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和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和工艺。
技术介绍
污水蕴含不可小觑的资源化潜力,如含量可观的有机物、氮磷及金属元素等。然而,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却忽视了污水中的物质回收与资源循环。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以曝气供氧的方式转化有机污染物为CO2,将还原态的有机氮和氨氮(NH4+-N)氧化为硝酸根(NO3-),再利用缺氧反硝化转化为氮气(N2),通过能量、物质密集投入的方式去除氮磷污染物。整体工艺过程采用以能量和物质超额投入为基础的污染物去除模式,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剩余污泥。这种高能耗、高占地、高碳足迹的污水处理模式,与当今全球能源危机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符,逐渐成为制约污水处理行业向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发展的主要瓶颈。污水资源化一直是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针对活性污泥工艺末端产物的资源化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膜技术的研发实现了二级出水的高品质回用,新加坡开发了基于“双膜法”的Newater工艺,实现了城镇污水饮用水级别的高品质回用。针对剩余污泥,大量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厌氧消化效率以实现能源最大化回收利用,包括热水解、碱处理、超声波处理、臭氧预处理、剩余污泥与餐厨垃圾高效共发酵等。针对营养元素,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吹脱或化学沉淀法实现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元素回收。然而,现行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大多只是关注活性污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污水处理方向通过主流污水管路依次连接的厌氧生物反应器、氨氮离子交换单元、好氧生物反应器和磷离子交换柱;/n氮回收侧流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侧部的镁回收沉淀池、第一钙回收沉淀池、生物硝化反应器和第一再生液储备箱,所述第一再生液储备箱还返回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n磷回收侧流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侧部的第二钙回收沉淀池、磷离子交换柱和第二再生液储备箱,所述第二再生液储备箱还返回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污水处理方向通过主流污水管路依次连接的厌氧生物反应器、氨氮离子交换单元、好氧生物反应器和磷离子交换柱;
氮回收侧流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侧部的镁回收沉淀池、第一钙回收沉淀池、生物硝化反应器和第一再生液储备箱,所述第一再生液储备箱还返回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
磷回收侧流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侧部的第二钙回收沉淀池、磷离子交换柱和第二再生液储备箱,所述第二再生液储备箱还返回连接氨氮离子交换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氮离子交换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氨氮离子交换柱和第二氨氮离子交换柱,其中,第一氨氮离子交换柱接入所述氮回收侧流系统中,第二氨氮离子交换柱接入所述磷回收侧流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氮回收侧流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所述的第一再生液储备箱后还依次连接电渗析模块和蒸发结晶模块,且所述电渗析模块和蒸发结晶模块还分别返回连接所述氨氮离子交换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回收沉淀池、第一钙回收沉淀池上分别装有镁回收加药器和第一钙回收加药器,所述的第二钙回收沉淀池上装有第二钙回收加药器,所述的第二再生液储备箱还分别连接pH调节箱和Mg(OH)2加药箱。
5.一种同步高效污染物去除及全面资源化回收的污水处理工艺,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实施,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待处理污水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厌氧生物降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先送入由第一氨氮离子交换柱和第二氨氮离子交换柱并排组成的氨氮离子交换单元中除去氨氮,再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深度脱碳,最后在磷离子交换柱中除磷后,即排出;
(2)对氨氮离子交换单元进行再生的再生液被分为两股,其中一股为从第一再生液储备箱送入的再生液I,另一股为从第二再生液储备箱送入的再生液II,其中,再生液I对第一氨氮离子交换柱进行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王凯冲,余司颀,覃阳洁,袁瑶,肖凯琦,安莹,左艺,张茂楠,赵晓丹,夏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