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584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包括:S1、构建混联多馈入系统模型;S2、将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为等效构网子系统和等效跟网子系统,分别计算广义短路比作为电网强度量化指标;S3、选择标称系统模型,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确定标称系统小干扰稳定的临界值;S4、绘制不确定性摄动奇异值的频域特性曲线,确定不确定性摄动上界;S5、绘制解耦后标称系统接入不同电网强度交流网络时的互补灵敏度峰值曲线,并结合不确定性摄动上界量化电网强度视角下鲁棒稳定的临界值和裕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提出鲁棒小干扰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可为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协调优化配置、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电力系统正转变为电力电子设备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以电力电子为接口的新能源并网设备(即变流器)的控制方式显著影响系统稳定性。目前,变流器多采用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控制方式,依赖锁相环跟踪并网点的交流电压实现同步。当跟网型变流器与低短路比的弱电网并网运行时,锁相环与电网之间的强耦合易导致锁相失败引发次同步振荡失稳现象。相比之下,采用功率同步策略的构网型(grid-forming,gfm)变流器能主动建立和支撑电网电压和频率,对弱电网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在高短路比的强电网下可能存在低频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的逐渐投入,将形成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研究表明,配置构网型变流器能有效改善混联多馈入系统次同步频段振荡问题,但会增大低频振荡失稳风险。

2、混联多馈入系统中跟网型设备和构网型设备的动态外特性差异巨大,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交流电网之间耦合机理复杂。现有研究多假设混联多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联多馈入系统的乘性摄动模型,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割混联多馈入系统设备动态,将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为等效构网子系统和等效跟网子系统,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联多馈入系统采用基于小增益定理的鲁棒稳定性判据进行鲁棒稳定性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联多馈入系统的乘性摄动模型,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割混联多馈入系统设备动态,将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为等效构网子系统和等效跟网子系统,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联多馈入系统采用基于小增益定理的鲁棒稳定性判据进行鲁棒稳定性判定,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确定性摄动上界量化电网强度视角下鲁棒稳定的裕度,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鲁棒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标称系统模型,通过绘制主导特征根轨迹确定标称系统小干扰稳定的临界值,具体为:选择标称系统模型,通过低频段主导特征根轨迹确定标称构网型系统小干扰稳定的临界值cgscrv,通过次同步频段主导特征根轨迹确定标称跟网型系统小干扰稳定的临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星源汤波杨函谕李桐费泓博张璐金伟涛吴辰灏邱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