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03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滤水层的顶部设置有土工膜层,所述土工膜层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级湿地,所述土工膜层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二级湿地,所述一级湿地和二级湿地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一级湿地和所述二级湿地包括砂石砾石混合层和植被层,其结构合理,通过污水预处理池和输水管的配合,实现了对污水的预处理和输送,通过一级湿地、二级湿地、土工膜层和滤水层的配合,实现了对污水的净化、过滤和吸附,通过支架、顶座、旋转喷头、集水池和水泵的配合,方便对植被层进行灌溉,保证了植被层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
,具体为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现有的人工湿地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依靠净化的污水保证对植被的供水,无法保证植被层的正常生长,因此植被层的存活率较低,影响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人工湿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对人工湿地上的植被层进行灌溉,保证植被层的正常生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其包括基座、污水预处理池、集水池和支架,所述基座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滤水层的顶部设置有土工膜层,所述土工膜层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级湿地,所述土工膜层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二级湿地,所述一级湿地和二级湿地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一级湿地和所述二级湿地包括砂石砾石混合层和植被层,所述基座的左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所述污水预处理池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输水管,所述基座的右侧设置有集水池,且所述集水池的内腔左侧底部通过集水管与滤水层连通,所述集水池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旋转喷头,且所述旋转喷头通过连接管与水泵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污水预处理处包括消毒池、沉淀池和过滤池。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水管的顶部延伸至一级湿地的顶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水管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污水预处理池和输水管的配合,实现了对污水的预处理和输送,通过一级湿地、二级湿地、土工膜层和滤水层的配合,实现了对污水的净化、过滤和吸附,通过支架、顶座、旋转喷头、集水池和水泵的配合,方便对植被层进行灌溉,保证了植被层的正常生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基座、110滤水层、120土工膜层、130隔板、140一级湿地、150二级湿地、160砂石砾石混合层、170植被层、200污水预处理池、210输水管、300集水池、310集水管、320水泵、400支架、410顶座、420旋转喷头、430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对人工湿地上的植被层进行灌溉,保证植被层的正常生长,请参阅图1,包括基座100、污水预处理池200、集水池300和支架400;请再次参阅图1,基座10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层110,滤水层110的顶部设置有土工膜层120,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级湿地140,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二级湿地150,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之间设置有隔板130,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包括砂石砾石混合层160和植被层170,具体的,基座100的内腔底部铺设有滤水层110,滤水层110的顶部铺设有土工膜层120,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左侧填充有一级湿地140,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右侧填充有二级湿地150,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之间插接有隔板130,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包括砂石砾石混合层160和植被层170,基座100用于承载滤水层110,滤水层110用于滤水,土工膜层120用于反渗透,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用于污水过滤;请再次参阅图1,基座100的左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200,污水预处理池200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输水管210,具体的,基座100的左侧焊接有污水预处理池200,污水预处理池200的内腔右侧插接有输水管210,污水预处理池200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沉淀和消毒,输水管210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一级湿地140;请再次参阅图1,基座100的右侧设置有集水池300,且集水池300的内腔左侧底部通过集水管310与滤水层110连通,集水池30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水泵320,具体的,基座100的右侧焊接有集水池300,且集水池300的内腔左侧底部通过集水管310与滤水层110连通,集水池300的内腔底部螺接有水泵320,集水池300用于手机过净化后的污水,集水管310用于连通滤水层110,水泵320用于提供动力;请再次参阅图1,隔板130的顶部设置有支架400,支架400的顶部设置有顶座410,顶座410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旋转喷头420,且旋转喷头420通过连接管430与水泵320连接,具体的,隔板130的顶部焊接有支架400,支架400的顶部焊接有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污水预处理池(200)、集水池(300)和支架(400),所述基座(10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层(110),所述滤水层(110)的顶部设置有土工膜层(120),所述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级湿地(140),所述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二级湿地(150),所述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之间设置有隔板(130),所述一级湿地(140)和所述二级湿地(150)包括砂石砾石混合层(160)和植被层(170),所述基座(100)的左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200),所述污水预处理池(200)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输水管(210),所述基座(100)的右侧设置有集水池(300),且所述集水池(300)的内腔左侧底部通过集水管(310)与滤水层(110)连通,所述集水池(30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水泵(320),所述隔板(130)的顶部设置有支架(400),所述支架(400)的顶部设置有顶座(410),所述顶座(410)的底部均匀的设置有旋转喷头(420),且所述旋转喷头(420)通过连接管(430)与水泵(32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态沟渠功能的灌溉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污水预处理池(200)、集水池(300)和支架(400),所述基座(10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滤水层(110),所述滤水层(110)的顶部设置有土工膜层(120),所述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级湿地(140),所述土工膜层(12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二级湿地(150),所述一级湿地(140)和二级湿地(150)之间设置有隔板(130),所述一级湿地(140)和所述二级湿地(150)包括砂石砾石混合层(160)和植被层(170),所述基座(100)的左侧设置有污水预处理池(200),所述污水预处理池(200)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输水管(210),所述基座(100)的右侧设置有集水池(300),且所述集水池(300)的内腔左侧底部通过集水管(310)与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