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该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发酵罐,发酵罐的进料口与初沉池的污泥收集区和二沉池的污泥收集区连通,出料口与缺氧池连通;曝气组件,曝气组件包括气体输送管道,气体输送管道穿过发酵罐与好氧池连通。本公开提供的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中,通过将气体输送管道的部分管道设置于发酵罐内,使气体与气体输送管道的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发酵罐中提高发酵罐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发酵罐内微生物的活性,使大颗粒碳源可充分分解,提高了大颗粒碳源的分解效率,进而增加了缺氧池中的碳源,提高了脱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会产生大量含氮、磷的废水,这些过量的污染物排放至水体中会引起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研究发现,水体中TN>0.2mg/L,TP>0.02mg/L就会引发富营养化,破坏水环境生态系统。对于大多污水处理系统而言,有机碳源缺乏是导致脱氮除磷效率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目前,通常采用投加外部碳源,如甲醇、乙酸甚至葡萄糖等来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这种依靠外加碳源的方法,极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公开提供了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通设置的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初沉池和所述二沉池内均形成有污泥收集区;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初沉池的污泥收集区和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收集区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气体输送管道,所述气体输送管道穿过所述发酵罐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本公开提供的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污水在初沉池初步沉淀后得到的液体依次进入至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进行反应,最后进入至二沉池中进行二次沉淀。初沉池的污泥收集区与二沉池的污泥收集区分别与发酵罐的进料口连通,以将初沉池和二沉池内的污泥输送至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反应。由于污泥中具有碳源,污泥经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可为缺氧池提供缺氧池内的反应可利用的碳源,故将发酵罐的出料口与缺氧池连通,以将发酵液输送至缺氧池中,为缺氧池中提供碳源。由于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反应需要曝气组件为好氧池提供氧气,气体在气体输送管道内高速运动,可与管道内壁摩擦产生热量,本公开中,将气体输送管道设置为穿过发酵罐后与好氧池连通,即,气体输送管道的部分管道位于发酵罐内,以使气体与气体输送管道的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量提高发酵罐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发酵罐内微生物的活性,以使大颗粒碳源可充分分解,并提高了大颗粒碳源的分解效率,进而增加了缺氧池中的碳源,节省了外加碳源,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同时,通过利用气体与气体输送管道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对发酵罐进行升温,节省了发酵罐内设置的升温装置,降低了成本。可选地,所述气体输送管道包括位于所述发酵罐内的子管道,所述发酵罐内形成有污泥收集区,所述子管道至少穿过所述污泥收集区。可选地,所述子管道绕设于所述发酵罐内。可选地,所述子管道的绕设方式为螺旋绕设或迂回绕设,且绕设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可选地,所述子管道包括第一绕设部,所述污泥收集区位于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第一绕设部靠近所述底部设置,且所述第一绕设部所在平面与所述底部所在平面平行。可选地,所述第一绕设部的绕设方式为盘绕、螺旋绕设或迂回绕设。可选地,所述子管道还包括第二绕设部,所述第二绕设部和所述第一绕设部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绕设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绕设部所在平面平行。可选地,所述第二绕设部的绕设方式为盘绕、螺旋绕设或迂回绕设。可选地,所述初沉池与所述发酵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处设置有第一动力部件,用于使所述初沉池中的污泥流入所述发酵罐中。可选地,所述二沉池与所述发酵罐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处设置有第二动力部件,用于使所述二沉池中的污泥流入所述发酵罐中。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初沉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41-第一好氧池;42-第二好氧池;43-第三好氧池;5-二沉池;6-发酵罐;7-气体输送管道;71-子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通设置的初沉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二沉池5,初沉池1和二沉池5内均形成有污泥收集区;发酵罐6,发酵罐6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与初沉池1的污泥收集区和二沉池5的污泥收集区连通,出料口与缺氧池连通;曝气组件,曝气组件包括气体输送管道7,气体输送管道7穿过发酵罐6与好氧池4连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污水在初沉池1初步沉淀后得到的液体依次进入至厌氧池2、缺氧池3和好氧池4中进行反应,最后进入至二沉池5中进行二次沉淀。初沉池1的污泥收集区与二沉池5的污泥收集区分别与发酵罐6的进料口连通,以将初沉池1和二沉池5内的污泥输送至发酵罐6中,进行发酵反应。由于污泥中具有碳源,污泥经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液可为缺氧池3提供生化反应可利用的碳源,故将发酵罐6的出料口与缺氧池3连通,以将发酵液输送至缺氧池3中,为缺氧池3中提供碳源。由于好氧池4中进行好氧反应需要曝气组件为好氧池4提供氧气,气体在气体输送管道7内高速运动,可与管道内壁摩擦产生热量,本公开中,将气体输送管道7设置为穿过发酵罐6后与好氧池4连通,即,气体输送管道7的部分管道位于发酵罐6内,以使气体与气体输送管道7的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量提高发酵罐6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发酵罐6内微生物的活性,以使大颗粒碳源可充分分解,并提高了大颗粒碳源的分解效率,进而增加了缺氧池3中的碳源,有效避免了污水中碳源的流失,也节省了外加碳源,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同时,通过利用气体与气体输送管道7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对发酵罐6进行升温,节省了发酵罐6内设置的升温装置,降低了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初沉池1与发酵罐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处设置有第一动力部件,用于使初沉池1中的污泥流入发酵罐6中。并且,二沉池5与发酵罐6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处设置有第二动力部件,用于使二沉池5中的污泥流入发酵罐6中。通过在初沉池1与发酵罐6、二沉池5与发酵罐6中设置连接管道,并在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顺次连通设置的初沉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二沉池(5),所述初沉池(1)和所述二沉池(5)内均形成有污泥收集区;/n发酵罐(6),所述发酵罐(6)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初沉池(1)的污泥收集区和所述二沉池(5)的污泥收集区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缺氧池(3)连通;/n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气体输送管道(7),所述气体输送管道(7)穿过所述发酵罐(6)与所述好氧池(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顺次连通设置的初沉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二沉池(5),所述初沉池(1)和所述二沉池(5)内均形成有污泥收集区;
发酵罐(6),所述发酵罐(6)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初沉池(1)的污泥收集区和所述二沉池(5)的污泥收集区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缺氧池(3)连通;
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气体输送管道(7),所述气体输送管道(7)穿过所述发酵罐(6)与所述好氧池(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道(7)包括位于所述发酵罐(6)内的子管道(71),所述发酵罐(6)内形成有污泥收集区,所述子管道(71)至少穿过所述污泥收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道(71)绕设于所述发酵罐(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道(71)的绕设方式为螺旋绕设或迂回绕设,且绕设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发酵罐(6)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污泥发酵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武首,石烜,张晨,荣懿,安卫军,任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