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及投料方法。所述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包括脱水泥饼传送带,位于脱水泥饼传送带末端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出口与稀相输送管道呈一定角度相连,所述稀相输送管道入口处有风机,出口处有气料分离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气体出口连接吸气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污泥出口处设置有风车。解决脱水泥饼含水率较高,容易堵塞输送管道,且难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分布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及投料方法
本公开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及投料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的附属产品,因富含有机腐质、细菌菌体、寄生虫卵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形成的最主要的潜在二次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较大。随着污泥产量的急剧增加,污泥的处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有稳定填埋、堆肥、填海和焚烧等。稳定填埋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并且大量占用土地,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紧张;由于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害物质较多,导致污泥堆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的困难;污泥填海会对海生生物造成危害,严重污染海洋环境,污泥焚烧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式,它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等突出特点而著称。污泥焚烧与以上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焚烧可以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焚烧后体积可减少90%以上),因而最终需要处理的物质很少,不存在重金属离子的问题,有的焚烧灰还可制成有用的产品,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污泥处置方式;污泥处理的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不需要长期储存;污泥可就地焚烧,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可以回收能量用于供热或发电;采用先进的焚烧设备可实现很低的二次污染等等。通常污泥焚烧之前先进行干化,脱去40%左右的水,在污泥干化之前,通常需要对污泥先进行浓缩,去除5~10%的水,将污泥浓缩为脱水泥饼。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但专利技术人发现,大多数污泥干燥投料装置采用的方案是将脱水泥饼进行搅拌,然后将污泥泵送至污泥干化装置,或将污泥置于布料机上输送,但专利技术人发现,污泥由于含水率较高,粘度较大,泵送容易将管路堵塞,且泵送后的污泥直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堆积,污泥干化装置由于通常采用烘干的方式,若污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污泥内部干化不彻底,而置于布料机上虽然解决了管路堵塞问题,但无法解决污泥干化装置中污泥分布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脱水泥饼含水率较高,容易堵塞输送管道,且难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分布均匀的问题。本公开一种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包括脱水泥饼传送带,位于脱水泥饼传送带末端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出口与稀相输送管道呈一定角度相连,所述稀相输送管道入口处有风机,出口处有气料分离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气体出口连接吸气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污泥出口处设置有风车。本公开另一种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污泥干燥投料方法,所述污泥干燥投料方法在上述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内进行,包括如下步骤,将脱水泥饼置于脱水泥饼传送带上,脱水泥饼随脱水泥饼传送带运动,到脱水泥饼传送带末端落入下料斗中,沿下料斗出口进入稀相输送管道,启动风机,将脱水泥饼分成各个小块污泥,沿稀相输送管道进入气料分离装置,污泥从气料分离装置的污泥出口出,气体从气料分离装置的气体出口出,进入吸气装置,启动风车,风车转动,提供风力,污泥沿风车的切线方向甩出,控制风力大小来控制污泥甩出远近,使污泥均匀分布。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在现有技术中,有多种输送装置,但是其主要原理为泵送或布料机输送,对于普通流体输送较为实用,但污泥含水率高,粘度较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因污泥粘度过高,对设备带来损害的问题,且污泥后续需要进入干化装置进行干化,现有的污泥输送装置无法满足污泥在干化装置中分布均匀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污泥由于粘度高,在干化装置中易堆放,且即使将其分割,在输送过程中也容易再次粘附在一起。本公开风机与稀相输送管道配合,将已经分成小块的污泥利用风力输送,由于污泥先后落入稀相输送管道有一定顺序,先落入稀相输送管道的污泥块被风力递送到前方,后方的污泥继续递送,在稀相输送管道中受风力影响保持这种顺序,防止污泥再次聚集成块,且由于稀相输送的特点在于料气比低,气流流速大,物料在管道中均布性好,污泥在稀相输送管道中悬浮,避免污泥因粘度较高,堵塞管路。本公开重点之一在于利用了稀相输送管道运输的特点与充分考虑污泥的粘度,使污泥在干化装置中分布均匀,提高干化效率的同时,避免污泥因堆积影响内部干化质量。2)本公开在气料分离装置中设置风车,风车使污泥沿切线方向甩出,控制风力大小控制污泥甩出远近,使污泥在干化装置中均匀分布,由于稀相输送管道避免了污泥再次聚集,污泥块的大小基本相同,避免污泥内部无法烘干,影响污泥干化。本公开稀相输送管路与风车的使用实现了利用风力保持分割后的污泥块呈现一定的先后次序,污泥从分割后便受风力影响,无法粘附在一起,经稀相输送管道输送,再经风车沿切线方向甩出,且通过控制风力控制污泥在干化装置的甩出距离,整个过程中污泥均呈分割后的小块,无法团聚,更无法由于粘度高而粘附。3)本公开在气料分离装置出口处设置吸气装置,由于风带有一定速率,进入吸气装置后的风依旧可以继续利用,实现风能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实施例1污泥干燥投料装置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1气料分离装置结构图。其中:1.脱水泥饼传送带;2.尖刺;3.污泥分块装置;4.伸缩杆;5.拨动装置;6.下料斗;7.风机;8.稀相输送管道;9.气料分离装置;10.吸气装置;11.风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公开所述污泥干燥投料装置是指将浓缩去除5~10%的水的脱水泥饼投料至污泥干化系统的装置。本公开所述脱水泥饼为脱去5~10%的水后压缩而成的泥饼,含水率为90~95%。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污泥干燥投料装置采用的方案是将脱水泥饼进行搅拌,然后将污泥泵送至污泥干化装置,或将污泥置于布料机上输送,但专利技术人发现,污泥由于含水率较高,粘度较大,泵送容易将管路堵塞,且泵送后的污泥直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堆积,污泥干化装置由于通常采用烘干的方式,若污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污泥内部干化不彻底,而置于布料机上虽然解决了管路堵塞问题,但无法解决污泥干化装置中污泥分布不均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脱水泥饼含水率较高,容易堵塞输送管道,且难以在污泥干化装置内分布均匀的问题,本公开一种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包括脱水泥饼传送带1,位于脱水泥饼传送带1末端的下料斗6,所述下料斗6出口与稀相输送管道8呈一定角度相连,所述稀相输送管道8入口处有风机7,出口处有气料分离装置9,所述气料分离装置9气体出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泥饼传送带,位于脱水泥饼传送带末端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出口与稀相输送管道呈一定角度相连,所述稀相输送管道入口处有风机,出口处有气料分离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气体出口连接吸气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污泥出口处设置有风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泥饼传送带,位于脱水泥饼传送带末端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出口与稀相输送管道呈一定角度相连,所述稀相输送管道入口处有风机,出口处有气料分离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气体出口连接吸气装置,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污泥出口处设置有风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泥饼传送带1用布料机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为风车的动力源,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装置与气体加速装置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料分离装置污泥出口位于气料分离装置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泥饼传送带上有污泥分块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分块装置为带有尖刺的叉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分块装置上有装有振动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泥饼传送带末端有拨动装置,
所述拨动装置为带有多个拨片的转盘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链式传送带末端,每段链与链的缝隙形成间隙,所述拨动装置的组装位置满足,整个拨动装置的与传送带的最短距离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希海,戚玉玺,严谨,刘华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达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