板(2)之间通过纵向缓冲筒(4)固定连接,内侧栏板(2)与外侧栏板(1)之间分布有横向缓冲筒(5),以连接内侧栏板(2)和与外侧栏板(1);/n所述外侧栏板(1)的内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10),该导轨(10)上具有与横向缓冲筒(5)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导轨(10)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缓冲筒(5)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栏板(2)和滑块(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栏板(1),与所述外侧栏板(1)平行设置的内侧栏板(2),以及用于固定外侧栏板(1)的支撑立柱(3),相邻两块所述内侧栏板(2)之间通过纵向缓冲筒(4)固定连接,内侧栏板(2)与外侧栏板(1)之间分布有横向缓冲筒(5),以连接内侧栏板(2)和与外侧栏板(1);
所述外侧栏板(1)的内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10),该导轨(10)上具有与横向缓冲筒(5)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导轨(10)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缓冲筒(5)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栏板(2)和滑块(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栏板(1)为波形梁板,具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所述横向缓冲筒(5)与滑块(11)之间通过球绞(5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3)设置在对应外侧栏板(1)波谷部分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华郑建红代彤奉龙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