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所述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形成密闭容腔,密闭容腔内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滚筒中穿过底面圆心的位置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滚筒固定相连,所述圆形板为装置提供热源。所述复合污泥干燥方法在上述污泥干燥装置内进行,包括如下步骤,使滚筒转动,带动固定杆同步转动,污泥在圆形板与滚筒之间来回黏附、干燥,直至污泥含水率达到60%,将污泥排出。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污泥块大小不均时,污泥干化装置干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本公开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的附属产品,因富含有机腐质、细菌菌体、寄生虫卵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形成的最主要的潜在二次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较大。随着污泥产量的急剧增加,污泥的处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有稳定填埋、堆肥、填海和焚烧等。稳定填埋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并且大量占用土地,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紧张;由于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害物质较多,导致污泥堆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的困难;污泥填海会对海生生物造成危害,严重污染海洋环境,;污泥焚烧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式,它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等突出特点而著称。污泥焚烧与以上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焚烧可以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焚烧后体积可减少90%以上),因而最终需要处理的物质很少,不存在重金属离子的问题,有的焚烧灰还可制成有用的产品,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污泥处置方式;污泥处理的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不需要长期储存;污泥可就地焚烧,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可以回收能量用于供热或发电;采用先进的焚烧设备可实现很低的二次污染等等。通常污泥焚烧之前先进行干化,脱去40%左右的水,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干化的过程通常为污泥浓缩脱去10%的间隙水,再通过自然干化或机械脱水脱去污泥颗粒间的毛细水与部分表明的吸附水,最后利用热能破坏污泥胶体结构,完成污泥干化。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污泥干化装置,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干化装置大多只能在污泥块大小适宜的情况下干化效果较好,当污泥块大小不均时,则需与切块装置或搅拌机协同使用,使用效果较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当污泥块大小不均时,污泥干化装置干化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公开一种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形成密闭容腔,密闭容腔内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滚筒中穿过底面圆心的位置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滚筒固定相连,所述圆形板为装置提供热源。本公开另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复合污泥干燥方法,所述复合污泥干燥方法在上述污泥干燥装置内进行,包括如下步骤,使滚筒转动,带动固定杆同步转动,污泥在圆形板与滚筒之间来回黏附、干燥,直至污泥含水率达到60%,将污泥排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本公开充分考虑了污泥块大小不均的问题及该问题在干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情况,为此,本公开与现有技术中的静态干化装置不同,将装置滚动,使污泥翻滚,在翻滚的过程中污泥因脱水而开裂,分裂成多个小块,更利于脱水。本公开采用圆柱形滚筒与固定杆加圆形板的结构配合,二者同步运动,依靠污泥的粘度与重力,在圆形板与滚筒之间来回翻转,具体的,当出现大块污泥时,由于污泥重量较大,污泥从圆形板上掉落,落入滚筒中,黏附于滚筒壁上,当滚筒随旋转杆旋转180°时,污泥再次从滚筒落到圆形板上,直至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污泥粘度不足以黏附在圆形板上,污泥从圆形板上脱离,落入滚筒中,由于干燥后的污泥粘度低,也不会黏附在滚筒上,无论滚筒如何旋转,污泥均在滚筒下部,直至污泥全部干化完毕。如此,大块污泥在圆形板与滚筒中翻滚的过程不断分解成小块,在不外加分割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大块污泥的分裂与干化。2)本公开将污泥干化装置横向设置,且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类似,与部分现有技术中干化装置类似于输送装置的传送带式结构不同,可见部分现有技术中也考虑了大块污泥内部不利于干化的问题,但传送带式结构对装置要求较高,且污泥容易卡在传送带链条中,若是布料传送带,则污泥对传送带污染较严重,传送带维护困难,而本申请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只需将污泥投入复合污泥干燥装置中,无需专门摆放,充分利用污泥的粘度与重力,装置调节与污泥自身调节并行,实现污泥高效率干燥。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复合污泥干燥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入口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短板或长板平面视图。其中:1.短板;2.长板;3.固定杆;4.下料管道;41.外壳入口封口;42.滚筒入口封口;43.外壳出口封口;5.滚筒;6.保温材料层;7.外壳;8.旋转杆;91.凸起部分;72.凹陷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公开所述的污泥,指已经被浓缩后,含水率约为90%~95%的污泥。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干化装置大多只能在污泥块大小适宜的情况下干化效果较好,当污泥块大小不均时,则需与切块装置或搅拌机协同使用,使用效果较差,成本较高。且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干化装置大多干化效率较低。为此,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形成密闭容腔,密闭容腔内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滚筒中穿过底面圆心的位置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滚筒固定相连,所述圆形板为装置提供热源。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呈横向放置的呈近圆柱体型。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中有保温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上有多个圆形板,固定杆穿过圆形板的圆心。更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板按照直径不同分为长板和短板,长板与短板间隔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板上有热感线。更进一步的,滚筒内壁有热感线。更进一步的,述圆形板平面包括凸起部分与凹陷部分,二者间错排列,使圆形板呈波浪形。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外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滚筒固定,位于固定杆的延长线上。所述旋转杆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控制旋转杆的旋转。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中还有温控单元,旋转杆与固定杆内部为中空,互相连通,有导线从中穿过,导线与热感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方设置可开闭的外壳入口封口,滚筒与外壳入口封口同侧设置可开闭的设置滚筒入口封口,外壳下方设置可开闭的外壳出口封口。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污泥干燥装置还包括可分离的下料管道。进一步的,在旋转杆上设置标记,使旋转杆的标记转动到固定位置时,则滚筒入口封口与外壳出口封口相对。本公开另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复合污泥干燥方法,所述复合污泥干燥方法在上述污泥干燥装置内进行,包括如下步骤,使滚筒转动,带动固定杆同步转动,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形成密闭容腔,密闭容腔内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滚筒中穿过底面圆心的位置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滚筒固定相连,所述圆形板为装置提供热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形成密闭容腔,密闭容腔内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滚筒中穿过底面圆心的位置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滚筒固定相连,所述圆形板为装置提供热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横向放置的呈近圆柱体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有保温材料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上有多个圆形板,固定杆穿过圆形板的圆心,
优选的,所述圆形板按照直径不同分为长板和短板,长板与短板间隔排列,
优选的,所述圆形板上有热感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滚筒内壁有热感线,
优选的,述圆形板平面包括凸起部分与凹陷部分,二者间错排列,使圆形板呈波浪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外有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希海,丁金川,严谨,刘华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达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