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镀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得某些新性质的一种工艺过程。电镀废水是指在电镀过程中以及出光、钝化以后的水洗中产生的废水,漂洗各类镀件、清洗地面、地坪和极板等场地时产生的冲洗废水,镀液的过滤过程及废弃镀液处理操作管理不当或是镀槽出现渗漏引起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废水,以及在化验过程中排放的废水。电镀废水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铬、铜、镍、锌、金、银、镉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毒性较大的物质,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就我国电镀产业而言,全国已经有近2万家电镀企业,每年约有4亿m3的电镀废水排出,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虽然电镀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带来的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电镀废水若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土壤层,将会污染地下水源,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进行专业化的处理,这种专业化的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电镀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二是对达标后的水进行深化处理,做到回水利用。现有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成本高,流程复杂,工人上手较慢,且现有处理技术主要是为了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氰化物,对COD、总氮、氨氮、总磷等生化指标关注甚少。据统计,现在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每日产生大量污泥,因含有重金属,所以污泥处理成本较高;经处理后的废水中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多种细菌按比例混合成微生物复合菌剂;/n所述复合菌剂主要包括乳酸杆菌、普雷沃氏菌、醋酸杆菌、博伊丁假丝酵母菌、韦荣氏菌、红螺菌;/n步骤(2):将复合菌剂配制成复合菌剂原液并活化,然后将培养活化后的复合菌剂原液配制成复合菌剂稀释液并依次进行活化、培养;/n所述复合菌剂原液包括复合菌剂粉末、糖蜜、水;复合菌剂粉末、糖蜜与水的质量比为1:(1~10):100;活化条件是置于完全厌氧的条件下密封培养5~10天;/n所述复合菌剂活性稀释液包括复合菌剂原液、糖蜜、水;原液、糖蜜与水的质量比为1:(0.1~3):50;活化条件是置于好氧条件下培养2~8天,期间需进行曝气,每次曝气3~8分钟,每天曝气1~7次;培养条件是将活化好的复合菌剂活性稀释液置于25℃~40℃下恒温培养20h~48h;/n步骤(3):通过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进行污泥接种;/n经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进入第一好氧桶,曝气处理2-6h后进入厌氧桶,同时向厌氧桶内添加步骤(2)活化培养后的复合菌剂稀释液,反应2-6h后进入第二好氧桶,曝气处理2-6h后按一定的回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多种细菌按比例混合成微生物复合菌剂;
所述复合菌剂主要包括乳酸杆菌、普雷沃氏菌、醋酸杆菌、博伊丁假丝酵母菌、韦荣氏菌、红螺菌;
步骤(2):将复合菌剂配制成复合菌剂原液并活化,然后将培养活化后的复合菌剂原液配制成复合菌剂稀释液并依次进行活化、培养;
所述复合菌剂原液包括复合菌剂粉末、糖蜜、水;复合菌剂粉末、糖蜜与水的质量比为1:(1~10):100;活化条件是置于完全厌氧的条件下密封培养5~10天;
所述复合菌剂活性稀释液包括复合菌剂原液、糖蜜、水;原液、糖蜜与水的质量比为1:(0.1~3):50;活化条件是置于好氧条件下培养2~8天,期间需进行曝气,每次曝气3~8分钟,每天曝气1~7次;培养条件是将活化好的复合菌剂活性稀释液置于25℃~40℃下恒温培养20h~48h;
步骤(3):通过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进行污泥接种;
经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进入第一好氧桶,曝气处理2-6h后进入厌氧桶,同时向厌氧桶内添加步骤(2)活化培养后的复合菌剂稀释液,反应2-6h后进入第二好氧桶,曝气处理2-6h后按一定的回流比回流至第一好氧桶,并抽水进入沉淀桶,沉淀2-6h后上清液排出,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二好氧桶;进入沉淀桶内的水和污泥混合物可作为活性污泥进入主反应体系的好氧池进行后续反应;
步骤(4):物化处理后的废水经主反应体系进行生化处理;
经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水经过第一、第二好氧池进入第一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将第一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按一定比例回流至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中;第一沉淀池的上清液经第一、第二厌氧池反应后流入第二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将第二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回流至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第二沉淀池上清液若达标后即可排放;
第一好氧池添加步骤(2)活化培养后的复合菌剂活性稀释液和经步骤(3)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得到的接种污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成分:
乳酸杆菌
55%~64%
普雷沃氏菌
20%~25%
醋酸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芳芳,沈坤龙,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聚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